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视阈下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性特征评析

2011-11-10赵春雷

关键词:均衡性高级职称高教

赵春雷

(吉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

区域经济视阈下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性特征评析

赵春雷

(吉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受到区域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引导,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梯度差,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各要素的经济属性明显,非均衡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分析高教资源要素在三大区域分布特点,提出高教资源合理配置建议。

区域经济;高等教育资源;均衡性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历史常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非均衡来源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三大区域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差异极大、分布极不平衡。因此,三大区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化特征也十分明显。笔者通过比较三大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性特征,探讨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题。

一、我国“三大区域”高教资源非均衡性特征比较分析

通过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普通高教资源分析以及优质高教资源要素分布现状剖析,把握高教资源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分布特点。

(一)东、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数量分布特点

8年间全国高校省均数量从2001年的39.52所增加到2008年的73所,东部地区省均数量最高,分别高于全国省均数量10所和18所;中部地区由2001年的47.38所增加到2008年的89.38所,分别高于全国省均数量8所和16所,东部和中部地区省均数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中部差距较小,中部地区普通高教资源丰富,人才供应能力较强;西部地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5所和28所,发展滞后于全国,东西部、中西部差距悬殊,西部普通高教资源增速慢,东西部、中西部差距有急剧扩大趋势。

(二)东、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专任教师数量分布特点

8年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量从2001年的531 910人增加到2008年的1 237 451人,年均增16.58%,东、中、西部年均增长幅度分别是15.84%、17.92%和16.33%,中部地区增长最快。图1可见东中部地区平均每所高校专任教师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该指标东中部差距缩小,而东西部、中西部的差距明显扩大。

(三)东、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本专科招生数量分布特点

8年间全国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从2001年的2 682 790人增加到2008年的6 076 612人,年均增15.81%,东、中、西部地区年均增长幅度分别是13.83%、18.24%和16.71%,增长最快的是中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增长最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从每所高校扩招规模上看,中部地区扩招规模最大,不但高于全国平均也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扩招规模最小,由此进一步加大了东西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的差异。

图1 2001-2008年三大区域所均高校专任教师变动图

(四)东、中、西部地区高校每10万人口平均在校生数变动特点

5年间全国高校每10万人口平均在校生数从2004年的1 420人增加到2008年的2 042人,东部地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平均达到近三千人,中部地区和全国持平,西部地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无论在教育的规模效益上、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上、教育资源的需求上三大区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五)东、中、西部地区高级职称教师资源分布特点

表1可见东部地区在校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最高,比在校生占比高3个百分点,生师比最低,说明该地区大学生能够享有比中部、西部地区更多的优质教师资源;中部地区高级职称占比低于在校生占比近3个百分点,高级职称生师比最高,与东部地区相比该地区大学生享有的优质教师资源较少;西部地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略低于在校生占比,高级职称生师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西部优质教师资源严重不足。

表1 2008年三大区域三项指标占总量比重表

(六)东、中、西部地区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特点

表2分析,东部地区在校生占比45.22%,拥有国家重点学科高校总量的64.9%、占有国家重点学科数总量的69.34%,该项优质教育资源在东部地区配置具有较高的密集度;中部地区在校生占比33%,其他两项指标占比仅19.3%和18.14%;西部地区在校生占比21.78%,两项指标占比仅为15.8%和12.52%。说明该项优质高教资源东中部、东西部差距悬殊。

表2 三大区域五项指标占总量比重表

(七)国家级教学团队及教学名师资源分布特点

东部地区在校生数量占比、国家级教学团队占比、国家级教学名师占比分别为45.22%、54.2%和54.6%,后两项指标占比均比在校生占比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三项指标分别为33%、24.8%合26.2%,后两项指标占比均比在校生数量占比低近7-9个百分点;西部三个指标的占比较为接近,差距较小,该指标东、中、西部差距则更为突出。

(八)211工程、985工程、设研究生院高校分布特点

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211工程、985工程、设研究生院高校数据分析,三项指标占比在东部地区分别为57.6%、66.2%和61.9%,中部地区分别为20.3%、16.9%和19.05%,西部地区为22%、16.9%和19.05%,说明该项优质高教资源东中部、东西部差距悬殊,中西部持平。

二、结论与建议

(一)不同经济梯度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梯度相关性明显,整体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呈明显的梯度差,从东到西高等教育资源呈明显的递减态势[2]。因此,对东部地区应继续坚持优质高等教育先导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功能,以引导和推动东部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发展知识经济,提升东部区域在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对技术型、管理型、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会迅速增加,高教资源的配置应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前期应加大普通教育资源的投入,大力培养实用型人才;中后期则应加大优质高教资源的配置,培养创新型开拓型高教人才,逐步缩小东西部梯度差[3]。

(二)高等教育资源区域聚集效应明显,区域内表现为一定的聚集特征,如以西安为代表的国防政策驱动的高校集群;围绕珠三角、长三角形成的市场经济驱动的高校集群;以区域文化驱动的高校集群,最典型的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山东、川渝等人口密度驱动的高校集群,而其他的省份教育资源则极其匮乏,说明高教资源在区域内配置的非均衡性特征明显,势必会导致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4]。因此,区域内高教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均衡配置极为重要,东部地区应重点向高教资源最匮乏的海南省倾斜,中部地区向安徽和河南倾斜;西部地区应向西藏倾斜,逐步缩小区域内高教资源配置差异,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三大区域普通高教资源要素东中部资源丰富,差异不明显,而西部资源较缺乏,并且东西部、中西部差异悬殊;优质高教资源要素三大区域非均衡性凸显,东部地区呈现极强的充裕性,而中西部地区资源匮乏[5]。因此,应积极推进并实施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专项扶持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并出台三大区域高教合作方案,持续推进落实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政策,使优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能够带动西部地区,实现高教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性财富。因此,应积极探索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教资源配置模式,包括政府主导的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的经济驱动模式、政府扶持的生态驱动模式和混合动力的多元驱动模式,充分提升高教资源的配置效益。

[1]贾云鹏.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现状、特点及成因[J].江苏高教,2009(2):48-50.

[2]徐艳飞,和瑞芳,黄茜,马翔凌.区域非均衡发展下的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10.

[3]沈鸿敏,刘求实.我国高校地区分布非均衡问题及其影响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6-20.

[4]鲍威,刘艳辉.公平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间差异[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37-43.

[5]郭艳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可行性的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73-74.

Disequilibrium Analysis on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Economy

ZHAO Chun-lei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

The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influenced by regional economy,culture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East,Central and West China make the factors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economic attributes.So the disequilibrium is of an obvious fe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s regional features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ree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Regional economy;Educational resources;Equilibrium

G640

A

1001-6201(2011)06-0184-03

2011-08-20

赵春雷(1961-),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何宏俭]

猜你喜欢

均衡性高级职称高教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中医药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分析
高教明星“猎鹰”
京津冀全域旅游供需系统构建及均衡性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高教发展与评估》(双月刊)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看各省职业农民如何拿到高级职称
均衡性原则司法适用解读及适用路径的精致化构造——以四个案例为出发点
着力破解基层民主“非均衡性”的困境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政府间均衡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