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寻梦(六)
——宁波市流动人口调查

2011-11-18郝敬堂

中国工人 2011年1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宁波孩子

郝敬堂

都市寻梦(六)
——宁波市流动人口调查

郝敬堂

下篇 圆梦

宁波这座充满爱心的城市,以海纳百川的博大爱心,接纳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外来务工者,外来务工人员也以同样的爱心回报这座城市。一串串生动感人的故事,记录了这座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深情和厚谊,同时记录了外来务工人员留给这座城市的感动。

圆梦人风采一:“平民英雄”徐义胜

坐在笔者对面的徐义胜,是一个朴实、憨厚、平时不善言谈的人,让他讲述“火海救人”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时,他红着脸淡淡地说:就那点事儿,你们都知道了,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不能说,不会道”的小伙子,却用他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宁波,感动了中国。

2007年8月21日,这个灾难降临的日子阎某不会忘记。早上8点半,丈夫上班走了,家里除了她还有3个孩子,8岁的大儿子趴在桌上做作业,12岁的外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4个月的小儿子还在熟睡中,厨房里煤气炉上正煮着牛奶,洗衣盆里还泡着一大堆要洗的衣服……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即将发生。炉子上的牛奶煮开了,溢出了,火灭了,阎某没有发现,只闻到一股强烈的异味,她意识到是煤气泄漏了,赶忙去关火,就在这个瞬间,“轰”的一声闷响,炉子上的火苗火蛇般地蹿进屋里,迅速蔓延。阎某来不及多想,一把抱起还在熟睡的4个月大的婴儿冲了出去……抱出襁褓中的婴儿,她才发现大儿子和小外甥还在屋里。这时大火已经封门,无法进入,于是便大声呼救:失火了!救人啊!

徐义胜头天晚上加班,早上在家里补觉,睡得正香,猛然听到外面传来“救命”的呼喊声,紧接着一股呛人的浓烟破门而入,透过家里的玻璃窗,能看到被大火烧红的天空……徐义胜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家门,身上只穿了件内衣。大火已经封门,呼啸着卷起火舌,被烈火点燃的空气令人窒息。从阎某的哭诉中,得知还有两个孩子在屋里,生死未卜,徐义胜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

走进烈火中,徐义胜才发现这里原本是一个没有光的黑色世界,睁不开眼,张不开嘴。孩子在哪里?他不得而知。火源在哪里?房屋里是什么结构?他同样不清楚。头发被烧焦了,衣服被烧焦了,皮肤被烧焦了,那一刻,他不觉得疼,也不觉得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见,鼻子闻不见,身上能辨别事物的功能只剩下肢体的感觉了。他在黑暗中摸索着、搜寻着,突然被绊倒在地,就在那个瞬间,他发现了孩子,一个,两个。说不清身上哪来的超人的力气,他左手拉起一个,怀里抱起一个,拼命冲出火场。

一个现场目击者是邻居陈女士,她说:“那天早上,男人们大都出工了,留在家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早上8点多,我听到有人喊救火,跑出家门一看,大火已经烧穿了屋顶,喷出来的火头有一丈多高,那阵势真的很吓人。我跟着人们往外跑,然而这时,却看到一个人光着膀子往里跑,不一会儿,又见他从火中救出两个孩子……”

另一个现场目击者这样描述:看到一个“火人”抱着两个孩子从屋里冲出来,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更加让人吃惊的是,就在那人冲出火场的瞬间,屋里的液化气罐爆炸了,随着一声巨响,房顶降落伞般的冲上天空,足有20多米高,在接下来的一声巨响中,那栋房屋被夷为平地……如果再迟5秒钟,后果将不堪设想。

整个救人过程不到一分钟,这不到一分钟的壮举,谱写了一曲英雄的壮歌。

徐义胜冲出火场后发生的事,他全然不知,记忆里一片空白。他重新恢复记忆,是28天以后的事。

消防队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边救火,一边救人。徐义胜被消防车送到最近的开发区医院,开发区医院无力收治,接着又转送宁波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经医生鉴定,结论是:80%深二度烧伤。病人正处于昏迷状态,生命悬于一线,救治的成功率很小很小。

有一种感动能使人潸然落泪,有一种感动却令人肃然起敬。徐义胜火海救人的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后,被英雄事迹感动的宁波人,带着敬意潮水般向医院涌来,当地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每天跟踪报道,关注徐义胜的治疗和健康。

徐义胜住院的当天,医院的走廊上挤满了人,他们中有徐义胜的亲人、邻居、工友,有被救孩子的父母亲,还有素不相识闻讯赶来探望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民工。尽管医生一遍遍地告诉人们,徐义胜正在抢救阶段,不能接受探视,可前来探视的人群仍然不肯离去,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病房里、走廊上摆满了鲜花,每一束花都是一番敬意。

徐义胜的妻子曹勤也拥挤在这前来探视的人群中,被眼前的这个场面感动着,也为丈夫的英雄行为感到自豪。透过无菌室厚厚的玻璃墙,她看到一个并不清晰的丈夫,他浑身上下裹满了纱布,床头的输液架上挂满了输液瓶。他正在昏迷中,生命的特征只有那微弱的脉搏在跳动。夫妻俩隔墙相望,默默的,只有眼泪在滑落。

曹勤每天在这里守着,每天都被这里发生的事感动着。

那天一大早,一位花甲老人手提一罐中药膏来到病房,亲自交给曹勤,对她说,这是祖传秘方,是他亲手熬制的,治疗烧伤很有效。

一位中年男子手提一大袋保健品匆匆赶来,放下礼物转身走了,曹勤还没来得及问一声人家的尊姓大名。

一位前来医院探望亲人的女士,听说徐义胜在这里住院,拿出500元钱给了曹勤,却不愿意留下姓名。

一位在这里住院的病友劝慰曹勤说:大妹子,你放心,宁波是一个有爱心的城市,一定会帮你渡过难关的。

在宁波的街头巷尾,人们传诵的是徐义胜见义勇为的故事,在宁波人的茶余饭后,人们议论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几乎是一夜之间,徐义胜成了名人,成了英雄。报刊电视跟踪报道,网络论坛遥相呼应。

妻为夫贵,徐义胜的妻子曹勤做客中国宁波网与15万网民对话,数不清的网民对徐义胜的义举大加赞扬:

由衷地赞美,如潮地好评,真诚地祝愿,全部是发乎于心的感动。

捐款,是宁波人表达爱心的最直接的方式。

率先捐款的是在这里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是徐义胜的邻居和工友。半天时间,他们就捐款4000多元。

新碶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干部紧急行动,3天时间捐资21.6万元。

面对这么多的捐款和捐款者的诚挚爱心,曹勤深深地懂得了爱为何物。

同为从安徽来宁波的打工者郑云,得知徐义胜火中救人的英雄事迹后,她为这位老乡感到骄傲,每天下班后不停地折叠千纸鹤。她有这样的一段内心独白:听人说,千纸鹤代表一个心愿,我折的千纸鹤代表同一个心愿,就是让徐义胜早日康复。

事发第二天,从报纸上看到徐义胜的英雄壮举,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市长毛光烈分别做出批示,对徐义胜舍己救人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巴音朝鲁的批示是:徐义胜同志冒着生命危险,舍命救儿童,表现出了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要大力弘扬,广泛宣传。毛光烈的批示是:大力宣传和弘扬徐义胜同志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促进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

随后,宁波市各界捐款20多万元,大大超出所需的医疗费用。北仑区政府作出承诺,徐义胜的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包干。

8月22日(事发第二天),北仑区政法委和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徐义胜“宁波见义勇为一等奖”奖章,送上奖金2万元。

8月22日,当天下午,宁波市总工会授予徐义胜“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称号。

8月24日,北仑区人民政府授予徐义胜“北仑区劳动模范”称号。

8月25日,宁波团市委和市青年联合会给徐义胜颁发“宁波青年五四奖章”,并号召全市青年团员向徐义胜同志学习。

8月27日,宁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给徐义胜颁发“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

11月7日,徐义胜荣获“2007安徽骄傲”年度人物。

11月9日,徐义胜荣获“2007中国骄傲”称号。

徐义胜的老家安徽颖上县县委、县政府迅速作出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向徐义胜学习。

中秋节,安徽阜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宋家伟千里迢迢专程赶来看望治疗中的徐义胜,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你的事迹家喻户晓,不仅感动了宁波,感动了阜阳,也感动了全国,你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家乡人民为你感到自豪!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徐义胜一直很低调。

笔者问:在你冲向火场的那个瞬间,明知要付出生命作代价还要往前冲,支撑你的力量是什么?

徐回答:让我赶上了,如果让别人赶上也一样。

笔者问:一个生死瞬间,使你成为英雄,你得到这么多的荣誉,你怎么看待这些荣誉,最想说的是什么?

徐回答:我从来都没觉得我是什么英雄,可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宁波人的爱心。他们不但给了我那么多的荣誉,还给了我更多的实惠。政府已经给我办了宁波市的“绿卡”,给我安排了工作,我儿子在宁波上的是公立学校。

笔者问:你知道给你捐款的数额吗?这些钱你打算如何支配?

徐回答:有29万多,医疗费花去13万,剩余的已全部转入街道外来务工人员救助基金会。

笔者问:你救了两个孩子,挽救了两个家庭,被救的一方如何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徐回答:我住院的时候,他们经常来看我,还送过2000块钱,是我老婆处理的,她没收。一场大火,她的家被烧光了,两个孩子被烧伤了,人家也不容易。

笔者问:你现在身体恢复得怎样,是否会留下后遗症?

徐回答:我是深二度大面积烧伤,脸上植了皮,看不出明显瘢痕,身上的伤厉害,几乎没有完好的皮肤了。后遗症现在还没有,可伤处总是有不适的感觉,不能干重活,明显的感觉是身体不如从前了。

笔者问:你后悔过吗?

徐回答:过去没想过,现在想想,还是很幸运的。像我这样的严重烧伤病人,能活着就是一个奇迹。

奇迹,医疗史上的奇迹!爱心创造的奇迹!一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用他创造的奇迹实现了一位“平凡青年”到“平民英雄”的跨越。

圆梦人风采二:李立新演绎的“血色浪漫”

在宁波采访,我听说了一个“血色浪漫”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立新。这个名字带着时代的胎记。

5年多时间里,他义务献血30余次,献血总量达到23600毫克。如果按照当地每毫克15元计算,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这位献血者是无偿奉献,未取分文。听了他的故事梗概,我一直在想,他的身体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血库?他一点也没考虑过自己的身体?他无偿献血的动因和动机何在?

带着这么多的问号,我走近这位匪夷所思的献血人,48岁的李立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一些,岁月的风刀霜剑在他脸上留下深深的抹不掉的印痕,可从那满脸的皱褶里看到的却是安详和幸福。

李立新来自雷锋的故乡湖南,诞生于那个轰轰烈烈学雷锋的年代。上小学时,他去过湖南望城,参观过雷锋纪念馆。“润物细无声”,闪射着时代光芒的雷锋精神像一颗种子,埋藏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雷锋一直是他做人的楷模,学习的榜样。

高中毕业后,很有点经济头脑的他弃农从商,做起了小本生意。天遂人愿,生意越做越好,本钱越来越多,雄心越来越大。怀揣着更加远大的“抱负”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远征”,去了云岭高原,在昆明安营扎寨。正在他打算大展宏图之际,生意却砸了,一夜之间,他成了脱毛的凤凰,带着浑身的伤痛回到家乡。

“心若在,梦就在,一切从头再来……”李立新不甘失败,开始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二次“远征”。这一次,他选择的是宁波。

在宁波的5年里,他像雷锋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用特殊的奉献方式演绎着外来务工者博大的胸怀和人生的精彩。

初来乍到,举目无亲,工作一时没有着落,吃饭成了问题,到后来,就连廉价的房租也负担不起了。他想向房东求情,再宽限一些时日,可来到房东跟前,话还是咽了回去,张不开口啊!房东是一位慈祥的大妈,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只有她一个人在家留守,是典型的“空巢家庭”。房东大妈说:“不要紧的,有钱就交,没有钱就住着,出门在外,谁还没有个难处。”理解就是最大的关怀,房东大妈的话,着实让李立新感动。半年后,李立新找到了工作,当他拿钱给房东大妈付房租时,房东大妈对他说:“免了免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还记着它干什么”。和房东大妈的两次对话,李立新终生难忘。说起来,他也是走南闯北的“江湖人”了,有过经历,见过世面,体验过世态炎凉和人生的艰难,体验过有钱的快感和没钱的痛感。他一生中遇到过不少好人,可让他终生难忘的莫过于这位房东大妈了。

李立新认识宁波人就是从身边的这位房东大妈开始的。他们朴实、厚道、有爱心、有包容心。在以后几年的交往中,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都证实了这一点。正是因为这一点,李立新决定把全家搬到宁波来,如今过上了好日子,每每想到这些,老李心中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

李立新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可他恰恰不知道该去报答谁,该如何去报答。他仔细想过,那些在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在物质上的回报。

一天,他从报上看到公民义务献血的宣传广告后,突然有了主意,义务献血不也是一种回报吗?我没有钱,可我有热心,有热血!

李立新第一次献血是在湖南老家,那时心里还是有点怕,以为献血对身体有影响,当时有传言说献血会带来艾滋病。来宁波后,看了一些宣传资料,才知道科学献血对身体无碍。

李立新第一次在宁波献血是2004年3月,那是一个星期天,他来天一广场闲逛,看见采血车,车身上贴着一条醒目的标语:义务献血光荣。车头前方,是一个临时搭设的咨询站,散发献血的宣传资料。李立新凑上前来,询问如何献血。医生回答说,公民凭有效身份证体检合格都可以献血。他说,我不是宁波人,没有身份证,只有临时暂住证,能不能献血。医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发给他一张表,登记了他的临时住址和联系电话。他第一次献血400毫升,给他的“报酬”是一包饼干和一袋牛奶。走下采血车,看到四周投来的赞许目光,他心里涌动的是幸福感和满足感。

4个月后的一天,血站打来电话,征求他的意见,愿不愿意奉献机采成分血。什么是机采,什么是成分血,当时他不懂,可他却满口答应了。后来知道,机采单位是800毫升,只提取血浆中的部分成分。从那次开始,李立新成了宁波市“成分血”捐献的志愿者,大约每两个月一次,从没有中断过,从没有张扬过。

对于李立新无偿献血的行为,起初,家里人并不支持,反对最强烈的是妻子。

“老李,你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快50岁的人了,身体也不比从前了,长期这样下去,怎么能受得了。别说是无偿的,就是给钱也不能这么去‘卖命’啊!”

李立新动情地对妻子说:“我们一家5口在宁波,是谁收留了我们,是谁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是宁波这座有爱心的城市,是这座城市里生活着的数不清的好心人。能给他们做点奉献,尽点义务,难道不应该吗?我是一个没有多大本事的人,能给这个社会奉献的也只有这么一点点,这叫知恩图报,如果连这一点点心里满足也不给我,我心里会感到不安的。”

在这一点上,夫妻俩的心是相通的,他们都懂得“知恩图报”这个做人的道理。

“爸,你年龄大了,以后再也不要去献血了,我们替你去!”这是孩子们的规劝。李立新对孩子们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既需要别人的帮助,也需要帮助别人,你们无法替代我表达自己的心意。再说了,献血并不影响健康,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因此,用不着为我担心。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参加这项公益活动。”

2008年春节,原本全家要一起回老家过年,突然来了那场百年不遇的大冰雪,回家的路不通了,只能留下来过年。

为了让一时回不了家的外来务工人员过好年,居委会开展了“过大年,送温暖”活动,街道办事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甬城无处不飞歌,欢欢喜喜过大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李立新带着全家来到天一广场,这里人山人海,欢乐如潮。李立新带领子女们绕过拥挤的人群,朝着那辆备受冷落的采血车走去。父子兵一起上阵,齐刷刷伸出胳膊……这个年对他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像一个领跑者,他的爱心接力棒有了传承者。

2006年,李立新荣获“宁波无偿献血甬江杯”奖;

2007年,李立新荣获“浙江无偿献血之江杯”奖;

2007年,李立新荣获“感动宁波十佳外来务工人员”称号。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李立新说:听说我无偿献血,有人说我傻,也有人说我是活雷锋,说什么的都有。我在想,人活着总要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要不然人活着还有啥意义。血是珍贵的,可我愿意无偿捐献;钱对于我来说紧缺,可我不会卖血去挣钱。这也许就是他们说的那种“傻”。义务献血的规定年龄是18——55岁,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我会继续下去的。我觉得这样做很幸福很快乐。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大了,相信他们会把这个接力棒传下去的。

李立新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在一家商务酒店当电工,精通电器维修。这门手艺称不上高端科技,可非常实用,经常有人找上门来。为了更加方便为民服务,李立新在家门口的菜市场设了一个小摊位,修自行车、电动车、电视机、电冰箱、配鈅匙、修门锁,修理费全免,还可以预约上门服务。李立新说,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很快乐很充实。受李立新的感染,妻子也跟着他一起“快乐和充实”,在他的小摊旁摆了一张折叠桌,她经营的业务是缝缝补补,浆浆洗洗,钉扣子,换拉链,补衣服……同样不收费。夫妻俩志同道合,一起出摊,一起收摊,节假日,星期天,黄昏后,人们总能看到夫妻俩忙碌的身影。他们忙碌着并快乐着,这就是他们追求的人生境界。

圆梦人风采三:“自家大姐”汪忠凤

“自家大姐”,这称呼听起来就带有温度感,亲亲的、甜甜的、暖暖的。这称号是周围的姐妹们用最朴实的感情喊出来的。

家里遇到困难找大姐帮帮忙;两口子打架找大姐评评理;心里有了解不开的疙瘩找大姐诉诉苦……这个热心的大姐,居然能春风化雨,逢凶化吉。这个大姐就是汪忠凤。

汪忠凤,江西南丰县人,那里盛产蜜橘,可蜜橘没有改变那块红土地的贫困面貌。因为贫穷,汪忠凤才走上了来外地打工这条路。

一路风霜雨雪,一路酸甜苦辣,她以女人特有的忍耐和坚强一直走了过来,如今成了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张家店村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员。

汪忠凤原有一个幸福的家,一次意外事故,母亲双手致残,从此失去劳动能力,全家人的重负落在体弱多病的父亲肩上。父亲是一个农民,家里所有的花销全部靠父亲上山打柴来支付。一月月,一年年,他累弯了腰,累出了病。汪忠凤再也不愿意看到父亲用他上山砍柴的钱给自己交学费,初中毕业那年,她决定放弃学业,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学。

那年,她只有15岁,爹妈说什么也不让她到外地去打工。她听话,在当地的一所山区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每月的薪水30元。代课,名不正言不顺不说,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连每月30元的代课费也无限期地拖欠着。自己缺的是钱啊,挣不到钱的工作怎么干。想来想去,汪忠凤还是决定离开家乡,外出去打工。

就在这时,一位“志同道合”的小姐妹找上门来,两人一拍即合,瞒着家人,开始了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漂泊。

天苍苍,路茫茫,何处是梦乡?

走出家门,汪忠凤心里才生出一种流离的忧伤。

江西东南部与福建为邻,她们走出了江西界,在福建一个叫邵武的地方落了脚。在她们的想象里,只要走出南丰,到处都是金山和银山。

邵武那地方也是山区,从地貌特征看,和家乡没有太大差别,有所不同的是,家乡的山上长果树,这里的山上产茶叶。正是采茶季节,他们很顺利地找到了工作——采茶。

采茶,是一份多么轻松而又富有诗意的劳动,轻轻地摘下一片白云,擦去脸上的汗水;轻轻地摘下一片嫩叶,让生活充满绿意。听过采茶歌,看过采茶戏,如今当了一回采茶女,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没等汪忠凤高兴起来,她开始叫起苦来。采茶季节正逢南方雨季,几乎天天都在下雨,那雨不大,绵绵不绝,下得让人心烦。采茶不再轻松,不再有诗意。没有雨衣,没有雨鞋,每天风里来雨里走,浑身上下没干过。采茶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8毛钱一斤。同样是忙忙碌碌干了一整天,眼看着有人能挣8块钱,自己拿到手的只有几毛钱。

不懂就学,汪忠凤一边虚心学习,一边实践探索,很快成了这里的采茶能手,每天能挣10块钱。

茶季过了,汪忠凤拿着自己头一回打工挣的300多块钱回到家,大有“衣锦还乡”的感觉。300块钱一分为二,一半给家里买了一头小猪仔,另一半为自己买了一台缝纫机。村里有个老裁缝,她打算拜师学艺,出师后在家里开个裁缝铺,以此为业。

在家学了3个月的裁缝,还没有出师,汪忠凤又动了外出打工的心思。听人家说,宁波是个服装城,那里的服装生意很好做,做服装生意很挣钱。这挡不住的诱惑使她再一次演了一出“孔雀东南飞”。

天随人愿,汪忠凤在鄞州的一家服装厂找到了工作。工作环境不错,紧张而有秩序;居住环境也不错,舒适而又便宜。在这里一干就是10多年。10年里,她嫁了人,成了家,有了孩子,可她一直没有放弃工作。老公在老家种地,孩子在老家上学,每年过春节能见上一面,过的是“牛郎织女”般“长相忆,不相守”的日子。特别是和孩子的情感,陌生感刚刚消失,母子又要分手,想孩子的夜晚无数次泪湿枕头。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谁不想过那种安安安稳稳的能有天伦之乐的好日子?汪忠凤做不到,这一切都是因为穷!

2004年2月,村委会贴出告示,公开招聘一名外来流动人员,负责社区人口计生工作。条件是:热爱计划生育工作,自觉带头遵守计生政策;在社区工作5年以上,熟悉村里外来人口状况,有亲和力和号召力;能做、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在外来人口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告示刚刚贴出,姐妹们便拥上门来,鼓励她报名应聘。汪忠凤也觉得这是一次机会,踊跃报了名。考试、面试、复试,层层筛选,汪忠凤脱颖而出。

“五一”正式上岗,从那天起,汪忠凤走出车间,走进村委会的办公楼,从打工者成为村干部;从那个月起,她的月薪从2000元直降到800元,汪忠凤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当有人问起她为什么要坚持这种选择时,她回答说,我们是外来务工人员,我们都是带着挣钱的目的出来打工的,可挣钱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我们还需要平等,需要尊重,需要话语权。如今,我作为他们的代表当了村干部,有了办公室,有了热线电话,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维权、子女入学等问题,虽然自己挣钱少了,可我乐意为他们服务。

那是2004年暑假的一个雨夜,汪忠凤接到一个求救电话,打电话的人焦急万分,他的孩子放学没有回家……汪忠凤立即组织人员冒雨寻找,村里村外,沟沟渠渠,老师家,同学家,找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在河边找到孩子穿的一只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汪忠凤接着组织打捞队,直到把孩子的尸体打捞上来。孩子的父母是来宁波不久的外来务工人员,连孩子的安葬费也出不起,汪忠凤带头捐款,给孩子的父母送上一支“安魂曲”。

一个幸福的家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击破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处于无法自拔的痛苦之中。起初,汪忠凤每天到这个家庭做心理按摩,希望他们尽快走出痛苦笼罩的阴影,在汪忠凤的鼓励下,他们很快有了第二胎。一个希望破灭了,又一个希望诞生了。当汪忠凤看到那个“隆起”的希望,心里充满着幸福的甜蜜感。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汪忠凤每天忙碌着,为他人忙碌着,很辛苦,也很快乐。她担任计生管理员4年多来,所在村无一例超生。2004年,她被评为鄞州区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鄞州区评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先进个人;2006年被宁波市评为十佳人口计生管理员。

跋:明天会更美好

一个城市的变迁,就是一部历史。从河姆渡文化的诞生到于今,7000多年的文化传承是一部厚重的史书。

宁波,从历史的烟尘中走来,抒写了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值得骄傲的昨天和今天。

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将有一个伟大的变迁。

宁波的变迁令世人瞩目:从文明之旅到文化之邦,从爱情之都到爱心之城,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城市。

今天的宁波,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它博大的爱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38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创建了一个城乡无界的和谐大家庭。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迁,这是一个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尝试,这个长期困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密码”一旦被破译,宁波的明天会更好,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全文完)

栏目主持:吕燕英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宁波孩子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