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的雨

2011-11-21程才实

散文百家 2011年4期
关键词:雷声原野秋雨

●程才实

童年的雨

●程才实

冀东平原是我童年的摇篮。多少年来,童年的雨老是在我的脑海浮动。

凝固了太久的苍天和大地,随着河的开化伴着雁的光临,不久便明媚而且湿润起来。每年的第一声春雷,总似响在那遥远的天际。而在此刻,农人们总是全神贯注地倾听。我知道,他们是在“辨认”雷声还是炮声呢。雷声过后的第一场春雨,零星细碎得并不让人过瘾。接下来的日子,一场场一阵阵春雨,就那么纷纷扬扬地往下落着,以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正是天才的杜牧描绘的那种情景。我还记得,每当春雨降临,长者们总是喜上眉梢,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春雨贵如油啊……”那些年代口粮尚不够吃,食油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在似烟似雾的春雨滋润之下,故乡的原野由鹅黄转为绿色,而且那绿色也一天比一天浓重,怡人的芳原绿野在我童年记忆里异常深刻。原野上的草儿正嫩,庄稼苗儿也不算高,春天的气息真的是令人陶醉……当春雨飘落之时,人们竟在雨中悠然行走,小伙伴儿们嬉戏起来没完没了。每当春雨过后,鸟儿总是唱个不停,直唱得太阳复出春光融融。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种叫做“春暖”的鸟儿,雨后更是欢天喜地“唧唧”鸣叫。“春暖”是这种鸟儿的土名,顾名思义——春暖时它就出现在原野上。它的个头不大,身上夹杂些白羽,头顶有撮美丽的毛儿……

我童年时的冀东平原,曾因雨水多而变得夏日可畏。即使晌午时分赤日炎炎,也会突然刮来一阵凉风,隆隆的雷声便由远及近,由沉重变得霹雳震天,整个世界被翻滚的乌云包围,只有强烈的闪电划破长空。霎时,粗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劳作的人们环顾茫茫四野,根本就无处可藏无处可躲,只能向自己家的方向狂奔,狂奔。而孩子们总是那么无忧无虑,他们站在自家的堂屋,看来势凶猛的暴雨不停地下,看慌乱的人们从当街跑过。天上的雨在院子坑洼处积水,雨点砸在上面激起无数个泡儿。见有人戴草帽跑过,孩子们恶作剧地喊道:“下雨啦,冒泡儿啦,王八戴上草帽儿啦……”

夏雨之于一些庄稼而言,仍是所需要的甚至是渴望的。然而,这雨一旦下得不是时候,诸如赶上收割麦子或打麦子就会误事:即将收获的麦子遇到大的风雨会倒伏,已将麦子运到麦场遇上风雨天就无法脱粒……此时最急的要数生产队长了,当然还有白胡子老头儿他们。暴雨或大雨下起没完成了连雨天,积水过多往往成涝淹没庄稼,农人们远远看着心疼得直落泪。本地一连下几天的雨,赶上山洪暴发灌满村东的滦河,滦河水出漕再灌满村子的无名河,发一场大水就不可避免了。我们那儿还有个讲究,就是在雨天忌讳洗衣服什么的,据说那样红白喜事会遇上雨天的……

老家有句民谚:“立秋十天难过河”。意思是说,只需秋风那么轻轻地一吹,河里的水就会骤然变凉的。秋雨是继春雨、夏雨之后最末的雨了,它是专门为那些晚庄稼催熟的吧?童年的我常做这样的遐想。理由是,虽然冬天(尤其是冬初或冬末)仍会落些“雨屑”,但必定极为细碎且多为“雨夹雪”。或许正是那绵绵的秋雨,才使得高粱更红了玉米长“成”了,谷子也更加“谦虚”(猫腰)了。而秋雨之后大地的清爽,是春雨和夏雨远不能比拟的。秋雨过后秋风萧萧的一天,我曾与同学们去瞻仰烈士陵园,那种庄严肃穆之感令我久久思考些什么……

我至今也没弄明白,在那个秋雨飘落的时节,人的大脑竟是那样的纯净。每当此时,我或与同学们叽叽喳喳,或独自一人默默地写着作业。人只要一坐下来,世间浮躁就会远离我们而去。任凭秋雨斜潲在窗纸上,我们的心却是静的。即使在多年后的今天,我的这种感觉依然存在。我由衷地赞叹秋雨的神奇了。我还记得,童年的日子每每秋雨飘落,长者们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场秋雨一场凉啊”!秋雨之后,我们还到老远的沙土地拾捡花生。我们那儿也生产一些花生的,但因数量不多而显得很稀罕。秋雨让收获时遗失的花生出了土,我们只需一伸手就会得到它们。

春雨纷纷,夏雨淋淋,秋雨绵绵……那童年的雨啊,犹在昨天犹在眼前。

猜你喜欢

雷声原野秋雨
闪电的原野
闪电的原野
雷声公司交付首套中频段下一代干扰机
秋雨
记得告别时秋雨淅沥
春天的原野
悲怆者
秋雨的自述
夜晚的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