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方式分析

2011-11-07任海英王文娟

区域经济评论 2011年1期
关键词:共性研究

□任海英 王文娟

(1、2.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24)

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方式分析

□任海英1王文娟2

(1、2.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2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对共性技术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共性技术的组织基础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的背景和形势,如何组织共性技术的研发,实现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成为我国创新系统亟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当前我国共性技术的组织方面尚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共性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还不明确,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实施我国共性技术组织的国家战略,强化政府指导,开展广泛合作。

共性技术;组织方式;顶层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对共性技术的提出与研究可以追溯到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 IST)的经济学家 Gregory Tassey和AlbertLin等对共性技术的关注与研究。Gregory Tassey[1][2]提出了用于科技政策研究的“技术开发模型”,1997年后称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围绕该模型将技术分成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关于共性技术,国外研究的比较早,研究的也比较深入,其组织模式及其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对共性技术的研发进行支持,如美国的技术创新计划、欧盟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先进技术探索计划和韩国的 G7计划等。

国内虽然对共性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对其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国家明确地将共性技术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来,国内对共性技术的研究成果成倍增态势,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共性技术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探讨。例如,李纪珍[3]从技术角度界定了共性技术的概念,马名杰[4]从共性技术的使用范围的视角给出了共性技术的定义。而目前对共性技术提供方式研究的相对比较少。薛捷和张振刚[5]归纳总结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共性技术开发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共性技术开发上应该采用“官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式。关韶峰和田新民等[6]基于共性技术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出建立有利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实施吸收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战略,进一步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于丽英和杜海涛[7]根据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总结了日本共性技术研发推广的三种模式,并从政府作用、实施策略和研发主体三方面阐述各模式的机制特点。于丽英[8]根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的流程,并分析了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所面临的任务,提出设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以克服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的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共性技术的发展环境、社会对共性技术的需求以及对共性技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对新背景和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共性技术的研发,实现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研究的成果还较少。本文将在分析共性技术特性及供给模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共性技术的供给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共性技术的组织机制和模式选择。

二、共性技术的特性及组织

1.共性技术的内涵及特性

李纪珍认为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共性技术的关键即在于其具有广阔的适用性和开放性,为多项其他技术提供基础,其应用范围越广,使用者越多,技术的共性就越强[3]。马名杰[4]认为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目前,虽然对共性技术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对共性技术的特性认识却是一致的:具有超前性、外部性、高风险性以及关联性等。

(1)超前性。技术需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工程化→商品化等阶段,才能实现其商品化。因此,共性技术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先应用,是基础研究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属于“竞争前技术”。企业都要在共性技术这个平台上进行后续的商业开发,最终形成企业专有的产品和工艺。共性技术相对于企业专有技术开发和技术产品商品化、市场化是具有超前性的[4]。

(2)外部性。由于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可在某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共享,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共性技术的研发个体较难独自享有共性技术成果及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共性技术的这种“准公共产品”性质,如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会导致共性技术供给不足,而且,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还难于对其有力保护的今天,单个企业就很少开展对共性技术的研发。

(3)高风险性。从美国经济学家 Donald L.Evans将共性技术的科研投入形容为“死亡谷”,就可窥知共性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来看,共性技术在研发阶段上处于商业化前期,这个阶段的技术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市场风险都比较大,而且市场和技术的前景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少有单个企业具有承担此种风险的能力。

(4)关联性。共性技术的关联性不仅体现在共性技术与其他产业上下游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上,而且还体现在共性技术内部技术构成的紧密关联。共性技术往往凝聚着多学科的知识,其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甚至上下游技术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共性技术不是一个单项技术而是一套相关技术的集成。

从共性技术的特性可以看出,共性技术面临着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风险。虽然共性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单个企业往往很难进行投入,其组织方式也与一般产业不同。为此,需要政府根据共性技术的特性进行积极引导和支持。

2.共性技术的分类及组织

根据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程度和外部性大小,可以将共性技术划分为关键共性技术、一般共性技术和基础性共性技术[4]。关键共性技术的影响范围比较大,对整个经济有重大影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共性技术一般是指测量测试及标准等技术,从研发阶段上讲,此类技术比较靠近基础研究。基础共性技术除了具有共性技术具有的基础性,外部性风险性及社会效益性等一般特征,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扩散性,与一般共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相比,其风险性相对较低。政府应全额支持或者提供大部分资金,由国家技术研究院承担技术研发。一般共性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没有关键共性技术大,市场失灵程度也相应较低[9]。一般共性技术在研发阶段上靠近市场应用,其研发一般是以市场为导向,因此企业应是一般共性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可以联合研发,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政府一般是颁布法律及政策或者提供部分资助的形式给予一般共性技术的支持。如:美国的纺织业AMTEX研究联合体。

各国政府对不同类型的共性技术所采取的支持方式有所不同 (见表 1),均对本国共性技术的研发采取多种组织形式。

表 1 共性技术的分类及典型组织形式

三、我国共性技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建议

1.我国共性技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国家研究院所,在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封闭和低效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1999年开始实施的科研机构转制由于最初政策的“一刀切”,使得许多共性技术的研究机构与政府脱钩,转变为完全以市场为主的组织,由于共性技术的外部性等特性,这些机构就对共性技术的组织和研发不愿投入更多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共性技术的研究。近年,随着对共性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共性技术”和像“重点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这样的说法在中央和地方各种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中屡见不鲜,但在政策实施中,走的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直接资助企业产品开发和“搞工程,上项目”的老路子,共性技术各相关主体间“各自为政”还比较普遍。

总的来说,我国共性技术的组织方面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没有顶层设计。共性技术研究由行业性科研机构承担,政府支持的共性技术研究项目分散在部门负责的各类科技计划之中,体现了政府对共性技术研究的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国家共性技术政策和发展战略,承担主体和支持计划处于发散状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重点不突出,产业间共性技术供给短缺,政府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意图和目标得不到充分体现。二是共性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不明确。共性技术研究由独立于企业外的科研机构承担,由于受其思维惯性、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的影响,往往对市场不够了解,容易走封闭式研究的路子。共性技术研究项目是否列入国家计划,支持力度多大,主要由来自政府有关人员和高校、科研机构内的科技人员评判确定,一些来自对市场预期判断的项目往往得不到支持,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求的研究目的得不到体现[10]。

2.加强共性技术组织的措施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30多年的发展,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取得初步成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得以逐步完善,技术创新正由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技术的研发及其组织、与生产的关系以及政府的作用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共性技术也应进行更有效的组织。这里对我国如何加强共性技术的组织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1)进行顶层设计。共性技术的研发组织需要顶层设计的推动,这是由共性技术的外部性质决定的。共性技术的公益性决定了其组织需要在国家层面对共性技术研发的战略目标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呈现形态和实现方式的设计。要在国家层面,结合“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甚至是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做好共性技术组织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组织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强化政府指导。由于共性技术的组织面临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根据共性技术的特性进行积极引导和支持。从国外共性技术组织来看,如美国的 Sematech、MMC、ATP、PNGV,日本的 VLSI,欧盟的框架计划,韩国的共性技术开发计划。政府资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政府全额拨款的下设部门,如美国的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 (N IST)和加拿大的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二是由政府提供大部分经费的非营利性组织,如日本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 IST)。我国可以成立以科技部牵头的共性技术研发指导中心,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强化政府对共性技术研发的引导和支持。

(3)开展广泛合作。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共性技术研究联盟,广泛开展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公共研究机构与私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军民之间的科技合作、国际技术合作等已日益成为减少研究投入、提高研究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一般产业共性技术,可依托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行业排头兵企业,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支持、税收减免等措施,支持这些排头兵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11]。

[1]Tassey,G..The Economics of R&D Policy[M].Westport,CN:Quorum Books Greenwood 1997.

[2]Tassey,G..The functions of technology,infrastructure in a competitive economy[J].Research Policy,1991,(20):345-361.

[3]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 [J].中国科技论坛,2006,(3):45-48.

[4]马名杰.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价标准[J].新经济导刊,2004,(22):74-78.

[5]薛捷,张振刚.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87-92.

[6]关韶峰,田新民,康力.产业共性技术组织与开发的实施方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42-44.

[7]于丽英,杜海涛.日本共性技术研发推广模式及机制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8,(6):35-37.

[8]于丽英.共性技术研发推广的工作流程与实施方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361-363.

[9]马名杰.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7):14-16.

[10]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1]颜晓峰.论创新知识的生产[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2000,(1):33-39.

Organ ization of R&D for Generic Technologies in China

Ren Hai-ying1,WangWen-juan2
(1,2.Economics andManagement School,Beiji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W ith the developmentof Chinesemarket economy,both the understandingof and the demand for generic technologies are increased.In the meantime,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R&D activities for generic technologies is changing.How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generic technologies and reach effective supply is a qnestion that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 has to answer.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generic technologies and the current R&D organizations has not been formulated,market orientation remains unclear,Therefore,we showld estaslish top-level design as a national strategy,strengthen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develop broad cooperation.

generic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op-level design

F273.1

A

1003-4919(2011)01-0041-03

2010-10-31

1.任海英 (1971— ),男,河南洛阳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预见,工业工程;2.王文娟 (1980— ),女,河南鹿邑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管理。

猜你喜欢

共性研究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共性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