APP下载

基于安全的能源价格改革研究

2011-12-04赵美田

中国煤炭 2011年5期
关键词:一次能源能源价格能源安全

赵美田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海淀区,100083;2.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三河市,065201)

基于安全的能源价格改革研究

赵美田1,2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海淀区,100083;2.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三河市,065201)

从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入手,分析我国现有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完善能源价格以实现能源安全的建议与措施。

能源安全 能源价格 价格改革

1 问题的提出

1.1 全球面临能源安全威胁

对于能源的战略性地位,世界各国均已达成共识。能源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能源消耗量逐年加大,能源价格的波动也越来越频繁。基于此,人们对于能源重要性与稀缺性认识的程度越来越深刻,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980-2009年世界及主要国家GDP增长率见图1。1980-2009世界及主要国家和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情况见图2。图1、图2表明了经济的增长与能源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属于衍生需求,它主要产生于经济产量的拉动,如果以GDP来表述,能源需求增量的80%~90%来自于经济增长。1980-2009年世界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的增长趋势,基本符合上述表述。而这其中,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位于世界首位,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与日俱增。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相伴随的就是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各国对于能源安全的高度关注。

图3 1992-2009年能源价格指数

1.1.1 能源供给安全

1992-2009年能源价格指数见图3。可以看出,自1992年以来世界能源价格指数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虽然有些年份有所下降,如1998年和2009年,但是其长期趋势仍旧是上升的。实际上,能源价格的不断高升并不源于1992年。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出现,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能源稀缺的到来。这一时期原油价格持续了8年的上涨期,而大致恢复到石油危机前的水平,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高油价伴随着经济的低增长。人们更多地研究石油供给与油价高涨的危机,能源供给的安全问题提上了日程。

图4 200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1.1.2 能源使用安全

在20世纪80年代后,能源消费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能源、环境、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关于能源稀缺与合理利用的研究,能源使用安全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能源消费结构上来看,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也是十分迫切的。图4是200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情况。可见,200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35%,其次是煤炭占到29%,天然气占24%,三者共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88%,而这三者均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从而对于资源稀缺性的心理预期更加强烈,由此引发了自2002年以来的又一次持续性的价格上涨。由于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而能源的大量消费使得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能源使用安全被给予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1.2 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两者都使得我国的经济社会对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很强。同时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已探明的常规能源商品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0.7%,但人均量只为世界人均量的51%。石油、煤、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70%和4%。我国的能源资源不足,其进口量急剧上升,同时对能源安全的关注程度也随之上升。2006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高达350万桶/d,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7年,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所占比重最大。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如图5所示。2009年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占一次能源总消费的93%。而相关部门对我国能源生产的预测,煤炭仍将是我国主要能源,但石油在2030年左右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可见,我国能源供给保障安全十分脆弱。

图5 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另一方面,我国能源利用安全也十分脆弱,其表现在能源利用结构的极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破坏。目前,我国是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与印度、日本、俄罗斯、美国总共排放了占世界排放量一半的碳。图6示出我国1971-2008年的碳排放量。可见,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碳排放量增速迅猛。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一次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普遍上升的趋势,这必将对我国的现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尤其突出。

图6 1971-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

同时由于我国未经历20世纪70年代两次大的石油危机,因此对于能源安全的认识与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情。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GDP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6%,而我国能源强度又是比较低的,这导致了我国能源消费的高速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加剧。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和中国与世界2009年分燃料一次能源消费对比分别见图7和图8。可见,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的比重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2年以后更是如此。2009年占到19.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大国。这和新一轮的原油价格上涨恰好同步。图8显示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以煤为主的结构,2009年我国煤炭的消费占到世界的46.9%,而煤的消费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是相当大的,我国面临着国际与国内要求改善环境的双重压力。

图7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图8 中国与世界2009年分燃料一次能源消费对比

由于我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较晚,能源安全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同时,能源市场化改革正在进行中,能源价格改革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系统。因此,改革能源价格机制,发挥价格杠杆对能源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顺利实现能源的供给、需求与使用安全,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我国能源价格现状及其对能源安全的影响

价格的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反映或度量资源稀缺程度,二是一种激励因素,三是经济活动参与者相互沟通信息的方式。我国的能源价格总体上是根据供给成本行政性地确定的,供给成本包括全部燃料、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需回收的建设成本及合理的利润。这种能源价格的形成方式,造成了我国目前能源价格的困窘,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的障碍。

2.1 我国能源价格的现状

2.1.1 未能真实反映我国能源的稀缺性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从1978年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从1990年后,能源消费总量均大于能源生产总量,而且产需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见图9。我国能源的稀缺性由此可见一般。但是我国能源的价格并未将能源的稀缺性完整地反映出来,能源产需缺口与价格指数呈现此长彼消的状况,使得能源价格信号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

图9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2.1.2 未能全面反映我国能源的供给成本

能源产品有着相对于其他产品较强的外部性,例如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目前我国的能源价格基本上是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是部分地反映了能源的开发成本,并未将环境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涵盖进去,因此,我国目前的能源价格内容是不完整的,未能全面反映能源的供给成本。

2.1.3 未能形成体系化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进行了30多年,其中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是重中之重。但总体上看,只是对不同种类的能源价格市场化分别进行改革,如石油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天然气工业等等,这种缺乏一个各能源产业各成体系但又相互关联的整个能源产业系统化的市场改革,程度不同、进度各异、效果不一。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合理的能源比价关系。

2.2 能源价格对能源安全的影响

能源安全主要包括能源供给安全和能源利用安全。我国能源价格的现状,对能源生产与利用安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得能源安全面临更加严峻地形势。

2.2.1 能源价格对能源供给安全的影响

(1)能源价格对能源供给的激励性未充分发挥。根据供给定理,价格与供给是正比关系,价格高供给量多,而价格低供给量少。这就是价格对生产者的激励性。由于我国能源价格未反映能源真实的价值,因此,能源供给者对于采取多种方式增加能源供给的积极性不高,其激励性未充分发挥。更有甚者,与政府进行博弈,造成了“油荒”、“电荒”、“煤荒”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能源供给的安全。

(2)能源价格对能源的可持续供给形成阻碍。能源价格偏低,导致能源生产者缺乏采用先进技术、管理进行能源的开采动力。而且生产过程大部分是粗放型的,形成了能源在开采过程中的大量浪费,这对能源的可持续供给与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阻碍。

2.2.2 能源价格对能源使用安全的影响

(1)能源价格未能有效影响能源强度。能源强度表示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在GDP一定的条件下,能源消耗的多少反应了能源强度的高低。能源消耗越多,能源强度越大;反之亦然。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普遍认为有3项:GDP、产业结构和能源价格。但由于我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价格对能源强度的有效抑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2)能源价格未能有效引导能源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异步性”,引起能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倒挂,导致能源的浪费与粗放型经济增长。同时,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比价关系,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这就为能源产业自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设置了障碍,严重影响到能源的使用安全。

基于以上分析,加快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对于实现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3 改革能源价格,保障能源安全

3.1 改革财政税收政策,推进能源外部成本内部化

我国能源产品价格并未包括除生产成本以外的其他社会成本,如安全生产成本、环境成本等等。为了真实反映能源产品的稀缺性以及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要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改革力度,将能源行业的外部成本通过各种财政税收政策内化到能源价格中去,真正反映出能源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真实成本,从而引导生产和消费,提高能效,保障能源安全。

3.2 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的同步性,建立合理的能源比价关系

能源间替代性的增强,可以有效地降低在单一能源供给中断或价格出现巨烈波动时对于能源安全以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不利影响。而能源间替代性的增强,是以能源间具有合理的比价关系为基础的。基于此,我国能源价格的改革,应加大各能源产业间改革的同步性,建立合理的比价关系,这对于防范能源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3.3 建立能源价格联动机制,引导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价格作为配置资源、引导资源流向的重要杠杆,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所有的化石能源都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化石能源具有峰值,即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主要化石能源产量的最大值及其来临时间。据有关专家预测,全世界66个国家已达到石油峰值,已过天然气峰值的国家有罗马尼亚、意大利和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的煤炭峰值已经过去。目前我国能耗高且效率低,能源安全的隐患很严重。保障能源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引导能源生产和消费,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根据能源替代理论,能源是可以内部替代的,即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多种能源产品共存于同一市场,经过相互博弈的过程,达到替代博弈均衡。这就为我们构建不同能源产品之间的价格联动机制打下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的特点,借鉴相关国家经验,构建我国能源价格联动机制,实现一次能源产品之间的互补与替代以及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的互补与替代,从而优化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为实现能源安全提供一定的手段。

[1] 赵宇飞,韩增林.中国能源安全体系脆弱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

[2] 郭海涛.我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及改革目标研究[J].价格月刊,2008(5)

[3] 卢晓燕,郑厚清,杨坤峰.从国际比价看我国能源比价关系的合理性[J].中国能源,2009(1)

[4] 钟辉.能源价格改革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9(5)

Analysis on the price reform of energy in view of energy security

Zhao Meitian1,2
(1.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Haidian,Beijing 100083,China;2.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anhe,Hebei 065201,China)

Beginning from the energy security China confronted,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energy pric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mpact on the energy security.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article proposes some proposals and measures of the energy price mechanism reform and improvement to achieve energy security.

energy security,energy price mechanism,price reform

TD-9

B

赵美田(1974-),女,河北涿州人,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生,从事宏观经济、国际贸易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 张大鹏)

猜你喜欢

一次能源能源价格能源安全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德国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石油与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地位
2020全球氮肥市场关键词:能源价格、供需平衡以及北美物流
十五至十三五一次能源政策与消费演变的研究
关于分布式能源燃气供应的探析
关于分布式能源燃气供应的探析
北京市能源安全水平评价分析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