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俗到雅说京剧

2011-11-27吴心

黄埔 2011年6期
关键词:汉剧剧种昆曲

■ 吴心

2010年11月16日,京 剧 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这是继2001年昆曲之后,第二个列入此目录的中国戏曲剧种。不过,昆曲当年是因为太无人理会,确实濒临灭绝而进入目录,京剧却是因为太为国人重视而进入目录。

京剧是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始,徽班相继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京腔)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逐渐衍变发展而成的剧种,而京剧之名则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从徽班进京说,京剧历史200 余年,若论京剧之名始,则100 余年。且不说有600年历史的中国戏剧之祖——昆曲,即便与流行于明末、已有300 余年历史、并为京剧的形成有过贡献的秦腔,以及形成于明末,流行于全国、属大剧种的豫剧等剧种相比,京剧200 余年的历史,实在是戏曲园中的晚辈,然而它却能后来居上,在民国期间被称为国剧,在今日中国,与分别有几千年历史、分枝庞杂的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医齐名,共同被视为国粹,并成功申遗,京剧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呢?

在几千年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国人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戏曲了,由于古代社会交通不便利,所以每个地区都有用自己方言演唱的戏曲,中国地大,人口众多,故中国的地方戏种也很多,并没有适演全国的戏曲,像昆曲这样因艺术精湛而流传开来,也只是影响各地方戏剧,各地方戏曲在自己的曲腔中吸收昆曲元素,形成诸如川昆、湘昆、徽昆等唱法,中国戏曲尊昆曲为百戏之祖即源于此。

昆曲独尊,百戏纷争,这种状况从明中叶直到清乾隆年间,历史发展到那个时期,市民阶层开始掘起,民间文化也即底层文化开始表现,中国剧坛也悄然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士大夫气浓重的昆曲渐而衰落,不过这种衰落是缓慢的。乾隆中叶,北京剧坛仍以昆曲为主,同时有秦腔、汉剧、弋阳等剧种活跃,那时还没有京剧。

说到京剧的历史,必谈徽班进京。

明清之际,徽商富甲一方,有钱的徽商们纷纷蓄养家庭戏班,争色斗艺。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养所用的戏曲班社就被人称为徽班。1790年,为给乾隆八旬寿辰祝寿,徽班开始了进京之旅。首进京的是三庆班,祝寿演出规模盛大,在京城崭露头角,引人瞩目,三庆班的成功又陆续引来了诸多的徽班进京,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四大徽班进京,揭开了京剧200 余年历史的序幕。

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梆子腔等亦用,可谓诸腔并奏。为了适应京城观众的口味,这一批艺人一直致力于改革,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他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使其它剧种的艺人无力与之竞争,于是多半转而归附徽班,形成多种声腔剧种荟萃徽班之势。如当时的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与表演之精华并大量移植秦腔剧本,这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汉剧艺人的加盟也为徽班的发展提供了养料。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乾隆末年至道光年初,许多汉剧名家先后进京,分别搭入徽班演唱。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融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为京人接受。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乾隆年间,北京、扬州等地的士大夫称昆曲为“雅部”,昆曲以外的各地方戏曲则称为“花部”,也称“乱弹”,风格较昆曲粗犷,语言也较通俗。表演武打较多,看着很是热闹,男女情爱表演也不似昆曲那么含蓄,因此更为一般民众喜爱。从“花部”、“乱弹”、“雅部”这样的称谓今人也能感觉出当时社会对昆曲及其它剧种的褒贬,当年戏曲界的那场变化被称为“花雅之争”,“花部”的代表就是京剧。京剧那时的状态大约与前些年中国歌坛流行唱法与正统美声、民族唱法的地位相似。不过当时的历史,并没选择皆大欢喜,最终“花”胜“雅”败,昆曲逐渐衰落,“花部”兴起。而京剧开始了兴盛发展的历史。

在京剧史上有一幅著名画作:《同光名伶十三绝》 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1860至1890)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而这段时间正是京剧由成熟走向鼎盛的时期。

1917年以后,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 1919年,京剧艺人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当时外国人到中国要做三件事:吃烤鸭、看京戏、访梅宅。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提高了它在国内的地位,梅兰芳功不可没。京剧的这一殊荣确实是历史予以的厚爱。

京剧的主体形成之初,于中国文化整体中其实更偏于民间文化或曰底层文化,即使它因清帝后及八旗王公青睐有加而迅速繁荣,也不足以改变这一特质。但是,京剧甫形成,便与最高统治者有着重重联系,这决定了它的发展趣向。清皇族酷爱京剧,皇家的口味是拒绝低俗的,例如,清初就有颇受观众欢迎的秦腔艺人被皇家赶出京城的事例,因为皇族认为他的演出有伤风化。上有所好,下必从焉,由于文人崇尚的雅文化传统在20世纪遭遇灭顶之灾,京剧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文人弃昆曲而向京剧也在情理之中,皇家的品味,文人的笔墨,迅速使京剧格调得以提高,形成了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的特点,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文戏、武戏兼备,豪迈、细腻均善,生、旦、净、末各行当都有出色的艺人和优秀剧目,最终,京剧从起于底层而蜕变成雅文化的代表,京剧从俗到雅,今日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历史老人有这样的能力吧。至今,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京剧虽在菊坛历史不算最长,但最终成为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除了它自身的魅力,京剧的形成历史亦颇有令人玩味之处。

在京剧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人的作用特别重要,就是慈禧。慈禧酷爱京剧,光绪九年(1883年),她五旬寿日,特挑选艺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习,向太监们传授技艺。自此,清宫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结止宣统三年(1911年),计有京剧名家150 余人曾入宫。以慈禧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她的嗜好京剧,会对京剧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无需多言的。当时只有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同期,位于大栅栏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的局面。

清亡,京剧并未亡,民国文人延续了清皇族的雅好,文人的追捧成就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时期京剧的空前繁荣。新中国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亦给予了京剧特殊的重视,“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中的戏曲,也悉属京剧。

也许,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明朝灭亡,取代其进驻紫禁城的,不是来自关外的满族人,而是真正至明灭亡的、来自三秦之地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那么今日成为国粹的戏曲说不准就是秦腔了。由于满人没有自己的戏曲剧种,也因为清皇族特别是慈禧的偏好,于是成就了京剧的辉煌。

今日当人们走进颐和园,必看德和园大戏台,那是当年慈禧看戏的地方,戏台三层,可同时看到天界地界人间的景象,可以演天兵天将自天而降的场面,可想当年的盛况。如今,大戏台空寂无人了。

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只有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汝若不信,且看京剧史。●

猜你喜欢

汉剧剧种昆曲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南国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