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探析

2011-11-21

图书馆界 2011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数字化图书馆

卢 山

(钦州学院图书馆,广西 钦州 535000)

数字化环境是随着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而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新的数字通信工具、数字移动平台层出不穷,信息量增长迅猛,信息传输方式不断改变,传输速度呈几何级上升。数字化环境的变化又催生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机构之一,如何应对数字技术的革新,在数字化环境中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满足读者的最新需求,是每个高校图书馆都应认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1 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的决定因素

1.1 读者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是前提

数字化环境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在此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就网络化而言,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当信息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的时候,人们在享受、使用信息的同时获取巨大的收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就成了人们提高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图书馆是为全体师生而服务的。当读者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图书馆的服务也要相应变化,以保持对读者需求变化的动态适应。尤其是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发展规划的制订,必须未雨绸缪,主动地进行前瞻性研究,科学地预测数字技术、信息环境和读者需求的可能变化,不断地调整高校图书馆信息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图书馆只有保持对读者需求及其需求变化的高度敏感,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互动,能动地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建立与读者需求相一致的信息服务策略,这样才能保持与读者需求的同步。[1]

1.2 与时俱进的数字化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是基础

在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的开发、存储、传输和接收等都必须依靠数字化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综合运用。在数字化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证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有效进行。

在硬件设备方面,1971年,英特尔推出的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2011年,英特尔推出的酷睿I系列第2代微处理器将CPU和GPU整合在一颗芯片上,同时具有睿频加速技术。在过去的40年里,计算机微处理器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见证了摩尔定律(Moore Law),即集成电路芯片中所集成的晶体管数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业界普遍认为这种状况会持续到2020年。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技术在未来的10年内仍将在数字化世界中占主导地位,它与各种新兴技术,如量子器件、纳米技术、分子排列和生物系统相结合,功能将变得更为强大。不久的将来,设计的新系统具有能够自我检测和纠错的体系结构,整合的程度也将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功能更为强大的系统芯片SoC(Systems-On-Chip)的产生。建立在芯片上的微型网络也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设计议案之一。系统芯片技术能够把处理能力嵌入到任何电子芯片中,也因此能将处理能力捆绑在各种设备和物品上,大大增加了便利程度。[2]

在软件系统方面,高校图书馆要积极运用和开发更好的软件系统,方便读者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系统平台访问图书馆信息资料。这为平时忙于进行教学和科研的教师以及忙于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解决了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模式下需要不断扩充馆舍面积、大量购买纸质图书的尴尬局面。如果能够真正实现互联网平台接入传统图书馆,利用网络书籍在线阅读或者下载阅读的方式提供服务,则会大大改善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

目前有很多图书馆已经在读者管理、图书借阅等方面实现了互联网管理,但只是非常初级的数字化改造。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要真正实现数字化,终极目标应该是类似于故宫博物院实施的那种“数字故宫”:1)实现图书馆环境的虚拟化,将整个图书馆都搬上互联网;2)实现所有在藏书籍的数字化,让读者在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时访问整个虚拟图书馆,随时查阅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并进行阅读。[3]

1.3 技能过硬和勇于创新的图书馆员队伍是关键

数字化环境下的创新信息服务对图书馆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较高的信息素养及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1.3.1 较强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应用能力

数字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高密度存储等现代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是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对现代图书馆员的基本要求。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员,不仅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及系统维护等相关技能。

1.3.2 较高的信息素养及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获取、分析、识别、筛选、整序、传播等信息能力是任何一个图书馆员所必须要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信息检索,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等也要求馆员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此外,较强的自我获取信息、更新信息能力也是创新信息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高校图书馆员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培育者。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方面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科学、有效的信息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员要以其丰富的学识、高雅的气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大学生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4]

1.3.3 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它具有三层含义:更新、整合、改变。只有创新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进步以及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意味着改变,改变旧的管理制度、人员结构、经费支出、设备更换等等。创新意味着付出。因为惯性作用,很多事物没有外力的作用很难有所改变,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创新意味着风险。创新从来都是与失败相伴的,但是如果不创新,则注定失败,注定被淘汰。

数字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员要想创新信息服务,就要具有敢于大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意识方面,对于旧的束缚信息服务发展的制度,要树立更新、改变的意识,一切都要从有利于图书馆的进步与发展为出发点;在能力方面,要具备创新的有效能力,必须是在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盲目进行无能力行为的无意义创新,否则必然会导致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的失败。

2 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的对策

2.1 延伸信息服务空间,拓展多种形式的网络信息服务

通过建立社交网络账户提供MSN、QQ和Facebook等服务,力图打造“读者在哪里,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就在哪里”的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延伸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空间。

有学者提出,未来的成功需要图书馆有意识地采用“外推”哲学,即把图书馆延伸到用户所在地,而不是坐等用户上门。图书馆是知识生产的场所,图书馆员在新知识创造、传播与利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每个用户定制数字化馆藏以及图书馆提供的所有服务。“外推”哲学预示着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向。

依赖社交软件建立的Web2.0、图书馆2.0依然是国外当前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社交软件能实现图书馆服务更强的交互性,不仅使用户能便捷的利用已有的内容,同时也很容易贡献自己的内容,建立社区与图书馆共享知识,许多图书馆员将其视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自然延伸。调查显示,在图书馆中实施社交软件有助于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使命和目标。[5]

2.2 加大投入,改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硬件和软件设施

当前,高校图书馆进行的数字化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于转型发展期的数字化建设。因此,在硬、软件的建设上要具有前瞩性,建立一套先进的、在未来5到10年内不至于落后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是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料、网上资料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的管理系统。总之,高校图书馆在硬、软件条件改善方面要突出创新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抓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性能及可用性较高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多媒体阅览室建设、书(刊)电子化建设。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进行软、硬建设时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仅注重其数量而忽视了其质量,导致高投入的设施很快被淘汰。因此,对现有设施进行改善,使之适合现阶段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6]

2.3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与IT公司联姻

高校图书馆要想在短期内建立强大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技术是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与在虚拟技术方面有丰富经验和充足设备的联想、盛大、IBM、微软、谷歌等IT公司合作。IBM、惠普的技术更适合图书馆进行虚拟化改造,IBM公司就曾经配合故宫博物院成功进行了“数字故宫”工程的开发;谷歌、微软本身则偏重将图书馆资源直接放到互联网上,正在建设中的谷歌图书馆就试图将全球范围内的经典名著变成数字资源并在网络上为读者提供浏览服务;盛大、方正等公司则在电子书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他们利用电子书将读者真正和图书馆捆绑起来,实现实时连线。由于IT公司各自的特长不同,不同的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合作者。

目前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随着图书馆本身的发展,读者需求的日益增加和数字技术本身的日趋成熟,相信图书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3]

2.4 加强创新型馆员队伍建设的力度,为创新信息服务提供人才支持

人是创新的主体,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的开展,最终还是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实现。

2.4.1 培训在职技术人员,更新数字化技术知识

高校应当承担起培养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安全领域技术人员的重任。可相应设立“高校信息技术人员培养中心”,扩大信息技术培训覆盖范围。每年预算专项经费,对教学、科研以及图书馆技术人才进行专门培养。在培训中,要与实践紧密联系并服从实践需要,注重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另外,根据目前IT业的技术平均18个月就更新换代一次,并且更新换代时间呈现缩短趋势,要及时更新图书馆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获取IT业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才能及时调节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方向,以保证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2.4.2 营造良好环境,吸引与留住高级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

数字化技术专业人员能培养并迅速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能帮助高校图书馆尽快开展创新信息服务。为了实施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战略计划,可以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人才到高校图书馆工作,对他们可以在职务、岗位、个税、住房、工资福利、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优惠。[7]

此外,对有能力又敢于大胆创新的技术人才要不拘一格,大胆任用,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支持。

[1]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四):图书馆管理、人员发展及结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4):3—8.

[2]吴 燕,张志强.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及其对图书馆建设的启示[J].现代化情报,2007(2):56—58.

[3]黄 微.用数字技术改造图书馆:让中国人重游书海[N].电脑报,2010-04-12(A09).

[4]李 琨,张玲芬.谈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J].琼州大学学报,2004(6):88—90.

[5]初景利,李超平.在新的信息与技术环境中感受图书馆的律动──2008年的中外图书馆事业和理论研究服务篇:打造泛在服务创新服务模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181):65—68.

[6]王天珍.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55—57.

[7]卢 山.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探微[J].兰台世界,2010(11 下):69—70.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数字化图书馆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员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去图书馆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
论图书馆员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