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电影掀起观影高潮原因探析

2011-11-16马云星

电影评介 2011年19期
关键词:秋之伟业建党

一、电影放映人员关注与评论影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作为一名电影放映人员,除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群众做好服务带来观影的便利与舒适之外,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放映人员,自身一定还需要有一份对电影本身的热爱情怀,用犀利的眼光分析电影市场,用独待的视角看待与评论影片,留意与收集观众的意见建议,这也应该是我们的工作范围与职责。一部甚至一类引发观影热潮的影片,不仅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会更繁忙要求更高,也会使我们电影院的经营发展更为兴旺,因而关注、评论影片的观看效果,分析预测上座率佳的影片,以及选择群众认可满意、同时也观众影响教育意义大震撼力大的影片,成为我们放映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红色电影成为近年来掀起观影高潮,带旺观众消费的一类独特的影片

(一)红色电影的内涵。

目前所指的红色电影,主要是指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反映革命领袖、前辈英烈与当代先进模范人物英雄事迹的影片。红色电影并非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类影片,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创作产生了许多至今流传的红色经典电影,如《南昌起义》、《地道战》、《地雷战》、《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占城》、《青春之歌》、《红旗谱》、《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等,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美丽华章。改革放开,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电影行业的发展蓬勃迅速,面对五花八门的电影题材,琳琅满目的影片,观众的眼光口味在多元化的同时也挑剔升级化,如今的红色影片要想在百花齐放的影片中脱颖而出,让观众愿意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越来越难。而近几年来的红色电影,却以其相当不俗的票房战绩体现了实力,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二)影院放映近况简述。

2011年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红色影片较多,红色六月影市扛鼎之作《建党伟业》15日起在全国公映以来,继续沿袭着2年前《建国大业》票房火热的场面,在全国各地再次掀起新一轮观影热潮。继《建党伟业》之后,今年还有《辛亥革命》、《钱学森》、《秋之白华》等主旋律影片即将上映。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辛亥革命》已经引来数的中外记者聚焦,《秋之白华》赢得了阵阵掌声;《钱学森》更是引起了热烈的关注,估计票房都将不俗。可以这样说,即使不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做为反映主旋律的红色影片已经开创出自己市场化的道路,拥有了广阔的观众群体与发展前景,比起当年《建国大业》上映时的“一枝独秀”,如今的红色影片已经开创出一个主旋律影片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各展风采的时代。

三、红色电影为什么会“常红不衰”、“当红不让”

(一)题材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缔造新中国的历史,就是红色电影产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就是红色电影不断发展的历史。红色影片的取材资源是特别丰富的,既可以是群体性史诗性展示,也可是个体性的展示;既可以是战火纷飞血与火的战斗,也可以是敌后斗争尽显谍战的惊险诡谲;既可以是革命的历史,也可以是建议的经验等等。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随时有新鲜血液的补充,更重要的是,与其它诸如爱情、武侠、轻松娱乐等类型影片相比较,题材本身不仅真实性强,而且具有崇高震撼的美学力量,更易打动人心。

(二)注意思想教育性与审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1、改变单纯说教性思想教育的误区。

许多观众对红色电影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这种影片都是说教性的思想教育片,没有意思。其实不然,但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一定能做到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有机融合,如今的红色影片更是如此,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就像人物塑造高大全化一味重说教的影片一定会为历史所湮埋。观赏近年来成功的红色影片,在完善艺术审美特征的同时,更注重观众口味的有效融合,与市场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很明显的。

2、融合审美性,增强可观赏性。

许多观众明显感觉到如今的红色电影更好看了,其实就是艺术审美性,可观赏性大大增强。首先,可以看出对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塑造更为立体化、丰满化、生活化,让观众感觉可为真实亲切。如《辛亥革命》为观众展示了一位坚定执著、博爱可亲的孙中山形象。《秋之白华》更多展示了艰难岁月里坚贞共产党员的纯真爱情故事,其中瞿秋白有一段对杨之华的台词这样说道,“你其实不用那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够了;你其实也不用那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够了。”很真实亲切却不失唯美浪漫情怀,闪耀着温暖的人性光辉,会深深打动观众的心。

其次,不断探索创新主旋律影片的艺术模式,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明星+史诗”模式实践证明很成功,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建国大业》汇集172名一线明星,《建党伟业》更是由众多明星老戏骨加盟助阵,吸引更多观众眼球,像在《建国大业》出演蒋经国,《建党伟业》出演周恩来的青年演员陈坤就让许多观众眼前一亮,给观众带来惊喜时也通过其饰演的人物给观众教育影响。这种模式在彰显传统的思想教育特色的同时,融入了市场化的元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更能激起年轻观众重温历史的兴趣,使红色电影具有崇高的美学力量与吸引力。如抓住革命英雄人物敌后工作惊险、悬疑、危险、刺激与体现其坚贞执著、机敏、睿智等精神相结合的谍战模式也是很受观众认可与欣赏的电影模式。

[1]许晓青 孙丽萍.“红色电影”为何这样红[J],新华每日电讯,2011(6,20):1-2

[2]毛羽 何振虎.永不落幕的红色电影——关于红色电影的讨论,2011(07,01):1-4

[3]红色电影的历史地位、美学特征和演进趋向,光明日报,2011(07,06):1-4

[4]徐宁.让主旋律电影成为主流电影——专家:《秋之白华》开创红色电影新的经典范式,2011(04,12):1-2

猜你喜欢

秋之伟业建党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建党伟业(油画)
拯救流浪地球 力挺“三农”伟业
东升伟业 发新品 布新篇
秋之萧瑟
特别推荐
秋之落叶
建党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