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橡皮屋:美国式“双规”

2011-11-25

博客天下 2011年10期
关键词:美国式双规约瑟夫

橡皮屋:美国式“双规”

在美国,凡是不合格或有违教师操守的老师,都被统一送往“橡皮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把问题说清楚。

美国也有“双规”,不过不是用来对付问题官员的,而是老师。

约瑟夫在纽约布鲁仑科技高中教科学课。能在纽约的尖子高中任教,为很多人羡慕。尤其是作为一个越战老兵,能在战后读完大学,混到今天这个位置,实在不容易。约瑟夫又找了个越南太太。婚后生了一双儿女。一家大小,其乐融融。

约瑟夫的生活也很滋润。下了班,天气好时,他会穿一条丝质运动短裤,在人行道上慢跑。见到邻居,他会抬起右手打招呼。随后,他会用抬起的手,梳理一下种在头顶上的稀疏的假发。约瑟夫正在植发,横一排、竖一排,如同越南水田里的秧苗。

有一段时间,约瑟夫很少到户外跑步了。邻居传言,他被一个女生告了,说在课后补习的时候,他们有性关系。这个消息,还上了《每日新闻》。之后,约瑟夫便进了纽约市教育局的橡皮屋。

橡皮屋的正式名称是“临时调动中心”。到那里呆着有些类似中国的“双规”。凡是不合格或有违教师操守的老师,都被统一送往橡皮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把问题说清楚,然后等待调查结果,决定去向。

这些老师每天到橡皮屋报道,空坐将近七个小时。有人指责道:“这些老师什么都不用做,坐在那里,白拿薪水。是浪费纳税人的钱。”不过一位在橡皮屋“双规”的老师说:“被迫整天坐在一个房间,可以把人逼疯。简直是一场噩梦。”

不过,美国式“双规”并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时间”的规定。个别教师,呆了六七年,还没“解放”。中国人一定不解:有什么理由需要在橡皮屋呆那么久呢?根据纽约市教育局工会合约,不能随便解雇有“终生教职”的老师。要解雇,必须经过旷日持久的复杂程序,这个程序往往要花费数倍于老师工资的费用,时间短则数月长则两三年。美国媒体曾在2010年报道称,目前全纽约有530名教师呆在橡皮屋里。

猜你喜欢

美国式双规约瑟夫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下)
“我能怎么做?”用英文怎么说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上)
“在书上看到”是用介词“in”还是“on”?
“Please open the tap”是对还是错
童话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别具一格的“美国式”音乐风格——浅析约翰·科里亚诺《第三交响曲“大竞技场“》的创作思维
法治的起点,双规的末路
人生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