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1-11-29张建龙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8期
关键词:读图图表学会

张建龙

摘要:以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论述了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和如何应用。

关键词:地图;地理课堂教学;应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地理事物分布很广,但很难直接观察,而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事像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地图是地理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所以有“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之说。因此教学中必须经常使用地图,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图,使学生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是用各种符号表现地理现象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再通过观察和分析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从中找出它们的相关联系,归纳出其中的地理规律,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学中通过读图和析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加深对现象的时空分布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实生活中地图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知识性广、包容性强、综合性高,因此,地理课堂中地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具备分析、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有效利用地图和图表资源,分析图表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高效合理的教与学呢?关键是如何学会读图和用图。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总结出以下学习方法。

1.掌握读图基本步骤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读图时,首先要读地图名称,也就是图名,其说明了本图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再读图例,它表明了本图所提供的具体内容。通过图名和图例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读图时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从中找出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能准确理解图表内涵,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提高读图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读图的最基本程序,使学生养成正确读图、用图的习惯,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学习成绩。如:在每次有关图教学中都让学生先读图名、看图例,练习读图的最基本步骤;再就是把空白的相关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不同图例和标记在地图上表达出来,加强检查和督促,加深学生对地图信息的整体感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掌握图表中各地理信息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结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表达出来。通过对现在高中生地理读图、析图、绘图、用图等综合能力的调查情况看,多表现为不会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及发展方向,在解题中很难把握题意,因而不能获得好成绩。为此,教学中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综合,向学生提出每一幅图“是什么”“为什么”,对同一幅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和一图多用。如:“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几条线条,在本图表明了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的水平和空气受热或冷却时气流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若其表示某大洋洋流环流时,这些线条又可以表示某海域表层洋流的寒流、暖流名称;若从海陆间水循环角度分析,图中线条又可分别表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某一个环节。

3.进行图表的绘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绘制图表也是读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图表绘制中,要求学生从简单模仿到通过记忆、想象来绘制图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将一幅幅地图变成“意境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和填图能力的提高,还可培养学生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地学习,从而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读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学会图文转换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当今高考中图表应用很广泛,类型多种多样,如地形图、剖面图、专题图、统计图及示意图等,并且其所占分值很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要学会读图外,还要能读懂各类图形语言,学会从图中发现、生成和提取有效信息,准确表达结论。通过图文转换就能使学生把知识和图形内容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读图、用图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和训练,获得最佳效果。如:利用常见人口、资源、工农业发展等相关数据表格,通过图文转换变成柱状图或曲线图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地图、学会读图、会用地图,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思维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形成最佳教与学效果。

参考文献:

[英]A·M.别尔良特.地图—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读图图表学会
读图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