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缓冲区分析的旅游城市饭店空间格局研究
——以桂林主城区为例

2011-11-22张建春

关键词:星级饭店主城区缓冲区

陈 岗,张建春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基于GIS缓冲区分析的旅游城市饭店空间格局研究
——以桂林主城区为例

陈 岗,张建春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文章以典型旅游城市桂林为例,借助于GIS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其主城区饭店空间集聚与旅游空间要素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桂林主城区中、低等级饭店密集分布于城市中心和火车站附近,而高等级饭店有远离火车站分布的倾向;桂林主城区饭店有沿漓江和交通干道分布的倾向,其中五星级饭店倾向于选址于漓江附近,而低等级饭店倾向选址于交通干道附近;虽然土地使用政策和地租因素导致旅游景区附近存在一定距离的饭店低密度带,但是总的来说,桂林主城区高等级饭店更倾向远离次要景区,选址于核心景区附近.

GIS缓冲区分析;旅游城市;饭店空间格局;桂林主城区

0 引 言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把GIS分析的相关方法运用到城市饭店空间布局中来.如赵媛、黄秋昊[1],武传表、彭绪娟[2]以及余瑞林、张红[3]分别运用GIS相关分析方法对南京、大连和武汉的饭店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桂林是典型的风景旅游城市,旅游发展受其他城市功能影响较小,因而其城市饭店空间格局也具有典型性.陈岗、黄震方[4]运用GIS与空间句法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饭店等级的提高,桂林主城区饭店对交通网络本身空间组织能力(即相对可达性)的依赖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城市饭店空间格局不仅受到交通网络相对可达性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与诸如城市中心、火车站、交通干道以及旅游景区等旅游空间要素的绝对可达性的影响[5-10].与空间句法作为一种相对可达性分析方法不同,GIS缓冲区分析是绝对可达性分析方法的一种,可以用来分析旅游城市中不同等级饭店对各旅游空间要素的绝对空间依赖关系.鉴于此,该文运用GIS缓冲区分析的相关技术方法,分别从点状空间要素、线装空间要素和面状空间要素角度对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与范围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桂林特殊的岩溶地质和地貌造就了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于一身的桂林.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同时“桂林山水”这一标志性的旅游资源已经成为能够适应世界旅游市场需求的顶级资源,在桂林主城区内包括众多代表性的景区,如象山公园、七星公园、伏波公园、叠彩公园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桂林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桂林市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饭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已经进入成熟期.其中,桂林主城区星级饭店数量和结构基本趋于稳定.

图1 文章研究范围与饭店科奈尔(Kernel)密度示意图

研究范围确定的依据是:1) 研究范围至少包括桂林90%以上的饭店以及周边主要交通网络;2) 能涵括桂林大部分重要景点;3) 研究范围空间上是连续的.在此基础上,该文确定研究区域是由城市外环线(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普陀路和七星路连接而成)所包围的地区、翠竹路周边地区以及中山北路周边地区所组成的连续区域(见图1),研究区域包括了桂林城区95%左右的星级饭店和90%以上的非星级饭店.研究范围内包括以漓江为代表的水系以及包括不同等级的交通道路.研究范围内的旅游景区可以分为核心旅游景区和次要旅游景区两个层次:核心旅游景区包括象山公园、七星公园、伏波公园以及叠彩公园;次要旅游景区包括虞山公园、西山公园、穿山公园以及南溪公园.

对2010年桂林主城区旅游地图扫描,获得一张数字化桂林旅游地图.通过Arcgis9.0软件,在数字化桂林旅游地图上标示实际调查并校准的116家桂林旅游饭店(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7家、三星级饭店27家、二星级饭店9家、非星级饭店70家).在此基础之上,生成桂林饭店的Kernel密度示意图(图1中阴影部分).

2 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GIS技术中缓冲区分析的研究方法.缓冲区分析是围绕所选择的要素,用一个预先定义的与这些要素的距离生成一个或多个区域的过程.所得到的缓冲区是一个或一系列面对象,重叠的区域可以自动地合并[11].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缓冲区是给定空间对象或集合后获得的它们的邻域.领域的大小由邻域的半径或缓冲区建立的条件来决定.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对象A,它的缓冲区可以定义为[12]:

P={x‖d(x,A)≤r}

(1)

其中,d一般是指欧式距离,也可以是其他距离,r为邻域半径或缓冲区建立的条件.

缓冲区分析的常见形式包括点状要素缓冲区分析、线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以及面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对于多要素对象,常见的缓冲方法包括等半径缓冲、属性权值缓冲和分级缓冲等.

分级缓冲区分析法一般用来分析空间要素不同缓冲半径内的空间特征,在此借助于其对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其中距离参数的设定,主要依据是缓冲区能包含缓冲对象附近的大部分旅游饭店.

2.1 基于点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

桂林城市中心和火车站是影响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的重要节点.运用基于点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距离范围内饭店的数量和密度特征,可以衡量桂林主城区不同等级饭店对城市中心和火车站的空间依赖规律.

2.2 基于线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

桂林主城区饭店还表现出沿漓江和主要交通道路的线状分布态势.运用基于线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距离范围内饭店的数量和密度特征,可以衡量桂林主城区不同等级饭店对漓江和主要交通的空间依赖关系.现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相对于点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角平分线法、凸角圆弧法,在此采用后者.

2.3 基于面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

旅游景区同样是影响桂林饭店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基于面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距离范围内饭店的数量和密度特征,可以衡量桂林主城区不同等级饭店对核心景区和次要景区的空间依赖关系.这里的空间依赖关系体现的是旅游景区带给饭店的出游便利程度以及综合景观价值和环境价值.

3 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布局分析

总的说来,桂林饭店空间分布呈现“十”字状分布.“十”字状分布的核心处于火车站附近东北方位,桂林城市中心和桂林国贸展览中心是桂林主城区饭店分布的两个次中心.另外,在“十”字上方北极广场附近存在一个更次的集聚中心.

3.1 点状要素缓冲区分析

3.1.1 市中心缓冲区分析

以桂林主城区城市中心为中心,进行3等级缓冲区分析(图2所示).确定500 m为缓冲半径,这样可以保证3倍的缓冲半径覆盖其周围的主要饭店.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高等级饭店(五星级、四星级饭店)虽然在桂林主城区城市中心500 m范围内不存在,但其主要存在于距离城市中心500~1 000 m的圆环内;三星级饭店分布密度从内到外逐渐较少;半径1 000 m以内没有二星级饭店存在,绝大部分二星级饭店位于半径1 500 m以外;非星级饭店在半径500 m以内分布密度较大,其他两个缓冲环内密度大致相等.

3.1.2 火车站缓冲区分析

以桂林火车站为中心,以500 m为单倍半径作3等级缓冲区分析(图3所示).分析显示,1 500 m半径的缓冲圆覆盖了桂林火车站附近大部分饭店.说明桂林火车站和桂林城市中心的饭店吸引半径大致相等,为1 500 m左右.

图2 桂林主城区城市中心分级缓冲区分析

图3 桂林主城区火车站分级缓冲区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桂林主城区火车站500 m范围内是非星级饭店高密度分布的区域;二星级饭店分布的密度较高,高于城市中心附近;有适当的三星级饭店分布于桂林火车站附近,但密度低于城市中心附近;没有四星级饭店选址于距离桂林火车站1 000 m范围内,没有一家五星级饭店选址于距离桂林火车站1 500 m的范围内.结合密度图可以发现,桂林火车站附近是中、低等级饭店的高密度区域,而高等级(四星级、五星级)饭店倾向于远离此区域.

3.2 线状要素缓冲区分析

3.2.1 漓江缓冲区分析

以漓江为轴心,500 m为半径对漓江进行3等级缓冲区分析,可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桂林主城区漓江分级缓冲区分析图.

分析发现:3个五星级饭店均位于距离漓江500 m范围内;四星级饭店分布比较分散,有1个分布于距离漓江500 m范围内,其余4个分布于距离漓江1 000~1 500 m的范围内;三星级饭店分布比较平均;二星级饭店和非星级饭店主要分布于距离漓江500~1 000m 的东面,主要是因为这些饭店倾向于选址在中山路附近.较少的二星级饭店和非星级饭店选址在距离漓江500 m的范围内.

3.2.2 交通干道缓冲区分析

从以上分析发现桂林主城区饭店有聚集于交通干道的特点.中山路和上海路所在交通干道附近是桂林主城区饭店分布密集的区域.以中山路和上海路所在交通干道为轴心,选择200 m为单倍缓冲半径,进行3等级缓冲区分析,可以得到如图5的桂林主城区交通干道缓冲区分析图.桂林主城区大部分饭店分布于距离该交通要道600 m范围内,说明200 m的单倍缓冲半径是合理的.

图4 桂林主城区漓江分级缓冲区分析

图5 桂林主城区交通干道缓冲区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如下特点:桂林主城区超过60%的饭店分布于距离交通干道500 m范围以内,但没有五星级饭店选址于此范围;其他范围内饭店分布相对分散.

3.3 面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

3.3.1 核心景区的缓冲区分析

文章中面状要素的缓冲区分析主要是针对旅游景区.桂林主城区旅游景区可以分为核心景区和次要景区.首先对桂林主城区的核心景区进行面状的缓冲区分析,得到如图6所示的桂林主城区核心景区分析图.桂林主城区大部分饭店分布于距离核心景区1 500 m的范围内,所以缓冲区分析采用的是以500 m为单倍半径的3等级缓冲方法.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桂林主城区饭店相对于核心景区分布有如下特点:距离核心景区500 m半径范围内饭店分布的数量较少,这主要是政府限制土地使用政策发挥的作用;距离核心景区500~1 000 m的范围内是饭店分布的高密度区域,桂林主城区近一半以上饭店分布于此;较多的饭店分布于距离核心景区1 000~1 500 m的范围内.

从桂林主城区饭店的等级上来看,高等级饭店倾向于分布于核心景区附近,而低等级饭店则相对偏离.四星级和五星级饭店中只有2座位于核心景区1 000 m以外.

3.3.2 次要景区的缓冲区分析

以500 m为单倍半径,对桂林主城区的次要景区进行面状的3等级缓冲区分析,可以得到如图7所示的桂林主城区次要景区分析图.

图7 桂林主城区次要景区缓冲区分析图

总的来说桂林主城区高等级饭店倾向于远离次要景区,低等级饭店(主要为非星级饭店)相对较多地分布于次要景区附近.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桂林主城区饭店相对于次要景区分布有如下特点:没有星级饭店分布于距离次要景区500 m范围内,也只有少量的非星级饭店分布于此;中、高等级饭店较少分布于距离次要景区1 000 m为半径的圆内;没有五星级饭店分布于距离次要景区1 500 m的范围内,这说明五星级饭店有较强的远离次要景区的倾向;与核心景区相比,只有少量的饭店(主要为非星级饭店)分布于距离次要景区500~1 000 m的范围内,这说明次要景区对饭店的吸引力较弱.

4 影响因素分析

4.1 交通可达性

旅游出行的交通可达程度是影响城市旅游饭店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这里交通可达性包括交通距离可达性和交通时间可达性.交通距离可达性和交通时间可达性是指各等级饭店距离各重要旅游节点(城市中心、火车站和各大景区)以及完成相应模式旅游活动(营地式旅游、串联式旅游或复合式旅游)所需要经历的最小距离和时间.以各饭店到城市中心最短交通可达距离和最小可达时间为例,一般来说最短交通可达距离和最短交通可达时间较短的饭店城市中心交通可达性较强;反之,其城市中心交通可达性较弱.桂林主城区交通主干道附近聚集了60%左右的饭店,由此可见,交通对于饭店的空间布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地租因素

饭店与其他建筑设施一起参与土地竞价.不同的饭店有着不同的土地竞价曲线.一般来说高等级饭店游客消费层次较高,利润较丰厚,辐射范围较广,拥有较高、较陡的土地竞价曲线,而低等级饭店游客档次较低,利润率较低,辐射范围较窄,拥有较低、较平的土地竞价曲线.所以,地租竞价的结果通常是高等级饭店位于地租较高的地区,而低等级饭店位于地租较低的地区.

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不同,桂林是典型的风景旅游城市,因而其土地地租的空间模式与一般城市不完全相同.一方面,典型旅游城市的特性使得旅游景区附近成为不同等级饭店空间选址的共同最佳区位(以获得交通成本节约和环境价值);另一方面,政府为了控制旅游景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程度,往往对其附近土地的开发利用加以严格限制.这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导致桂林相对于其他城市旅游景区附近的土地租金要高得多.

4.3 土地使用政策

桂林作为典型的风景旅游城市,对具有旅游景观节点意义的重要区位土地使用非常慎重.这些区位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都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这一方面增加了建设饭店土地地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建设相同数量客房的饭店需要占用更大的土地面积,从而增加土地使用成本.漓江对于桂林来说是重要的旅游标志物,因而其周边土地使用审批比较严格,从而相应的土地地租也较高.可以发现桂林主城区的3个五星级饭店均选址于漓江边上,这主要是因为五星级饭店所获得利润能够支付额外需要支付的地租和土地使用成本.

4.4 环境与景观因素

饭店对环境因素要求较高,高等级饭店则更是需要高质量的环境作为背景要素.高等级饭店中相当一部分分布于桂林主城区“两江四湖”的水系附近,而非星级饭店一般都远离水系选址,分布于交通要道附近.

4.5 城市发展因素

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发展性规划以及一些控制性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因素也是影响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如桂林国际展览中心的建设也吸引了一批中、高等级的饭店聚集于其附近.

5 结 论

旅游业被确定为桂林市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后,桂林旅游业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分级缓冲区分析法,对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由于受到交通可达性、地租、土地使用政策、环境以及城市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桂林主城区饭店呈现出独特的空间形态.

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呈现“十”字状分布.“十”字状分布的核心处于桂林站附近东北方位.从点状集聚分布来看,城市中心、火车站是桂林主城区两个重要的饭店集聚核心.虽然桂林主城区城市中心与火车站500 m以内同样是非星级饭店和三星级饭店的高密度区域,但距离二者500~1000 m以内的饭店分布情况完全不同.桂林主城区高等级饭店高密度地聚集于距离城市中心500~1 000 m的圆环内.相比较而言,桂林主城区却没有一家高等级饭店分布于距离火车站1 000 m的圆内.这说明,高等级饭店有远离火车站选址的倾向;从线状分布看,桂林主城区饭店有沿漓江和交通干道分布的倾向,其中五星级饭店倾向选址于漓江附近,低等级饭店倾向选址于交通干道附近;从面状缓冲区分析来看,虽然桂林主城区土地使用政策和地租因素导致旅游景区附近存在一定距离的饭店低密度带,但是总的来说,桂林主城区高等级饭店更倾向远离次要景区,选址于核心景区附近.相比较而言,非星级饭店较多地分布于次要景区附近.

桂林是国际知名的典型旅游城市,其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受到旅游功能的影响较大,受到其他城市功能影响相对有限.因而,桂林主城区饭店空间格局的相关规律性更多地反映了旅游功能对饭店空间格局的影响,这种规律性不仅对其他旅游城市,而且对具有旅游功能的一般城市饭店空间布局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赵媛,黄秋昊.基于GIS的城市酒店空间格局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155-158.

[2] 余瑞林,张红.武汉市饭店空间布局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4):90-94.

[3] 武传表,彭绪娟.基于GIS的大连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4):230-234.

[4] 陈岗,黄震方.基于交通集成度分析的城市饭店空间布局研究——以风景旅游城市桂林主城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4):61-66.

[5] Ashworth G J. Accommodation and the Historic City[J]. Built Environment,1989,15(2):92-100.

[6] 胡志毅,张兆干.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22(1):106-110.

[7] 文吉.广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J].经济地理,2006,26(3):451-455.

[8] 胡波.上海市饭店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9] 黄彦婷,周春林.苏州市区饭店结构与空间布局研究[J].江苏商论,2009,5:34-36.

[10] 彭学强,王捷二.影响城市饭店空间布局地理因子的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论坛,2008,1(10):242-247.

[11] Smith M J. Goodchild M F. & Longley, P A.地理空间分析——原理、技术与软件工具[M].2版.杜培军,张海荣,冷海龙,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3-125.

[12] 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试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12-233.

SpatialFrameworkofHotelsinTouristCityBasedonGISBufferAnalysis:——TakingUrbanAreaofGuilinasAnExample

CHEN Gang, ZHANG Jian-ch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Taking the urban area of Guilin, a typical tourist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spatial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tels and spatial elements of tour by means of GIS buffer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urban area of Guilin, the low-grade and the middle-grade hotels are more likely to be distributed around the city center and the train station, while the high-grade hotels are more likely to locate away from the train station. Hotels are more likely to be distributed along the Li River and the main roads. Five-star hotels prefer to be locate near the Li River, while low-grade hotels prefer to locate around the main roads, the density of the hotels in the vicinit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s low because of land-use policy and rent factors, however, in general, high-grade hotels in the urban area of Guilin is more incline to be locate near core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way from minor tourist attractions.

GIS buffer analysis; tourist city; hotel spatial framework; urban area of Guilin

10.3969/j.issn.1674-232X.2011.02.019

2010-09-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064).

陈 岗(1981—),男,江苏姜堰人,博士,主要从事旅游地空间结构、旅游休闲与文化研究.E-mail: cgcgchg@yahoo.com.cn

K901;F590.1

A

1674-232X(2011)02-0186-07

猜你喜欢

星级饭店主城区缓冲区
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
中国星级饭店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网络聚类与自适应概率的数据库缓冲区替换*
嫩江重要省界缓冲区水质单因子评价法研究
池州市星级饭店结构现状与优化策略
西安主城区砂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主城区重要道路围挡施工交通组织研究
邯郸市主城区及周边地区降水量
2012年我国星级饭店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关键链技术缓冲区的确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