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对南昌市居民健身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①

2011-11-06李阳阳黄桂香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南昌市南昌市民

李阳阳 黄桂香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南昌 330013)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对南昌市居民健身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①

李阳阳 黄桂香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南昌 330013)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以下简称“七城会”) 筹备期间南昌市居民健身行为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居民的健身行为受“七城会”的影响是积极的也是有限的,南昌市居民健身活动有待加强。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 南昌 健身行为方式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证明,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全国人民健身活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1年10月,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为主赛区南昌市居民的体育活动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以此为契机,分析“七城会”对南昌市居民健身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并为政府决策提出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昌市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新建县等四区一县的居民共计200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赛事与城市体育文化的文献资料,以及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专著、论文和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

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调查问卷,对南昌市居民健身行为方式的研究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对城运会认知,选择的健身动机、方式,健身消费的投资、健身项目选择等方面。在南昌市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新建县等五个区县居民随机发放问卷调查2000份,定期回收问卷随1960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为1862份,有效率为95%。

(3)访谈法。

访谈“七城会”执行委员会综合协调部、竞赛部、场馆建设部等相关工作部门,获取“七城会”的相关文件和资料,了解场馆建设改造情况、新闻宣传效果等内容。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昌市居民基本情况调查

2.1.1 年龄、性别、区域结构

本文调查的对象为南昌市下四县一区的居民,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调查。其年龄在20~60岁之间,性别及区域结构中人数比例相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南昌市民情况调查统计表

2.1.2 职业结构

在南昌市五个区县的调查人口中,农民占11.9%,工人占32.1%,教师占21.3%,公务员占6.7%,服务行业人员占19.4%,其他人员占8.6%。

2.1.3 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情况

认识是行为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南昌市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呈多元化,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全面了解的占28.3%,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改善人体机能、增进健康有积极作用,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七城会”的健身理念在南昌已经深入人心,不过有绝少部分的人由于来自农村,对体育认识不够了解的人占25.4%,另外,12.7%的市民对体育认识保持在不清楚状态。

2.2 “七城会”对南昌市居民健身行为方式的影响调查

2.2.1 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

体育锻炼频率主要是指一周内运动的次数,如果次数过少,将不能达到使健身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一周4次或以上次的频率是较可行的。南昌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显示,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4~5次的占16.6%,5次以上的占7.8%,2次以下的占到52.7%。“七城会”后,47.8%的南昌市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增加,由此可见,“七城会”为提高市民体育锻炼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2.2 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体育锻炼时间是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是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标志。在调查中发现,市民参加锻炼时间在60分钟/次以上的占23.6%,30分钟/次以上占36.4%,30分钟/次以下的占40%,说明南昌市民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是很强。“七城会”筹备期间,部分居民锻炼的时间增加了,其中39%的人锻炼时间由30分钟/次增加到30~60分钟/次,35%的锻炼时间由30分钟/次以下增加到30分钟/次。

表2 市民体育锻炼行为表现原因的基本状况

2.2.3 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从调查中可看出,散走、跑步、舞蹈、球类运动对技能、器材要求和消费较小的运动项目较受人们欢迎。市民年龄不同,对项目的选择也不同,20~35岁的年轻人主要对球类,游泳等有一定的运动量和竞技性的项目,36~45岁的市民以跑步和球类、登山居先,46~55岁及55岁以上的市民选择以静运动,如散步,太极。

2.2.4 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

在体育锻炼的场所选择上,26.3%和%40.1%的市民体育锻炼的场地选择为公园和小区。他们选择这些免费的、公共或自然的活动场所,对收费场所如健身场馆或俱乐部的选择仅占15.4%。这与市民的经济状况和体育场馆建设少有直接关系。另外,从访谈中得知,南昌市的绝大部分场馆在“七城会”结束后将用于市民的健身和各项大型活动服务,这将为市民的体育锻炼提供方便。

2.2.5 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

大部分被调查者体育活动的形式也主要为个人自发锻炼或与家人朋友一起,所占比例为46.1%,高于40.5%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南昌市民参与体育活动较随意,由于缺乏组织性,体育锻炼的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2.2.6 体育消费的情况

在一项“随着08奥运会的到来,你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增加了。”的调查中显示,占29%的人市民表示同意,有8%的人完全同意。通过访谈得到,市民体育消费的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想更多地了解城运,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同时,体育消费没有增加的原因是受到了个人经济和时间方面的制约。

2.3 “七城会”影响下南昌市民健身行为表现的原因分

通过调查得知,市民闲暇时间主要用于体育活动的占26%,更多的是社交活动。从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看,受“七城会”影响的占37%,为了增进健康的占40.0%,运动习惯的占21%,可见,身体健康已是市民健身的主要原因。妨碍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主要是受时间和经济的制约,分别占调查人数的60%和41%。由于受时间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市民没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和经济基础进行体育活动。 (如表2)

3 结论

(1)“七城会”的召开激发了南昌市民体育运动的热情,对市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变产生积极了影响,将近半数以上的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增多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增加了。在体育锻炼项目上仍以步行和跑步为主,以小区和公园为主要锻炼场地,主要是个人形式的锻炼。

(2)“七城会”的举办促进了南昌体育文化的发展,营造南昌深厚的体育氛围。但由于前期在宣传方面过于注重对“七城会”政治方面的宣传,忽视了体育健康意义和赛事的宣传,其影响范围还不够。

4 建议

(1)借“七城会”之力,积极完善体育促进健康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体育文化,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培养和推行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把全民健身运动推入新的局面。

(2)政府加以引导,提高“七城会”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身活动,应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的开放力度,各基层,单位间开展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以活跃全民健身的氛围,同时提高了场馆利用率。

[1]舒为平.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29).

[2]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8.

[3]平永忠.全运会推动黄河三角洲全民健身发展实证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6).

[4]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官方网站 http://nanchang2011cyh.org.cn.

G807

A

2095-2813(2011)12(b)-0078-02

李阳阳(1985,3-),男,山东淄博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促进。

猜你喜欢

南昌市南昌市民
模拟成真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水城会客厅-南昌蔚来“牛屋”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考了个大的
吃两个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民修身行动计划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