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状况研究

2011-11-16徐淑娟

关键词:英语水平少数民族学院

徐淑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河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状况研究

徐淑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河南省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包括教学模式、英语水平、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看法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以期有助于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河南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外语无疑会成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其跨越发展的重要交流工具。因此,培养熟练掌握外语的少数民族人才就成了迫切的任务。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水平,外语教学一线的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完成的研究大多针对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高校的学生和其它地区的民族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1]。这些学校的共同点是少数民族学生相对比较集中,学校的教学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联系比较密切,学生比较容易适应。相对而言,相关文献中鲜有针对在非少数民族地区非民族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学习状况的研究。对此类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有利于解决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项目主要研究河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因此,从河南高校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样本,包括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调查的学校中有综合类院校(郑州大学),有工科院校(郑州轻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也有文科院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还有医药类大学(河南中医学院)。

研究者于2010年10月到12月间对上述五所大学大三、大四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2份,另外,为了研究对比,还对部分非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7份。在调查之外,还针对某些问题与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本研究的问卷采用自编的莱克特五级量表(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不确定;4=同意;5=完全同意)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英语高考成绩、四级英语最好成绩、大学上课方式、是否上过预科班、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和自己在大学英语阶段的英语提高状况进行了调查。为了进一步弄清楚问卷背后的内部原因和相关因素,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个别访谈。笔者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所有有效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t检验。

三、分析与讨论

(一)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英语教学模式

调查结果表明,五所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都是和汉族学生一起上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汉族学生一样。那么少数民族学生对此看法如何呢?在对“我喜欢少数民族学生单独分班上课”的回答中,完全不同意和不同意的占63%,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占25%,不确定的占12%。由此可见,从整体上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和汉族学生一起上课。随后的访谈表明,造成这一结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少数民族学生不愿意在大学里被局限于少数民族的圈子里,喜欢认识更多的人。针对少数英语水平非常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多数学校在课程考试成绩上降低了及格的要求,所以这部分学生也可以比较轻松地学习英语。

调查发现,赞成少数民族学生单独分班上课的学生英语成绩较差,而同意和汉族学生一块上课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好。前者的英语高考平均成绩和四级平均成绩分别为98.0 690、375.7 273,后者为116.1 944、447.9 255,独立样本t检验表示两组的英语高考平均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平均数都有显著差异(p<.05),其中,赞成少数民族学生单独分班上课的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小于425分的及格分,而同意和汉族学生一块上课的学生四级考试的平均成绩大于425分的及格分。这个结果说明,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对上课方式的选择和自身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英语四级水平和上课模式选择的皮尔逊相关程度达到了显著水平(p<.01)。学习水平比较差的学生更乐于少数民族学生单独分班上课。

高校实施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一块上课的方式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一块上课可以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互相了解,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锻炼学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每年招生的少数民族学生是有限的,尤其是来自于英语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更有限,大多时候不足以单独开班。另外,这些学生分布在学校不同的专业,单独开设英语班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集中上课的时间。大多数参与访谈的教师也赞同混合上课的形式。

(二)河南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客观数据,包括高考英语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见表1)。另一个是主观评论,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任课教师的评价。

表1 少数民族学生高考英语平均成绩和四级平均成绩

从表1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高考平均成绩超过了及格分(90),但大学英语四级平均成绩低于及格分(425)。其中属于一本的郑州大学的四级平均成绩远远高于425分,而二本的四所院校的学生四级成绩平均成绩远低于425分。二本的四所院校中中医学院的学生成绩最高,接近于郑州大学的成绩,其他三所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四级平均成绩都在425分以下,具有一定差距。研究表明,造成二本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四级英语成绩差别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这四所学校的招生对象有差异。成绩比较好的河南中医学院和河南财经大学主要面对河南招生,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河南,在义务教育阶段和汉族学生接受的几乎是一样的英语教育。而郑州轻工业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少数民族学生很多来自边远山区,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受的英语教育有限,甚至很多是进入预科学校才开始学习英语的。由此可见,从英语水平来看,最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另外,研究者还对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进行了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总体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英语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上都有显著差异(p<.01),前者t=-6.817,p=.000;后者t=-4.775,p=.000。进一步研究表明,一本和二本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四级平均成绩都有显著差异,前者t=-2.043,p=.046;后者t=-4.273,p=.000。即相比较而言,非少数民族学生比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高。

在主观评价方面,51.8%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自己整体英语能力不好,只有18.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还可以。而非少数民族学生中有54.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不够好,只有23.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值得注意的是,在针对各项技能的评价中(见表2),除了阅读能力,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技能肯定的比例都高于非少数民族学生。这是和上面的客观数据相违背的,和对老师的采访所得到的结论也不符合。可能的解释是,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要求相对低一些。

表2 学生对自己各项英语技能持肯定态度的比例

(三)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看法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一是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英语的上课方式和所使用教材的态度;二是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作用。英语水平包括综合英语水平、听力、翻译能力、口语、写作。

对“我喜欢大学英语的上课方式”的回答中,少数民族学生持否定意见的占35%,肯定意见的为38%。对“我觉得教材比较适合我”的回答中,否定的有30%,肯定的有34%。从中看出,针对两个问题,持支持态度的学生比持反对态度的学生都稍多一点。40%的非少数民族学生不喜欢大学英语的上课方式,喜欢的占30%。60%的非少数民族学生喜欢所使用的教材,16.7%的学生不喜欢。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英语上课方式都不太满意,比例差异不大,但是对待使用教材的态度差别比较大。随后对学生的访谈表明,对英语水平相对薄弱,尤其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有点难。少数民族高校里也存在这种情况[2]。

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3),除听力外,其他几项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满意的比例都高于非少数民族学生。这是可以理解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在大学比较优越的学习环境下,英语各方面水平进步比较大。而非少数民族学生高中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到了一定程度,学习进入僵化阶段。而听力恰好是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都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进步都比较快,非少数民族学生在其他方面基础比较扎实的情况下,听力会进步更快些。

表3 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的比例

四、建议

在入学的时候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英语基础确实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如果能够满足开班人数,可以考虑单独开班。如果不能,可以通过网络等其他手段进行课堂以外的辅导。中南民族大学的自主学习中心就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3],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学习材料进行学习。这是个不错的方法。

河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低于非少数民族学生。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各项英语技能中,比较薄弱的是听力、词汇和语法,这是我们以后教学的重点。

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英语的上课方式不太满意,和非少数民族学生的态度差不多。这说明在新的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要求教师能够了解他们的文化、性格特点,以便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贴近学生,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4]。对于大学英语教材,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觉得有点难,有必要给少数民族学生推荐符合他们水平的比较系统的英语读物作为辅助教材,这应该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

[1]武咏梅.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公共英语学习困难因素浅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6).

[2]张红.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调查及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朱薇,李敏杰.民族院校大学生英语自主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版),2009,(5).

[4]欧秋明.低起点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J],1999,(4).

Study on English Learning of Minorities at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

XU Shu-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450011,China)

By surveys and interviews,the paper examines the English learning ofminorities at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including teachingmode,minorities’language proficiency etc.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study.The study may improveminorities’language learning.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Minority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G642.0

A

1008—4444(2011)04—0165—03

2011-05-28

2010年河南省政府河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状况研究》(B398);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徐淑娟(1976—),女,河南辉县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宋孝忠)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少数民族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学院掠影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西行学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