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新波:官员微博要守住本职和本质

2011-11-22刘进广州报道

小康 2011年8期
关键词:本职学医菠菜

文|特约撰稿 刘进 广州报道

廖新波:官员微博要守住本职和本质

文|特约撰稿 刘进 广州报道

政府官员该如何参与公共领域的讨论,在廖新波看来:最重要的是不能哗众取宠,要守住本职和本质,这是最关键的,因为里面包含着责任和良心

“既然在位置上,就应该掌握好话语权,去尽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理想。”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如此定位这个被外人看来带有“官方”色彩,而于他不过是一个私人乐园的微博的功能。

他名为“医生哥波子”的新浪微博数已经超过3000条、粉丝逾30万。

无论是博客时代,还是微博时代,廖新波的率真和坚持都备受外界“青睐”。事实上,微博中的廖新波确实给人一种不一样的官员感受。就像他在一条微博中对自己的描述:行走在裂缝中,不要轻易说“不”,也不要轻易说“是”,……,我还是我,一名永不靠岸的水手。

菠菜园子里好热闹

在网络潮流面前,官员廖新波是一个弄潮儿。

玩博客早已风生水起的“医生哥”,也是2009年第一批受邀加入新浪微博公测的用户。最开始,微博并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廖新波每天只是简单地转载博客中的内容,有时甚至就织个标题加个链接。不过,从微博快速、链式的反应中,他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其背后潜藏着更大的能量。

“#爱心接力#【求助】急急急,九江儿童福利院曹丽,今年三岁,左眼血管瘤,……流血水、流脓!现求助万能的微博,希望找到治这病的专家。求扩散。 //@王学武:各位顶起来,给力转到厅长大人关注吧。”这是今年7月3日经网友接力转发给“医生哥波子”关注的一条微博。

正是类似的微博爱心接力事件,使廖新波把经营博客的注意力转到织微博上来。

习惯了在博客上大刀阔斧、洋洋洒洒的廖新波,突然转变为只用140个字来表述现象和观点,确实是个难题。“必须花时间去浓缩,要写好微博更需要用心经营。”

不久,廖新波就从微博即时互动的特性中找到了新突破,他尝试着用微博来汲取民智。

这一年2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一同发出号召,希望广大网友“手握鼠标,胸怀天下”,尽情挥洒才华,充分展示睿智,继续对广东民生热点问题“织围脖”。

“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公布之后,领导分配任务给我,根据广东情况草拟广东的实施细则。任务艰巨,征求菠菜园园丁们的意见,如何制定,给一个想法给我?”后面的评论转发给出了不少意见。此时,“医生哥波子”微博已经在网上聚集了大量粉丝,其中不少还是从他的博客里跟投而来的“菠菜”(廖新波的新浪博客被网友称作“菠菜园”,他的粉丝又被称作“菠菜”)。

通过微博,廖新波发现自己打开了一扇自由的沟通之门。在一次与网友的微博对话中,他描述了自己用微博的感受:陷入微博,就像老鼠爱大米,羊爱上了狼呀!但是爱得很享受,很快活!

自此,廖新波开始全面关注微博,织“围脖”的题材和形式更加丰富、广泛和灵活。比如,在中心话题医改之外,开始关注并评点食品安全、社会民生热点话题,而他曾在博客中显露出来的对诗词的喜爱也在微博中有所呈现。在微博之外,他还以切身经历向公众讲述官员微博的作用。

为何会如此主动积极地投身微博等网络互动呢?廖新波说,因为微博带来了网络交际一个革命性的变迁。在一条微博中他曾这样解释:我希望通过我的这种行为开一个头,哪怕是牺牲品也好,将会给后人一个思考,政府官员该如何参与公共领域的讨论。

显然,历经博客时代的“打伞门”、“误诊门”、“献血门”等重重舆论考验后,廖新波清楚地知道微博世界中也同样会是危机四伏。事实上,不久后他就遭遇了一次严峻的微博“危机”事件。

“医生尊严论”风波

2011年6月7日傍晚,雨后的广州白云机场一片静谧。赴山西调研的廖新波,在候机的间隙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写下了一条微博:傍晚,雨后,白云机场平静如镜。高考,作文,菠菜园里熙熙攘攘。登机去太原了!

这条简单的行走记录,却因为菠菜园的铁杆粉丝“一生何求1100”的一段评论惹出了事端。在8日凌晨2时后的评论中,该网友转述了上饶医生王荣军遇医闹被打残一事。当天一大早,看到评论后的廖新波异常愤怒。在回复评论时,他迅速补发了一条“声讨”微博。事后他解释说,愤怒是因为社会常年对医生被伤害的漠视和不理解。

此时,在他的博客上网友也在激烈讨论。7时40分左右,网友“亲爱妈咪”一段200多字的回帖引起了廖新波的注意,强烈的认同感促使他只将帖子稍作浓缩,便在微博上发了出来:

“网友愤怒了:上饶医闹,砸坏医院,暴打医生致残,生命垂危。医护人员求救公安,竟以不介入医疗纠纷为由,拒绝求救,导致百多名医护人员抗议。虽上饶离我们很远,但心里特别难受。医生也是人,无怨无悔地奉献青春,守护生命,他们的安全谁来保护?今是高考,唯告学子:要有尊严,别学医!”

该微博迅速引发网友强烈关注,在不到两小时里,就被疯狂转发了800余次,评论也超过了300条。这一微博同时吸引了媒体机构的注意,9时许,《华商晨报》的官方微博便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劝高考生别学医”为题,发布了廖新波奉劝高考考生“要有尊严,别学医”的消息。等到傍晚,广东本地纸媒《羊城晚报》第一个以“广东副厅长劝别学医称无尊严”为题进行了书面报道。

时值高考第二天,大部分广东考生刚刚走出考场。省卫生厅副厅长却公开劝学生“要有尊严别学医”,引发的争议和波澜可想而知。

通过网友在微博上的提醒,廖新波才留意到媒体的报道。事情突然超出了他的预料。事后,他也表示第一时间明显感到了“压力”。在太原机场,利用飞机晚点的等候时间,他同时在微博和博客上,发了题为《要有尊严,别学医》的博文,对事情经过及其原委进行了详细解释。

晚10点23分,廖新波从太原飞往上海。登机前,心情渐归平静的廖新波还就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回到原点》发了一篇微作文。但风波并未就此平息。第二天忙完一天考察后,廖新波才得知,自己已经被扣上了一顶“影响医学院招生”的大帽子。

10日凌晨,一篇题为《再续“要有尊严,别学医”》的博文同时出现在“医生哥波子”的新浪微博和博客上。文中这样写道:“学医者对于前途早已存在的悲观思潮,并非我说没有就没有。为什么不把一种早已存在的思潮客观的告诉涉医者呢?为什么总以‘掩耳盗铃’之态‘安慰’学子呢?他(指媒体)真的应该到网海中,到医生中多了解目前医生的生存状况,而不是挑起学子对一位直言官员‘问责’和‘兴师问罪’。……”尽管文字中表露出几分委屈,但却是更坚定地陈述了观点。

微博上、博客上再度掀起一股讨论热潮,转帖和评论数继续攀升。而此后,廖新波本人对该事件却逐渐显得从容而淡定。11日,从上海考察归来的廖新波,难得过了一个消停的周末。很长时间没有出现的微博周日感悟,却在当天出人意外地出现了两条,主题则是“上善若水,人淡如菊”。

也是在这场风波中,令他更加坚信:在微博上,一句话、一个人可能会瞬间演变成一个事件,甚至是一种现象。

为“医改”策论鼓与呼

不会喝酒的廖新波,曾以喝酒类比微博。他说,喝酒的好处在于能使人变回人,而微博的道理亦在于此。

接触过廖新波的人,都评价他是一个坚持而又率真的人。几年如一日,无论在博客上还是在微博上,始终为医改鼓与呼。对医疗现状及其具体做法,他直陈其弊。以至于,“医生哥波子”已经成为网友心中诠释医改的一个符号。

官员开微博,不能哗众取宠,要守住本职和本质,这是最关键的,因为里面包含着责任和良心。如果想把它当做一个政治阶梯,那就完全错了。同样,如果有人想升官,要走开博这条路,我劝他还是悠着点,慎重为妙。

他曾在微博上大批医生为晋升写论文,是让论文成了“茅坑的垫脚砖”;也曾借广州花都一元看病玩噱头,警示医改不可掩耳盗铃;他认为,官员开微博最重要的是要守住本职和本质,也就是职责和良心。7月11日,在正式接受《小康》记者采访前的半个小时,他还在微博上就医改中公立医院的出路问题与人进行着激辩。

据不完全统计,“医生哥波子”现有的3000多条微博中,超过八成与医院发展和医改政策有关。“我是从事卫生事业的,我说的事自然要跟我的工作紧扣。”他说。

有人认为,廖新波勇敢,对有争议的事件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自己却说,虽然做“领导”多年,对于“讲话”却依然胆怯,因为不敢讲“空话”和“套话”,更不敢讲假话。

在微博上,他评价目前的医改,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没有目标的改良,而结果将是矛盾越来越深。他始终认为,要坚守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从补偿机制、人力资源、人事制度、组织机构等方面彻底改革,医改才会真正有出路。

他喜欢很多人一起围观甚至“起哄”,并认为既然求真理就得露真相,因此经常通过微博向网友征集意见和看法。在微博上,每当他就某个医疗现象发表个人看法时,都会引来或是“政府派”,或是“市场派”,又或者是两派都不靠的人一起争论。

2010、2011年连续两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微博上开设了“两会”和“两会场外论医改”专栏,在场外围观“两会”的医改话题,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在廖新波看来,人活到一定的层面之后,会更看重人生价值的体现。既不是要安逸的苟且偷生,也不要碌碌无为、人云亦云,而是要明明白白地去做一些事情。回到现实面对不顺,廖新波则经常自我宽慰,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路要走,但不管朝向哪一条路径,困难、艰苦与险境都一定会出现。因此,不必动辄改道或临阵脱逃,唯有坚持下去,才能建立起坚强的信心,获得最后的胜利。

他甚至主张,面对现实“要有一点阿Q精神”。他在微博中写道:时时要学会正向思考,或者多一点阿Q精神,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时候,遇到别人不理解的时候,遇到别人误解的时候。

猜你喜欢

本职学医菠菜
菠菜用肥料要谨慎
立足本职工作,发挥组织员先锋模范作用
许愿
冬鲜菠菜
狄仁杰幼学医 针术成谜
华佗学医
菠菜花生米
后路心理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