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妆在传统木偶戏中的作用

2011-11-16邓小惠

剧影月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木偶戏戏班木偶

■邓小惠

木偶的形象是构成木偶戏艺术的一个重要艺术要素。木偶戏造型艺术统属美术的范畴,常任侠先生就认为“木偶戏是美术剧”。拉开木偶戏的大幕,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无一不与美术有关,其中木偶的化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扬州传统木偶戏中更离不开化妆。

化妆能体现木偶的个性。传统木偶的化妆实际上就是脸谱,是戏曲演员面部化装的一种谱式,其种类繁多,比如“三块瓦”、“元宝脸”、“整脸”、“破脸”等等。方法有“勾脸”和“揉脸”,旧时的扬州小戏班称“揩脸”。传统小戏班的木偶舞台上,与古代戏曲一样没有布景,脸谱就是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剧目的诸多角色行当中,均以“揩脸”的方式以色彩进行角色形象的再塑造。传统木偶的“勾脸”是用毛笔蘸各种颜色的油漆在木偶的面部勾勒,画成一定的图案,并主要以此区分不同角色的个性与特征。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粗直,白色代表奸邪,如关羽、包拯、张飞等都各有特定的脸谱,观众一看就能分出谁是何人。传统木偶的“揉脸”是与“勾脸”相对的,主要还是用毛笔蘸颜色在木偶脸上揉染,使之均匀后,再用毛笔在关键的部位加以勾画。传统木偶的化妆基本上没有润色而以单色平铺为主,主要涉及到的色彩有红、白、黑三种。如“三花脸”这一角色的化妆,是在其两眼之间勾画一小方块白粉,因其形同豆腐块得名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俗称“三花脸”。简单的勾画,使“三花脸”这一人物个性非常突出,并且在传统木偶戏中是个很重要的人物。

在传统木偶戏中还有一些传说,相传在小戏班迁场装箱,特别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以后年终休息时,“三花脸”的角色务必要出新化妆一次,“封箱”的时候这个木偶是绝对不能放在其他木偶的下面,更不能放在箱底,一定要规规矩矩的放在箱子的最上面。木偶装箱的顺序是很严格的,包括上下左右放什么角色的木偶都不得乱来,木偶的化妆的脸部统一朝箱后的方向,一层放两个木偶,左边放黑脸,右边放红脸;最上面的一层,左边放旦角,最后在右边放小花脸。除此,在小戏班长期不演出或因故解散、木偶流失的情况下,一定要把“三花脸”木偶请到“家祖”上供起来,“家祖”就是过去农村家庭在堂屋上面北侧朝南的地方用木头制作的专门敬袓的设施,是家庭专门供祖的地方,又分“满堂家祖”和“半堂家祖”,且打扫卫生的时间只允许在农历的腊月二十四以后、大年三十之前这个时间。“三花脸”木偶供在上面,化妆的脸谱一定要让人看到,在逢年过节都要当祖宗一样对其瞌头跪拜。为什么“三花脸”木偶如此重要呢?据传说,一个原因是“三花脸”为“天神”,神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曾经有可口的红烧肉放在家里,次日竟然惊奇的发现被“三花脸”吃掉了,说明神得像人一样了;另一个原因说是唐明皇在位时特别喜欢“三花脸”,故“三花脸”木偶就受人敬重。

化妆能增强木偶的美感。在传统木偶戏中,除了用色彩进行化妆,对胡须化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胡须即为髯口,是戏曲舞台上,生、净、末、丑各行角色所戴的假胡须的统称,又称“口面”,是人物面部的两腮和颏下部分生长的胡须的象征。它是代表剧中人物年龄、性别、性格的一种不可少的化妆装饰。

髯口的式样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样又比长髯丰富。髯口的常用式样,加上色彩的不同和尺寸上的若干区别,就有了许多变化,故戏曲剧团常备髯口有数十种之多。髯口中还有一些是专人专用的,如关羽,原戴三髯,后为突出表现他的美髯,创制出五绺髯,用人发制成,为关羽专用,故又称“关公髯”。三国戏中的另一个人物──司马师,戴的黑满髯上要另加一缕红髯,以表现他患眼瘤,长须为流血所污。水浒戏中的刘唐,在所戴黑扎或黑二涛髯中夹几绺红髯,称为“刘唐髯”。髯口还可以通过其形状、样式、长短、疏密来表示剧中人的年龄、身份、容貌和所处的境遇。髯口的种类按剧中人的年龄、身份、面貌和性格的不同分为满髯、三绺髯、扎髯、二涛髯、丑三髯、八字髯、一字髯、吊搭髯、四喜髯、五嘴髯、虬髯、一戳髯、王八髯等等。

髯口的色彩主要包括黑、黪(即灰色)、白三种。各式髯口的色彩,以区别角色的年龄。一些行貌怪异、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髯、紫髯、蓝髯、红黑二色、红白二色髯的。髯口的色彩是通过染料对犀牛毛等被染物进行染色形成的。由于其色彩丰富且特别鲜艳,木偶的美感特别强烈。在传统木偶戏的舞台上,髯口的色彩组合,如同画作中的色彩块面,加上操纵形成的动感,尤如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总之,化妆在传统木偶戏中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以上所列,还有些饰品的装点、色彩的配搭、道具颜色的处理等等,甚至还是遮盖木偶面部因装置产生的瑕疵的一种美化手段。传统木偶的化妆是木偶戏的美术基础,挖崛和保护这一传统文化,对当今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木偶戏戏班木偶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小木偶找智慧
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戏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