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天到晚飞翔的鱼

2011-11-07撰文孙洁

海洋世界 2011年9期
关键词:尾鳍飞鱼滑翔

撰文/孙洁

一天到晚飞翔的鱼

撰文/孙洁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其实在动物王国里,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许多会飞的动物。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令人羡慕的翅膀,但“飞行“起来毫不逊色。

飞鱼“不能说的秘密”

在深蓝色的海面上,突然跃出了成群的“小飞机”,它们犹如群鸟掠过海空一般,高一阵、低一阵,翱翔竞飞,景象十分壮观。这是一种中小型鱼类,因为它会“飞”,所以人们都叫它飞鱼。

随着科学的发展,高速摄影揭开了飞鱼“飞行”的秘密。其实,飞鱼并不会飞翔,每当它准备离开水面时,必须在水中高速游泳,胸鳍紧贴身体两侧,像一只潜水艇稳稳上升。飞鱼用它的尾部用力拍水,整个身体好似离弦的箭一样向空中射出,飞腾跃出水面后,打开又长又亮的胸鳍与腹鳍快速向前滑翔。它的“翅膀”并不扇动,靠的是尾部的推动力在空中做短暂的“飞行”。仔细观察,飞鱼尾鳍的下半叶不仅很长,还很坚硬。

所以说,尾鳍才是它“飞行”的“发动器”。如果将飞鱼的尾鳍剪去,再把它放回海里,没有像鸟类那样发达的胸肌,本来就不能靠“翅膀”飞行的断尾的飞鱼,只能带着再也不能腾中而起的遗憾,在海中默默无闻的渡过它的一生。2008年5月,日本NHK电视台的职员在屋久岛海岸附近拍摄到一段飞鱼飞行的视频片段,时间长达45秒,这是目前最长的飞鱼飞行视频记录。

飞鱼可是个大家族

我国产的飞鱼有弓头燕鳐、尖头燕鳐等6种。飞鱼的长相很奇特,身体近似圆筒形,它虽然没有昆虫那样善于飞行的翅膀,也没有鸟类那样搏击长空的双翼,可是它们有非常发达的胸鳍,长度相当于身体的三分之二,有点像鸟的翅膀,并向后伸展到尾部。腹鳍也比较大,可以作为辅助滑翔用。它的尾鳍呈叉形,在蓝色的海面上扑浪前进、时隐时现的情景,很是逗人喜爱。

位于加勒比海东端的珊瑚岛国巴巴多斯,以盛产飞鱼而闻名。这里的飞鱼种类近100种,小的飞鱼不过手掌大;大的有2米多长。据当地人说,大飞鱼能跃出水面约400米高,最远可以在空中一口气滑翔3000多米。显然这种说法太夸张了。

但飞鱼的确是巴巴多斯的特产,也是这个美丽岛国的象征。游客们在此不仅能观赏到“飞鱼击浪”的奇观,还可以获得一枚制作精致的飞鱼纪念章。巴巴多斯因而获得了“飞鱼岛国”的雅号。

飞鱼为什么要“飞行”

荷兰绘画中关于“飞鱼”的描绘

飞鱼为什么要“飞行”?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飞鱼的飞翔,大多是为了逃避金枪鱼、剑鱼等大型鱼类的追逐,或是由于船只靠近受惊而飞。海洋鱼类的大家庭并不总是平静的,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中小型鱼类,是鲨鱼、金枪鱼、剑鱼等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

飞鱼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一种十分巧妙的逃避敌害的技能——跃水飞翔,可以暂时离开危险的海域。因此,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只有遭到敌害攻击时,或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的刺激时,才施展出这种本领来。但有时候,飞鱼由于兴奋或生殖等原因也会跃出水面,有时候飞鱼则会无缘无故地“起飞”。

当然,飞鱼这种特殊的“自卫”方法并不是绝对可靠的。在海上飞行的飞鱼尽管逃脱了海中之敌的袭击,但也常常成为海面上守株待兔的海鸟,如军舰鸟的“口中美食”。飞鱼具有趋光性,夜晚若在甲板上挂一盏灯,成群的飞鱼就会寻光而来,自投罗网撞到甲板上。

猜你喜欢

尾鳍飞鱼滑翔
可变面积仿生尾鳍设计及推力分析
攻天掠地的先锋武器——滑翔导弹
一种高超声速滑翔再入在线轨迹规划算法
塘养建鲤背鳍、尾鳍和腹鳍指数的线性体重表征
鱼也会睡觉吗
飞鱼真的会飞吗?
飞鱼
扁平型水下滑翔器水动力特性及滑翔性能研究
有趣的鱼鳍
小飞鱼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