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路上有“亲情”

2011-11-14郑莎莎王建国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22期
关键词:亲情职工

■文/郑莎莎 王建国

幸福路上有“亲情”

■文/郑莎莎 王建国

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多年来,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以“做有自尊的企业,有自尊地做企业”为宗旨,不遗余力推进“亲情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幸福氛围,助力公司快速发展。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伴随着雄浑激昂的旋律,这句歌词穿透半个世纪的风雨,至今仍是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简称“渤钻井下技服”)石油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穿戈壁、走沙漠、上高原、钻山沟,远离家乡、亲友,有的职工一年到头甚至在家住不了一个月……

这些可爱、可敬的前线职工需要什么?体面的工作、较好的收入、发展的空间、幸福的生活。多年来,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以“做有自尊的企业,有自尊地做企业”为宗旨,不遗余力推进“亲情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幸福氛围,使其成为促进公司发展的另一翼。

幸福来自关爱

辽阔的西部,令石油人魂牵梦绕。这片土地用逆境历练着这群来自渤海之滨石油人的信念与毅力。初闯市场,万事艰难。压裂队伍连续作业,在山沟里一扎就是好几天,住无水无电的车马店,自己动手挖的窑洞、沙窝子,忍受山里的虱子、跳蚤。天寒地冻时,他们实在睡不着,点起篝火,围坐成一圈,就那样一直聊天到天亮,第二天一早,狠狠搓把脸,照样精神抖擞。

在这样的环境里,井上连起码的生活用水都常常很难保证,更别说洗澡了。长久没水洗的头发成了一窝乱草,一甩头沙子直往下掉。有的队伍全体剃了光头,有的职工无奈蓄起了胡须。“光头压裂队”、“大胡子队长”,大家互相调侃着,最后竟都笑出了眼泪。

凭借对事业深沉的爱和执著,他们创造了一支队伍一天压裂8口井的奇迹,成功实施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12段水平井分段压裂,多次赢得甲方的信任。长庆市场队伍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700多人,收入从每年几百万元攀升到几亿元。

“自然环境和市场运行模式改变不了,但我们必须让职工在企业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幸福前行!”渤海钻探井下技服公司经理汪国庆经常说,“职工在领导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企业在职工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多年来,这个公司不断投入专项资金,持续对现场硬件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紧贴职工需求送上贴心关爱,职工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昔日透风漏雨的野营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新式野营房,宿舍、厨房、浴室、更衣室、工具房功能完备;房内空调、电暖气、液晶电视、电脑、寝具,各类文化、生活用品俱全;厨房里各类厨具、饮水设备整齐清洁,菜品多样,比家里的饭菜还丰盛……无数的“第一次”梦一样涌进职工的生活。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幅提升幸福力。供图/郑莎莎

公司领导每每赴各外部市场队伍慰问时,不是先听汇报,而是打开厨房的电冰箱,看职工伙食搞得怎么样?将关注职工健康视为天字号工程,每年对一线厨师进行培训,举行了“一线十大名厨”大赛,提升了一线饭菜质量,受到职工热烈欢迎。

渤钻井下技服公司为内、外部市场的每一支队伍配备小药箱,购置简单医疗设备。除了确保每名职工接受定期体检外,还邀请油田总医院医务人员赴长庆、冀东等市场为一线职工进行体检。确定靖边人民医院等3家地方医院为定点联系医院,保证外部市场职工生病能够得到专业医院的及时救治。今年年初,试油职工程学力赴外部市场之前,在体检中被查出患了糖尿病,得到及时治疗,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老程激动地说:“一线职工都有这习惯,身体有个小症状也不去医院,一不小心小病就拖成大病了。公司比我们自己还关心我们的身体呢!”

当关爱职工成为一种习惯时,这真切的幸福感不仅点燃了员工的“心火”,而且“焐热”了企业的生产力。

幸福来自牵挂

外部市场职工正月十六起程是雷打不动的惯例。2011年正月里,苏里格天寒地冻。井场上,强劲的西北风裹挟着漫天的黄沙尘土,如同钝了的刀刃,划过人的肌肤,火辣辣地生疼。有的人戴两副手套干活,手脚还是生了冻疮,肿得像个馒头,等天气一暖,就会痒得如千万蚂蚁噬咬。

其实,环境的艰苦并不算什么。对这群铁铮铮的汉子来说,对于家人的亏欠最让他们惭愧。有这样一件事,儿子远在长庆,施工现场突闻80岁的老母亲病逝,跌跌撞撞爬上高高的山岗,朝着家乡的方向长跪痛哭:“娘,儿子不孝,对不起您啊!”有的年轻小伙子一口气跑好几个山头,去寻找与媳妇亲密问候的信号,直打到手机电量耗尽,一屁股坐在地上,自嘲道:“这也就是猴子捞月亮啊”……

这一切井下技术服务公司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职工不是工具,关爱职工更不是‘恩赐’,而是义务,”这个公司持续多年面向一线开展“送关爱、送文化、送健康”活动。每一年的中秋佳节,公司党委书记王伟都会与外部市场职工一同欢度:“一定要让我们的职工感到生活在井下技服大家庭中的光荣与骄傲!”

针对外部市场职工工作周期长,夫妻团聚困难的实际,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建立并完善了“反探亲”制度,安排妻子和子女到外部市场探亲,定点设置夫妻房,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买票难、坐车难的问题,为职工与家人团聚创造机会。每年的职代会上,这个公司都会把在全公司范围内评选出的“和谐家庭”夫妻代表请到大会现场,送上大红的床品,在全公司100多名职工代表羡慕、祝福的目光中,获得表彰、接受敬意;职代会结束后,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会集体向“和谐家庭”代表郑重敬上一杯酒,深深鞠上一躬,表达由衷的谢意和祝福。2011年6月,49个和谐家庭的生活故事被真实收录在一本叫做《幸福路上》的书中,理解和宽容、幸福与和谐跃然纸上。

幸福的种子总是能开出艳丽的花朵。今年的中、高考中,公司29位外部市场的职工子女“金榜题名”,考取了理想院校。在8月19日公司一年一度的外部市场职工子女初、高中毕业生座谈会上,职工仝进军的女儿说:“那个荒僻与遥远的地方,成了父亲与很多叔叔们的第二个‘家’。他们远离妻儿,为事业奋斗,为公司发展兢兢业业工作。我心中对他们充满敬意……”女儿的懂事让身边的母亲泣不成声。

牵挂与被牵挂是喜悦、是拥有,更是责任与力量的源泉,这割舍不下的别样幸福润物无声。

幸福来自成长

创造与奉献本身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为职工创造成长成才和成就梦想的舞台,引导职工把个人价值追求同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让企业焕发出了生机。

寒暑的考验,工作的重担,岁月的磨砺,诠释着苟景峰十几年来扎根西北、从青涩小伙到项目副经理的精彩人生。

“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是苟景峰的座右铭。开拓长庆采气二厂、三厂时,正值毛乌素沙尘暴肆虐的时候。他连续一个多月摸爬滚打在现场,从搬家到施工准备,从射孔到压裂,从测试求产到收尾结束,一天一身汗一层土,只剩牙齿和眼睛异常地发亮,脸上深深的血痕,是风沙留给他的“纪念”。这都不算啥,活干得漂亮!“样板井”的名头响当当,甲方领导都感叹:这支“泥猴”队伍是铁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群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同样不甘落后。试油队技术员宋江坤1985年出生,初来长庆时只有25岁。为更好地适应这里的环境,小宋上班时一边帮老师傅干活,一边向他们学习。平时,一遇到急难险重的活儿,她总是抢着去做。下班后,又抱着各种规章制度和试油书籍坐在灯下学习……

渤海钻探井下技服工会主席赵树满介绍说:“注重从一线培养、选拔人才,为职工提供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已经成为公司的常态机制。”这个公司以“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为载体,在一线职工中扎实推进了“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创建活动,评选出以中国石油集团职业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宋进利为代表的知识型职工61名,学习型组织23个。

一支可持续发展动力足的人才梯队,是令人欣喜的力量。职工已把创新工作当成人生的一种幸福与快乐。他们获得的不只是劳动的收获,更多的是人们对他们的尊重。他们说,他们真的感到很幸福。

猜你喜欢

亲情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职工摄影
职工违规操作受到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亲情密码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最是亲情“回娘家”
亲情故事两篇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