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加拿大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11-21

当代世界 2011年11期
关键词:议题加拿大教授

中国—加拿大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加拿大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5日在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全球治理中心主任庞中英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议的主题演讲是“全球治理是否走向式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政治学教授、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荣誉研究员安德鲁·库帕(Andrew Cooper)和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弘教授分别代表加方和中方做主题发言。安德鲁·库帕教授认为,中国和加拿大在治理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文化的影响。出于一些相同或相异的原因,中加两国在国际关系上都优先考虑秩序和稳定。加拿大的根本宪法建立在寻求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施行善治政府的理念之上,这一点与中国和谐社会的概念殊途同归。

时殷弘教授在其名为“全球性挑战与中国”的主题演讲中则着眼于处于全球性挑战中的中国,总结了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以往的行为方式、当下的形势以及未来的前景。他指出伴随着参与其中的全球化和普遍工业化,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威胁,以及日益增多的对中国自身的争议。相应地,国际—跨国合作和多边构造在世界政治话语乃至世界政治事件中分量不断递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西方的某些不合理要求和压力会进行应有的拒绝和抵制,同时也会在符合公正原则的前提下、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内增进自己的义务承诺和责任承担。

会议设立了三个讨论议题:全球经济治理、国际治理改革与全球治理创新和全球治理的未来——全球治理中的大国与行为体。在全球经济治理议题讨论中,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经济与金融事务参赞马克·克鲁格以“G20的政策协调:致力于坚实、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框架”为题进行发言,对G20的政策协调历史、共同评价程序及加拿大与G20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克鲁格介绍了加拿大在G20财长及央行行长机制建立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国际治理与全球治理创新议题讨论中,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苏长和教授指出,许多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崛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美国的霸权,但对中国而言,却一直致力于发挥和平的作用,没有挑战传统力量的意图,中国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的新秩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黄薇副研究员认为,G20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G20机制对中国也大有益处,使中国有机会参与全球协调,有机会学习全球治理,有机会代表中国的立场和塑造中国的对外形象,并以此为借鉴以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关于全球治理的未来:全球治理中的大国与行为体的讨论中,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潘忠岐教授指出,仅就全球治理这个概念而言,就存在不同的理解,存在着观念上的差距。但在集体行动方面,中国承担了自己的义务,中国对欧洲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帮助欧洲的经济稳定。

围绕上述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面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困局,在G20戛纳峰会召开前夕,会议对G20的历史、机制、现状、困境与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非常有意义。

(责任编辑:徐海娜)

猜你喜欢

议题加拿大教授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开心格格
远离是非之地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