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铁生与亲情、友情、爱情

2011-11-06文洁若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插队柳青轮椅

文/文洁若

史铁生与亲情、友情、爱情

文/文洁若

文洁若资深翻译家,萧乾夫人,译著有与萧乾合译的《尤利西斯》等

2011年1月4日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六十岁诞辰,也是他逝世的第五天。我和三位忘年交(金耀娣与郝玉符、米兰伉俪)一道前往“北京798时态空间”,参加“与铁生最后的聚会”。偌大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座位不够了,许许多多人都站着。到处是鲜花。作家张海迪带来了六十朵红玫瑰。唯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才能举办这样别开生面的追思会,有这样令人难忘的景象。铁生原本是个身心健康的少年,文革期间去插队,21岁时截瘫。进入新世纪,双肾坏死,靠透析维持生命。他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在盛世生存了三十载。而立之年,第一篇小说问世,另一篇小说获奖。从此,写了三十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纯文学作家,不媚俗,不哗众取宠。他之所以埋头创作,是因为除了把思维变成文字,旁的事已什么也做不成了。他说过:“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我这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20岁是人生的花季,一个天资聪颖、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竟然被病魔终身固定在轮椅上,前途茫茫。多亏亲情、友情、爱情的支持,他佳作连篇,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奠定了地位。

首先是亲情。1972年1月5日,21岁诞辰的次晨,铁生由父亲扶着住进病房。几个月后,被朋友们抬着出院。幸亏他有个无比慈祥、任劳任怨的母亲,为了他的腿,节衣缩食,到处寻找大夫,花钱买偏方,愁白了头发。后来她发现儿子在写小说,就想方设法为他借书,推着轮椅陪他去看电影。铁生的处女作发表时,这位贤妻良母已驾鹤西去;他的另一篇小说荣幸获奖,她已谢世七年。凡是读过铁生著作的人,无不对这位伟大的慈母肃然起敬。

其次是友情。铁生具有罕见的人格魅力,广交良朋好友。不论是插队青年,还是医院的大夫护士,都乐意帮助他。友谊医院的王主任劝他多看几本书:“你不是爱看书吗?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这番话使铁生受用终生。他的双腿失去功能后,是靠友谊支撑过来的。仍在乡间插队的同学不断地写信来,激励他活下去;已返京的呢,每逢探视日必定来看望他。大夫护士们看到他友人多,遂让他从起初的六个床位大病房搬到小单间。这原先是废弃的楼梯间。弹丸之地,只摆得下一张床,窗口临街。他在那儿度过了一段惬意时光,读了众多名著。老友带新友来,友谊在身边扩展,他一直徜徉在友谊之海中。

1972年的岁暮,还在陕北插队、回京过年的同学跟铁生谈起孙姨的情况。她是“瑞虎家的亲戚……一个特棒的老太太,五七年的右派……现在她连工作都没有,女儿在外地,儿子病在床上好几年了……她只能在外面偷偷地找点儿活儿干,养这个家,还得给儿子治病……她要是愁了,就一个人在屋里唱歌……等你出了院,可得去见见她……保证你没见过那么乐观的人,那老太太可比你难多了……”铁生听得出,同学们这么七嘴八舌地闲聊,无非是想用激将法来鼓励他:无论如何也要挺住,与命运抗争。1974年的一个星期日,铁生摇着轮椅到瑞虎家去了。轮椅进不了小巷中间那座残损陈旧的三合院,他就把瑞虎叫出来。他们正在交谈时,一个老太太走了过来。不待介绍,双方早已晓得彼此的身份了。孙姨知道铁生正在学着写小说,只指点他说:“写作这东西最是不能急的,有时候要等待。”孙姨的长女柳青是铁生写作的领路人。他把铁生领上这条路,经由这条路,他的生命才在险些枯萎之际豁然地有了一个方向。她认为铁生有写作能力,并劝他写点儿什么。当时柳青在长影当导演,于是,铁生写了一部电影剧本。柳青是个严厉的领路人,铁生反复写了好几遍,每写一遍,柳青都替他认认真真地看。有一天,柳青终于说:“这一稿真的不错。我给叶楠看了,他也说还不错。”此语使铁生第一次有了自信。从此专心致志地搞创作。此刻铁生方得悉孙姨乃是老作家梅娘。又过了几年,梅娘那尘封数十载的著作重新出版,她送给铁生一本,诚心诚意地说:希望铁生给她指点指点。如今,柳青一家人在加拿大定居,梅娘去探过几次亲,每次都呆不住,还是返回祖国。她选择本乡本土落叶归根。

最后是爱情。吉人天相,一位秀丽端庄、淳朴善良的女孩子步入了铁生的生活,他终于有了温馨幸福的小家庭。2000年,由于翻译《圣经故事》,我结识了陈希米——铁生的这位守护天使。铁生在《病隙碎笔》一书中谈及贤夫人。他偶然读到一篇英语童话,妻子为他译成汉语,情节如下:一个年轻号手转战沙场,战后返抵家乡,岂料未婚妻由于轻信斯人已阵亡的谣传,竟嫁给别人了。他气急败坏,离开乡土,来到某国。国王听到他吹小号的声音格外凄婉悲切,就问他缘由;听罢他的故事,非常同情他。铁生看到这里,只当结尾只不过是此人被国王招为驸马,就想撂手。妻子说,不是这么回事儿,让他读下去。原来故事的结尾是:国王请国人都来听号手讲自己的故事,并倾听号声中的哀恸。久而久之,号声不再低沉、凄凉,却变得嘹亮。故事戛然而止,意识到它已结束,铁生不禁热泪盈眶。在《记忆与印象2·重病之时》一文中,也谈及爱妻。他梦见一群儿童齐声唱:

生生露生雪,

生生雪生雪。

我们友谊,

幸福长存。

醒来,他竟然还会唱。妻子昼夜守护着他,他把梦景儿讲给她听,并将那支歌唱了一遍,还没听完,她已泪水涟涟。

铁生的母亲五十开外就仙逝了。三年困难时期,铁生勉强能吃个八成饱,母亲和奶奶却饿得浮肿,两腿与双手,一按一个坑。铁生住院期间,全部费用都出自父母微薄的工资。为了给儿子治病,家里债台高筑,双腿瘫痪后,他变得暴怒无常,母亲成了他发泄怨愤的活靶子。其实,母亲已病入膏肓,却对儿子只字不提。她去世后,妹妹告诉铁生,母亲因肝脏病变,疼痛难忍,整宿整宿地辗转不能成寐。秋季的一天,铁生曾同意次日让母亲推着轮椅陪他到北海公园去观赏菊花,他已好久没有这般兴致了。母亲喜上眉梢儿,连忙去做准备。然而,这一别竟成为她与宝贝儿子的永诀。有人告诉铁生,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言教不如身教。母亲撒手尘俗后,铁生成熟了。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猜你喜欢

插队柳青轮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卖 萌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
轮椅上的梦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插队党
爱的轮椅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