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盔帽”在京剧中的运用

2011-11-16侯顺桃

剧影月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棒槌京剧舞台

■侯顺桃

中国京剧人物的盔帽、翎、髯口等头饰造型,是传统京剧舞台艺术展现的重要环节之一,成为塑造人物形象性格时不可缺少的手段。其形成与内容逐步固定下来的同时也渐渐形成了自己领域的一套较完整、严谨的使用规则,并以或整或散或组合的运用应对不同的剧目演出。因此,人物造型的盔、帽、翎子、髯口的完善过程,也映射出传统京剧的发展过程。传统剧目中人物头上造型除了在式样、色彩、风格等方面与表演、音乐、服装共同协调为一体外,其具有的艺术表现功能,在京剧舞台表演艺术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盔帽的分类

京剧头饰帽子应制作质料的不同和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分为硬质的盔、冠和软质的帽、巾四大类,总称为盔帽。

“盔”,是表现武将在交战时为防护头部而戴的帽子,如夫子盔、霸王盔及倒缨盔等,一般用硬胎制作。盔上一般都缀有绒球,珠子作为装饰品。

“冠”,是指帝王、贵族比较郑重的礼帽,比如皇帝戴的平天冠、九龙冠、年青太子皇帝所戴的紫金冠,还有皇后戴的凤冠等。

“帽”,最为繁杂,从皇帽到草帽,有硬有软,名目颇多,如罗帽、皇帽、侯帽、纱帽等。一般多为软缎制作,有花有素。

“巾”,是家常随便戴的一种便帽,常见的有小生巾、员外巾、相巾、学士巾、文生巾、方巾等,样式多种多样,以软制作为主,在戏曲中具有特殊性的。

二.盔帽的运用

京剧舞台上盔帽的运用有着严谨的规矩,什么样的角色就戴什么样的帽子,是很讲究的。但也有一些个性化比较明显的处理,比如棒槌巾,有点像棒槌的样子,其外形是上小下大,一般在戏曲舞台上以丑行装扮花花公子所戴,如《玉堂春》中的赵监生、《凤还巢》中的朱千岁等等,头戴棒槌巾显得轻佻浮躁,在舞台上更显得可笑,其行为角色很配剧中情节,棒槌巾的佩戴使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

盔帽在京剧舞台上的运用尤其要谈到“帽”的运用,从皇帝戴的宫帽到百姓戴的草帽,种类繁多。这里着重谈些乌纱帽的用法。乌纱帽简称为纱帽,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这种纱帽在戏曲舞台中大致分为圆纱、尖纱、方纱等类别。“圆纱”一般为七品小官所戴,以丑角应工比较常见;“尖纱”一般为勾白脸的奸臣所配带;“方纱”主要是忠臣所戴。由此可以看出京剧盔帽的佩戴有这么一个特点:从纱帽翅的外形上就可以看出对人物的褒贬和品评,观众只要一看见戴着尖翅纱帽的,就知道不是好人……纱帽在京剧舞台上还有更多的妙用,如在纱帽二边插上金花(一种装饰),即代表着中了新科状元,舞台上的驸马套,它的特点是在纱帽壳上套着一圈特制的装饰品,其外观是双龙戏珠贴金、粘翅以及配上大红绒球,红色穗子等,例如《四郎探母·坐宫》里的杨延辉、《铡美案》里的陈世美……

此外,在京剧舞台上还有其他很多种盔帽的使用佩戴,有宰相戴的相貂,老将戴的侯盔,文阳、元帅戴的帅盔,还有一般劳动人民戴的毡帽,和尚的毘卢帽,及公差、衙役戴的皂隶帽等等。其目的就是塑造人物,是以帽烘托人物,充分为演员表现人物提供辅助,它以抽象、暗示性的形态出现在剧目中,看似简单其实深奥,它折射出剧情需求和社会地位与人物心里的变化,巧妙地编织起人物的关系和时代的发展变化,成功地创造并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段,具有观赏价值,运用价值,它的艺术成份是美的享受。

灿烂的历史民族文化是今天的历史写照,更是为了明天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高科技的发展对中国京剧舞台生存和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挑战作用,我们必须从今天的高度去审视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必须面对新的舞台视觉冲击力,重新找好自身的定位,逐步完成观念转变,应用简便现代的舞美手法,更好地表现中国戏曲这一大舞台,在传承的同时更好的发展这门别具风格的艺术形式。

猜你喜欢

棒槌京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邹汉珍十二生肖作品展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军迷大舞台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凡·高《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吊桥》[荷兰]
《京剧人设》
小棒槌
我们的舞台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