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我国冬季项目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

2011-11-13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冬奥运动会金牌

邰 峰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提升我国冬季项目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

邰 峰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冬季项目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冬季项目是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的内在要求。整体而言,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水平在国际上相对落后,面对两年后在俄罗斯举办的冬季运动会,寻求怎样的突破和发展,如何实现几代冰雪人的梦想,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就当今世界冬季运动的格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开展冬季项目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作了相应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冬季项目;战略定位;发展策略

1 引言

2011年6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备战索契冬奥会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中说:“中国冬季项目备战索契冬奥会的形势相当严峻”。众所周知,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和夏季奥运会同样的价值。然而,我国冬季项目开展的起步较晚,整体实力较弱,与夏季奥运项目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甚远,人们“重夏轻冬”是的冬夏奥运项目的水平处于非均衡发展的态势中。虽然,自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实现奖牌“零”突破,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实现金牌“零”突破,2006年都灵冬奥会实现雪上项目和男子项目突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获得五金以来,我国冬奥项目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有所提升。然而,在温哥华冬奥会结束后,冬季运动的国际形势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欧美国家的冬季项目越来越职业化、商业化、市场化,这为项目的发展孕育了更大的空间;二是参加冬奥会的体育强国多数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为项目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冬奥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四是每届奥运会之后,国际体育组织都要修改项目规则,掌握制胜规律与科学训练原则,成为了项目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开展冬季项目运动的历史不长,基础比较薄弱,从国内的基础和条件看,与冰雪强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场地设施、群众基础、项目发展的均衡性、人才培养、高水平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2 世界冬季运动会发展的研究

2.1 世界冬季运动体育强国的发展格局

在第十六届至第二十届(1992年—2006年)中,德国和俄国轮流坐庄称霸冰雪世界,其实力强过其它国家,德国在第十六届冬奥运动会总共取得10枚金牌,成为该届冰雪盛会的主宰。俄罗斯代表团在第十七届冬奥运动会反戈一击,赢取11枚金牌,以一枚金牌的微弱优势力克东道主挪威。十八届冬奥运动会不甘落后的德国军团重新夺回优势,以12枚金牌再次力压群雄,挪威、俄罗斯分别取得10枚金牌、9枚金牌紧随其后。第十九届冬奥运动会,挪威时隔34年后重新在冬奥运动会战场笑到最后,共夺取13枚金牌,德国(12枚金牌)、美国(10枚金牌)分居金牌榜第二、三位。都灵举行的第二十届冬奥运动会,德国第三次成为金牌榜霸主,共获得11枚金牌,紧随其后的是美国代表团(9枚金牌)、奥地利代表团(9枚金牌)。而第二十一届温哥华冬奥运动会,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拿大问鼎榜首,德国、美国紧随其后,中国排名在韩国之后第五。盐湖城冬奥运动会,有18个国家竞技金牌,24个国家登上奖牌榜。都灵冬奥运动会,获奖牌的国家达到26家,18个国家获金牌。温哥华冬奥运动会,25个国家获得奖牌,18个国家获得金牌,中国代表团突破历史,首次跻身金牌行列。这些数据表明现如今的奖牌分布越趋均衡,项目优势国家没有明显变化。北欧国家在冬季运动项目中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亚洲的中日韩三国在其技巧相对较强的项目中站的一席之地,特别是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空中技巧等项目上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2.2 世界冬季体育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冬季运动项目起源于欧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使欧美发达国家长期垄断着冰雪运动。统计数据表明,从1924年到2010年冬奥运动会共计产生金牌858枚,奖牌总数2568枚,俄罗斯(含前苏联)、德国(含前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挪威位居前三。尽管亚洲的韩国(23枚)、中国(9枚)、日本(9枚),在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跳台滑雪等项目上向欧美国家发起了冲击,但是还没有动摇欧美国家垄断的地位。近年来,世界冬季运动发展水平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总体潮流和趋势是向着科技含量高、技术新颖精湛、战术灵活多变、对抗紧张激烈、成绩突飞猛进、结果扣人心弦的方向发展。运动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展现出高超的技艺,使得赛事争夺日趋白热化,大大提升了观赏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促使冬季体育的魅力在世界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伴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多样化器材装备与科学化训练手段和方法增强了冬季运动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各项技术的快速改进、提高与发展,使运动成绩不断提升,世界记录不断改写。因此,21世纪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必将朝着“高科技、新技术、强对抗”的方向迈进。

2.3 索契冬季奥运会的项目规则变化分析

国际奥委会在控制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总数不增加的同时,却扩充了冬季奥运会的项目。日前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正式确认,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将增加6个项目,分别是女子跳台滑雪、冬季两项混合接力、花样滑冰团体、雪橇接力以及男女子U型槽双板滑雪。项目增加将让各参赛代表团有更多夺金机会,不过对于温哥华冬奥会上创造了历史的中国冬奥体育军团而言,索契冬奥会的夺金面并没有扩大。此次索契冬奥会增加项目,对未来参赛的中国冬奥体育代表团应该说也有好消息。中国冬季项目这些年不仅在原来的短道速滑和花滑双人滑项目上继续保持世界水平,同时还在雪上项目有所开拓,如自由式滑雪和女子单板U型槽,前者已经在冬奥会上由韩晓鹏夺得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后者刘宏宇等也在世界赛场崭露头角。当然,与短道速滑后备力量充足相比,中国冬季军团在雪上项目的突破还只局限于个别人,雪上项目的整体实力依然落后于欧美强队。

冬奥会向来被认为是欧美体育的“自留地”,这从历届冬奥会奖牌分布就能看出来,占金牌数多数的雪上项目基本都是欧美选手的天下。即便是在短道速滑上强大的韩国队和中国队,在冬奥会总奖牌数中也是占少数。此次索契冬奥会增项多是雪上项目,增加的6项中只有花样滑冰团体赛属于冰上项目。事实上,花样滑冰过去也是欧美人的强项,只不过亚洲的中国队、日本队和韩国队这些年在花滑项目上进步神速,中国的双人滑、日本和韩国的女子单人滑无论是在世锦赛还是在奥运会上都战胜了欧美选手。因此,索契冬奥会上增加的6个项目中,5个雪上项目中国运动员无法对抗欧美选手,甚至有个别项目国内都没有开展。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花滑团体项目的增设,毕竟中国花滑双人滑已经处于世界水平。不过,在单人滑以及冰舞项目上,中国选手与欧美及日韩选手都还有差距,所以未来索契冬奥会上中国冬奥体育军团的冲金点与过去基本没有多少变化。

3 对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

3.1 我国冬季项目发展思路与方针

长期以来,我国冬季项目发展的指导思想,始终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领,坚决贯彻国家为备战奥运会的指示精神,以“奥运争光”为重点,遵循制胜规律,创新项目发展,提高训练水平,提升管理能力,优化项目布局和资源配置,破解发展难题,提高竞技实力,推动我国冬季运动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努力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我国冬季项目的任务和目标是“力争有新的项目实现突破,奖牌数有所增加,竞争实力有所提升,优势项目,巩固优势小项,扩大优势面;潜优势项目,力争小项突破,向优势项目过渡;一般项目和新开展项目,选好突破口,提高水平,缩小差距,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3.2 我国冬季运动会优势项目分析

优势运动项目是指在国际重大竞技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运动项目。对于省、市或地区而言,其优势运动项目则可以确定回顾我国参加冬奥运动会历程,中国队从1980年开始参加冬季运动会,1992年开始中国队在冬季运动会上得到首枚奖牌,在盐湖城冬奥运动会上首次获得首枚金牌(见表1)。从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回顾到近五届冬季运动会上我国代表团从获得首枚奖牌开始逐步走向辉煌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始终在改革、创新和开拓着,最终逐步的确立了优势项目和优势项目中的领先地位。(见表2)

表1 我国近五届冬季运动会获奖情况表

表2 我国代表团冬季运动项目获奖次数情况表

从历届冬季运动会选手表现来看,我国优势项目逐渐扩大,共有10个单项染指奖牌,但是还不能说是多点开花的局面。因为,从总体来看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空中技巧项目上。特别是我国短道速滑项目上在近五届冬季运动会上均有奖牌入账,并且女子短道速滑还是夺金最多的项目,可见优势之大成为是我国发展冬季运动项目的重中之重。其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速度滑冰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成为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重要夺金点。

确保这些优势项目地位,离不开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还有高新科技的运用和新型技术的研发。但是,这些优势项目面临的挑战非常多:第一,来自其它强国的追赶,特别是韩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在同类项目上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实力;第二,空中技巧、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项目中均存在着相当的风险性,偶然性很高,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以及抗压的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造成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第三,我国冬季运动夺牌重点主要集中在技能类因素包含较多的项目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第四,我国女子项目的成绩明显好于男子,这在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以及退役结业安置方面制造了相当的难题。

3.3 我国潜在优势项目分析

潜优势运动项目是指在国际重大竞技比赛中多次获得奖牌,并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可较快进入优势项群的竞技体育项目,这是针对国家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提出的优势运动项目的概念。我国的冬季运动潜优势项目均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相对“冷门”项目是“潜优势”的基本特征。冷门项目指的就是从事该项目的人群相对较少,或者从事该项目的整体水平较低,这样就存在相当的偶然性和速成性,所以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促成这个项目在我国的开展。例如冰壶项目,我国的冰壶项目起步较晚而且没有前期成功经验,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女子冰壶选手却在都灵奥运会上,依靠出色的发挥一举夺得金牌,创造了历史。第二,我国冬季运动参赛水平相对较低的项目,参赛水平越低就标着提升的空间和幅度就有可能越大。因此,这也可能成为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突破口。第三,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优势方向和突破口主要体现在技能类项目当中,因此我们应该把“潜优势”项目的瞄准点指向更多的技能类项目上,以此为我国冬季运动代表团的新突破口。

从目前冬季运动项目和我国“潜优势”标准指向来推断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中的男/女空中技巧、男/女雪上技巧、单板滑雪、花样滑冰、北欧两项均符合上述要求。除去分属耐力和技巧类的北欧两项加上已经取得良好发展的自由式滑雪中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花样滑冰这几个优势项目以外,可见我国潜在优势项目主要有跳台滑雪、单板滑雪等项目上。另外,讲究心理素质与技巧的冰壶运动也列为潜在优势项目。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冬季运动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跳台滑雪、雪橇和冰橇等几大项上还几乎无人参赛,因此存在着很大发展空间,只要举措得当,相信假以时日的刻苦训练,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冬季运动军团的奖牌新增长点。

3.4 我国弱势项目分析

尽管我国冰雪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历史进展,但相对来讲发展还是十分落后的,特别是向冰雪大国或冰雪强国迈进的道路上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从项目特点上来看,冰雪项目的开展和夏奥会项目一样,我国的主要优势是在技巧性较强如:乒乓球、体操、跳水等,甚至演变到蹦床等新兴项目都有多金实例,但在田径、游泳、三大球等体能类和群体项目上存在很大弱势,这里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冬季项目也一样,在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冰球等诸多项目上与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美国等传统强队相比同样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这些项目也是我国的冬季项目中的弱势项目。正如崔大林指出的“空中技巧、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都是讲技巧,我们的成绩都不错。拼速度、耐力不是我们的强项,所以中国未来的冰雪项目发展还是要以技巧性项目为主。”[5]

4 我国冬季运动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虽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让更多人看到希望,但是这种短时间成功的背后所暴漏出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并且值得我们体育人不断的研究和解决。首先,从事冬季运动项目体育人口问题,这个问题的暴露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国的很多体育学者们很早就提出来这个制约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根基问题,但始终得不到解决,尽管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但从事冬季项目的体育人口却十分稀少,特别是能够保持长期从事冬季运动竞技项目的人口就更少了,多数人群都是夏季和冬季体育锻炼兼得,并且主要以夏季从事体育锻炼为主。此外,开展冰雪项目的地域和地区仅限于东北三省,尤其是黑龙江与吉林,承担着向国家选拔、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任务。其次,区域、地域局限性难以克服,我国从事冬季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特别是黑龙江籍运动员占到了三分之二左右的比例,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只会造成举国体制变成了举省体制,发展的局限性从项目到运动员选拔将越演越烈。最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冬季项目主要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不同的项目类别其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同的,冰上项目的建设相对简单,受自然条件的约束相对较小,主要根据经费的使用和投入十分相关,而雪上项目就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保持时间较短仅有一个季节,并且以当前雪上项目在我国开展现状来讲,投入和回报之间很难形成盈利关系。因此,造成了冬季项目开展越发的困难。

5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对策及战略定位研究

5.1 打造冰雪文化,普及冰雪运动,推动冬季运动项目发展

文化是人类前进的灵魂,是推动项目发展的精髓,它可以主导人的思想,引领人类前进的方向。因此,要想冰雪运动在我国得到有效的开展,突破人才紧缺和体育人口匮乏的瓶颈问题,就要打造和推广优秀的体育文化,丰富人们的冰雪情感,使人们在冬天脱离怕冷猫冬的观念,改正传统观念中冬天运动容易感冒的错误思想,进而使人们由室内走向户外,回归自然的怀抱。在八、九十年代,东北人的冬天体育游戏开展十分丰富,而且深受人们的喜欢,例如:打冰猴、滑爬犁、雪橇和滑冰等项目,当时的冬季体育游戏在东北地区开设广泛,简易式的冰场、雪道随处可见,所以当时从事体育冬季项目的体育人口众多。因此,我们更应该总结上世纪人们对冰雪运动热爱的成功经验,以此丰富当代人的冰雪情怀,从而普及冰雪运动的开展,增加体育人口,推动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

5.2 加强政策导向,开辟冬季运动开展的新纪元

当前体育发展总的趋势是“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不意味着行政的退出,而是更要体现出政府在宏观管理协调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政策导向作用,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扩大区域建设、调整地域间的协调发展。我国应该将冬季运动冰雪项目科学的统筹,根据项目发展的优略式及弱势的进行合理的平分到东北三省当中,这样可以突出项目重点,发挥各地区优势,扩大体育人群,加强区域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第二,发挥“大市场”的功效,引入市场经济,逐步在一些有条件的中原、南方地区建立人工冰场,孕育南方的冰上运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北冰南移”策略的实施,以点带面,以东北地区为核心带动全国的发展,把冬季项目推动到南方各地区去,将相对不受自然环境约束的项目例如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项目推广到南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而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普及,真正的走向和打开举全国之力发展冬季运动项目的新局面。

5.3 提高资金流动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认为:“冬季项目的发展现状和缺少资金投入的尴尬境遇是制约后备人才力量的主要原因。全国冬季项目开展得比较好的还是黑龙江和吉林,而这两个省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发展冬季项目还面临挑战。”虽然东北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雪景和茂密山林,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又缺少冰雪文化,因此在东北冬天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成逐年递减趋势,加上几年来的自然环境变化,各大从事冰雪运营的机构很难维持投入和盈利之间的正关系,因此制约了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所以,一方面,应该提高资金流动的导向,把目光锁定在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再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提高宣传力度和民间赛事推广力度,打造冰雪普世文化,营建更多体育人群喜爱的体育设施,以冬季项目的特色发展,吸引世人目光从而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此形成良性循环,铸造出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持续机制。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多渠道资金的引入。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对民间资本而言由于税赋较高,制造加工业早已趋于饱和,投资渠道狭窄,回报率较低的问题日趋严重。这样就形成了一方面民间资金过剩,而另一方面冰雪项目急缺资金的尴尬局面。无疑计划经济下的相关法律条文成为这一痼疾的直接诱因。因此应该加大相关政策调整,将民间资本吸引到冰雪以及相关系列领域中来,这样既能适度缓和游资的出口问题,又能实质性的解决冰雪项目的经济困境。

5.4 准确把握项目制胜规律,稳固优势项目,兼顾潜在优势项目的发展

准确分析项目的主导制胜因素,找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既要保障夺金项目的优势;又要发掘类似项目的潜在优势并使之发挥出来,从而做到多点开花,打开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新格局。也只有以广泛的体育参与人口为基础,突出和弘扬优势项目文化,并且兼顾发展潜在优势项目,把潜在优势项目的发展规律突出出来,形成符合我国体育人群需要并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出来,才会使得我国的冬季运动项目得以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下去。但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就目前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非夺金项目、弱势项目乃至潜优势项目投入明显不足,这将导致冰雪运动非衡性发展的进一步加剧,任此发展必将危及我国体育发展的整体战略,同时也将使得我国冬季运动会项目创新乏力,难有亮点。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保障优势项目的同时关注潜在优势项目的发展。

6 小结

从目前来看我国冬季运动项目运动成绩发展是呈现良好趋势的,特别是在优势项目上我国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和夺牌优势,这反映出在这些项目的训练水平和人才培养上,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潜优势项目的开发如:冰壶项目,也让我们看到了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新亮点和金牌的新增长点。但是,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格局的不断变革,国人对冬季运动的认可度,及冰雪文化的缺失,导致了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大好局势已经日趋走向瓶颈,尤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体育人口的逐渐下降,地域、区域间的不协调发展越来越严重,诸如此类的问题正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越演越烈。所以我们作为体育人,应该深入探究体育运动发展的真理和根源问题,找出适应于我国国情的,突出我国特色的,强化我国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出来,为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1]郭亦农.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理性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20(2):18-19.

[2]杨树人,罗跃新.当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态势和格局[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1(3):4-7.

[3]崔爱博.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战略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6,28(5):42-44.

[4]杨树人,安东雷.北方人生活方式与冰雪运动文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18(3):1-5.

[5]颜彤丹,周宝伦.中国参加冬季运动会竞技项目战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5):10-12.

[6]兰立.关于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与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工作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4):1-2.

[7]史兵.关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的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3(8):12-14.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to Rais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 inter Sports

Tai Fe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116029,Liaoning,China)

The winter sport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element of Olympics family ,and the developmant of winter sport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implement of chinese“Winning Honor in the Olympic Games. ”Overall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inter sport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So ,the way to breakthrough and development ,the way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winter athlets become the research emphasis of research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tern ,development trendency and Chinese winter sports’problems ,and finds some countermeasures.

winter sports;strategic positioning;development strategy

G812

A

1672-1365(2011)04-0016-04

2011-06-20;

2011-07-04

2010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1587SS10141)。

邰峰(1984-),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冬奥运动会金牌
迟来的金牌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我要参加运动会
春季运动会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