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基础知识十二思维活,就有了创造力

2011-11-07高柯

华东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创造力思维

文 高柯

创新基础知识十二思维活,就有了创造力

文 高柯

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路,而后,就有了我们自己的行事路径。当我们的思路出现瓶颈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就已经陷入了偏见思维或定势思维的怪圈。

要避免思维出现瓶颈,我们不仅要努力挣脱思维障碍的束缚,而且要掌握并善于运用联想、逆向、收敛、组合等诸多思维创新的方法,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还有创新思维的训练。

思维训练归根结底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训练的效果见于平时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多动脑、勤思考,拥有一颗好奇之心,敢于想象,多与他人进行交流,思维才能活跃,创造力才能增强。

所谓的创造力,指的是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项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和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经过反复地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新颖、独特且有价值的成果。创造力的含义有四层:一是目的性很强,且基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并非盲目之举动;二是具备一定的基础,即一切已知的条件和信息,包括知识、信息、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等;三是能动性,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思维活动;四是结果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价值性,即与已知的条件和信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而不是对已知条件和信息的简单重复。

环境,创造力的幕后推手

与破坏力相对,创造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且其程度也会随着年龄、文化层次、知识基础以及学历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培养创造力,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对于环境的要求,我们可以列举如下三种:

一是相对宽松的环境。因为人们在相对宽松、愉悦的环境下,往往能够充分地发挥创造性。反之,如果思想负担过重,人们就很难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造了。大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家企业,都要有相对宽松的环境。例如,独立战争以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创新活动,包括实行专利制度,发布了向大学赠予土地的法令,支持科技活动的开展等。这些措施使美国在1850年以后开始走上了工业技术创新之路。而硅谷的兴起与成功,也正是缘于硅谷优越的创新环境,由此也体现出了美国的创新活力。

谈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宽松的创新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研究院将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在业界的影响力作为评价的标准。一个人的影响力可以体现在任何地方,包括其发表的论文及所完成的应用项目。影响力的具体表现就在于用户体验过后的感受,用户体验越真切,其影响力就越大,其获得的评价就越高。评价个人的标准,不会受其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或其他关系好坏的影响。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皆谋事,无人去谋人”,每个人想的都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的良好氛围。其次,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较强。没有人是在老板的要求下被动地去做这个或那个,而是在自己有了想法之后,再与老板讨论。很多时候讨论会激发一些灵感,从而不断地去完善已有的想法。尤其是在经过讨论,且获得了认同之后,个人的想法就能马上付诸实践。这样一个宽松的机制,就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所以说,要激发每一个人的创造力,要有宽松的环境,就必须去掉各种精神枷锁。

二是适度紧张的环境。宽松并不等于松垮,一个好的环境,还需要适度紧张的氛围。因为适度紧张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就像在山雾弥漫的捕猎途中,猎人错将突然出现的酷似老虎的石头当作活虎,而以箭射之,竟将石头射成两瓣。这样一个在平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却在危急时刻变成了事实。这一例子足以证明人往往能够在适度紧张的处境下,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力量。

于是,我们有时候就通过制造一些危机,让大家产生一种紧迫感。正如2000年的华为公司,尽管已经实现了220亿元的销售收入,利润高达29亿元人民币,且位居全国电子百强的首位,但是当时的华为总裁任正非依然大谈危机和失败,并且撰写了一篇题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要求华为员工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意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危机意识,华为人才能一直保持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华为公司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设定目标、制订计划,而且将目标设定得相对高一些,将计划制订得相对紧一些,使自己形成一种适度紧张的心态,这样才较为容易出成果。如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甚至超过了预期目标,则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成就感。

三是无畏的环境。创新需要无所畏惧。一旦有所畏惧,创造力就难以迸发。面对世界性的数学难题,或许很多人都会望而却步,但是在没有被告知题目难度的情况下,一个高中学生竟然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便将其解出。或许无谓天才,这完全是由于高中生尚未先入为主地建立难题意识,通过努力,成功地挑战了自己的极限。或许要归功于老师,正因为他未作有意识地引导,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成功。试想,改换另一场景,难题或许依然还是难题,无人敢触、无人能解。所以说,无畏才能有所创造,无所畏惧才能勇往直前,才有创新、创造的大好环境。

曾几何时,一位企业家谈起往日创业的艰辛。他的故事或许很符合无畏环境的主题。1994年,他与几个朋友怀揣几万元开始创业。创业初期,他发现公司的焊接业务受到了电网交流电不稳定的影响。电流的不稳导致了电焊机运行的不稳,从而直接影响到了焊接的质量。在此情况下,他萌发了新的想法,认为应该将交流电经逆变后转为直流电,再为电焊机供电,这样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于是,他就开始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创新之路,最终获得了成功。在此期间,他和他的团队几经周折,克服了重重困难,公司才得到了发展。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早知道有那么多的困难,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他的故事恰好验证了“无知者无畏”的说法,正因为他保存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才有了今天年销售收入超过1.5亿,影响力波及国内外的专业焊接公司。

可见,对待创新者,我们既要有耐心,也要多鼓励,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信心,就像温家宝总理讲的那样,“信心比黄金珍贵”。

脑子,那颗经常转动且不生锈的螺丝钉

脑子越用越活,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思维发达起来,就必须多用脑、勤思考,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一般人往往不太注意自己思维素质的优劣及思考能力的强弱,而只是自发且本能地进行纯粹的思考。我们会发现,对于曾经发生的事情,人们有时记得特别清楚,而有时却没有任何印象。于此,我们会归咎于记忆力的退化。

对于记忆过程中能力的差别,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对于进行过深入、细致思考的事情,我们就会产生很深的印象,因而不易忘记;而对于未作思考的事情,我们往往会淡忘,无法留下印象。所以说,记忆力的好坏跟思考与否有密切联系。改善和提高记忆力,也并非无章可循,有效的途径就在于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一些人就很注重思维方法的采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从而获得创新能力的增强和记忆力的提高。例如,193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现,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具备高学历的员工数量比爱迪生实验室时代增加了不少,但新发明、新发现、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的数量和新专利申请的数量却比爱迪生实验室时代少了许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公司高层的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公司高层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并发现,现在的大学生虽然学业成绩非常出色,但在学校就学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不知道怎样进行创新思维,对于怎样提出创见、怎样从事创造发明、怎样去发现等问题不甚了解,对创新思维的知识和创新方法也不了解,更缺乏这方面的体验和体会,导致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很薄弱。他们只习惯于按步就班地从事一些机械性、模仿性的技术工作。

为了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通用电气公司组织研究人员对爱迪生生前从事发明创造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编撰了一套关于创造工程的培训教材,并组织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且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公司申请发明专利的数量比之前提高了三倍,这充分说明掌握创新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而在1941年,美国纽约BBDO广告公司副经理奥斯本对创新思考的方法和创造技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当时在美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并掀起了一场学习推广“头脑风暴”创新思维的热潮。也正因为如此,奥斯本成为创造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创造学之父”。

谁来解救我的创造力?

创新思维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开发,开发的途径和措施包括:

一要充满好奇心。“好”指喜好、追求、欲望;“奇”指新奇、未知、新生的事物;“心”指心理、心态。顾名思义,好奇心就是希望了解更多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更多属性的一种不满足的心态,“好”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是一种态度;“奇”是本质,是探求事物本质的品质。“好”与“奇”的关系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总是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探究其中隐含的秘密。科学家就是具有好奇心的人,并总能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获得重大的发现,或生成重大的技术发明。例如,牛顿对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在烧水过程中从壶上冒出的蒸汽好奇,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对吊灯摇晃好奇而发现了单摆。好奇心是叩开创新之门的钥匙。没有好奇心,就产生不了兴趣;没有了兴趣,就没有探究问题的动力,那就谈不上创新。所以,要开发创新思维,前提就是要有好奇心。

二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1984年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那时美国有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户外玩耍。到了一个树丛中,他们发现了一只蛋。老师让学生都来猜猜那是什么蛋。有的说是麻雀蛋,有的说是恐龙蛋,有的说是鸭蛋或鸡蛋,莫衷一是。当时有人提议,要知道那是什么蛋,抱回家放在孵化箱里面孵化,孵出来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学生把那只蛋放在孵化箱里,然后加温,眼睛一直盯着那只孵化箱看,看看到底孵出来的是什么。等到蛋壳破了,谁也没想到出来的竟然是里根总统。简直不可思议,却又如此富有想象力的。这是1984年全美推荐的一篇优秀的小学生作文。对于想象力,即使是异想天开,也要加以引导,千万不能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想象是非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必须用好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如果将思考比喻为一部行进中的车子,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就好比两个车轮子。“思考”这部车子要平稳地前进,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两个轮子就必须协调转动。两者的协调转动就体现在,对于有待创新的课题,要用非逻辑思维方法提出新思路、新设想,形成新创意;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提出的新思路、新设想、新创意进行整理、加工和筛选,找到待创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创新要有良好的心态,必须积极向上。同一个事物,同一个现象,用不同的心态去看,得出的看法会截然相反。例如,前面提到的两名销售员在同一个岛上看到的都是岛上的人没有穿鞋习惯。那名持消极心态的销售员很生气,打道回府了,而那名持积极心态的销售员却看到了巨大商机。前者错失了创新的机会,后者却看到了机会,实现了市场创新。因此,创新要有积极的心态。同时,创新也要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曾有一位记者问爱迪生为什么失败了1000多次还在努力,爱迪生却回答说,他不是失败了1000多次,而是成功了1000多次,别人认为的失败,对爱迪生来说,是朝成功前进了一步,当然就是成功。因此,但凡经得起挫折,始终能保持良好心态的创新者,不可能不成功。

四是强化综合实践训练。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是发掘人的创造力,利用创新思维去解决工作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颇具实践性的活动。我们要通过创新来训练思维,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有了切身的体会,获得知识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亲自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美国的教育就尤其注重实践训练。比如,小学老师要求三年级学生观察一个月内月亮的盈亏情况,逐日画下月亮的形状,并要求他们进行描述。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会对月亮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获得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在相互交流中还能培养思考能力,让小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这些都是创新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老师还会要求小学生带种子回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和生长的过程等。这些实践性很强的带有研究性质的课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尽管只有少数的人能获得创新成果,但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直接产生一些有价值的小设想或小发明,对改善我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水平也是非常有益的。

五是营造充分交流的环境。交流可以产生创新思想的火花,而思想的交流又会产生连锁反应。例如,在甲乙两人的交流过程中,甲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思想,还拥有了乙的思想,同样,乙也获得了双重的思想储备。不仅如此,甲和乙在交流中,还会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产生的也不只是一个新思想,甚至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因为在交流中会相互启发,很容易产生创新。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在亲朋好友、同事、上下级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和谐的人格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交流思想、共同研讨问题。否则,如果不能进行平等交流,存在“权威——依从”的关系,依从者的思维就会受到抑制,创新思维就容易关闭。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谈到他与老师卡门教授之间平等交流的体会。卡门教授每星期要主持召开一次研讨会和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大家一律平等,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公开进行讨论。在一次讨论中,钱学森和卡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钱学森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毫不退让,这令卡门教授十分生气,双方不欢而散。会后,卡门教授经过深入的思考,发现在那个问题上,钱学森的观点是对的。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年过花甲的卡门教授来到年轻的钱学森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给钱学森行礼致歉。科学的精神就是求真务实,坚持求真务实,才能展开平等的交流。职务有高低、年龄有长幼,但人格无贵贱之分。

猜你喜欢

创造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思维跳跳糖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思维跳跳糖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