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特征及旅游体系研究

2011-11-04张吉献田广增

地质学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林州红旗渠太行山

张吉献,田广增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特征及旅游体系研究

张吉献,田广增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是林州市旅游业发展重要的旅游资源。公园的地质遗迹是华北地区地质演化的缩影,是一座天然的沉积构造陈列馆和教科书。公园不仅有壮观的人文质工程——红旗渠,还具有“雄、奇、险、秀、幽”的美学特征,可以开展科普游、红色游、生态游、体育游和文化游。

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公园;景观特征;旅游体系;河南林州

0 引言

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北部林州市境内的太行山东麓,总面积为317.38km2,其中核心区162.61km2。公园由红旗渠、太行大峡谷、黄华山、洪谷山和天平山5个景区组成,是一座以峡谷地貌、地质工程景观为主,水体景观与生态人文交相辉映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区域内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演化,保存了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古生代和新生代等地质时期的地质遗迹,属典型的多级台阶切割式地貌,是华北地区地质演化历史的缩影。

1 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公园旅游业现状

林州市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等级较高,在国内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经2003年7月的旅游资源普查,地质公园范围内有旅游资源8大主类、28个亚类、1 087个旅游单体。旅游资源全部为二级以上,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特品级旅游资源)19种,四级旅游资源91种,三级旅游资源937种,二级旅游资源53 种(王哲,2003)。

林州市政府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把旅游业当做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通过多种措施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使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图1)。2009年接待游客总数达2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6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红旗渠·林虑山地质景区已经成为晋冀鲁豫接壤区域重要的旅游地,2009年,林州市荣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

图1 林州市旅游业发展统计图

近年来,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公园的红旗渠景区分别荣获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知名旅游品牌、“全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全省十大热点景区”、“最佳红色旅游景区”等称号。红旗渠景区和太行大峡谷景区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

2 地质遗迹特征

2.1 华北地区地质演化的缩影

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公园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南部太行山隆起带的南段,地层属华北地层区山西分区的太行山小区。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活动较频繁,主要集中在北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较弱。

地质公园核心区出露的地层有新太古代赞皇群片麻岩、中元古代汝阳群石英砂岩、古生代(C-—O2)碳酸盐岩以及新生代新近系(N)、第四纪(Q)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主要断裂构造主要为林州大断裂和露水河谷断裂。

石英岩状砂岩和各种石灰岩中保留有多种沉积构造。其中,中元古代汝阳群石英岩状砂岩中保留有大量发育的板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潮汐复合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层面上存在有泥裂、潮汐波痕、波浪波痕等层面构造。这些层理、层面构造反映了该时期这里地处滨海潮坪的环境特征。寒武系为页岩夹灰岩(C-1)、鲕状石灰岩(C-2)、竹叶状灰岩(C-3)并含有三叶虫化石。反映了寒武纪这里处于浅海、滨海海水时进时退,风暴强烈,海水动能较强烈的环境特征。奥陶系为白云质灰岩(O1)、豹皮状石灰岩(O2)等,并含有珠角石化石等。这些反映了奥陶纪这里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咸化海或泻湖的环境特征。这些沉积构造既典型又清晰,数量多,类型全,整个公园就是一座沉积构造的天然陈列馆,俨然是一部沉积构造的天然教科书(表1)。

2.2 断裂构造与风景地貌

太行山地貌系统是以稳定地台型沉积建造为物质基础,以燕山构造运动形成太行山断裂,又经新构造运动抬升为地质背景,形成的峡谷地貌和广泛分布的长崖断壁、长脊长墙等为主要景观的一种地貌形态。具有切割深、落差大、山雄势壮、众多峡谷两侧由长崖断壁围限的地貌特点。这种地貌形态是在地层和岩石基础、断裂和节理构造控制、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气候和水动力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太行山地貌在宏观上具有峰谷交错、谷深沟险、长崖、长脊发育的特点;在剖面上,则崖台叠置,缓坡与崖壁交替出现,即为一种阶梯状地貌。一个完整的太行山地貌系统,在地层上,应包含华北地台基底和中元古代—寒武系—奥陶系盖层。在地貌形态上,通常是在峡谷下部,常为深切的河谷或嶂谷;在中部,峡谷较为宽阔,两侧地形缓坡之上为陡峭的山坡,高耸的崖壁,即断崖、长崖;顶部,常见平缓的台地或平台以及长脊、长墙(吴忱,2001)。

3 地质景观的美学特征

红旗渠·林虑山公园核心区地貌的美学特征明显,具有“雄、奇、险、秀、幽”的美学特征。区域内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举世闻名的人造天河红旗渠成为林州人民艰苦创业精神的象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历史古迹主要有春秋战国城峪古城、赵南长城、汉代冶铁遗址等古代文化遗址、洪谷寺唐塔、阳台寺双石塔、惠明寺、黄华寺、慈源寺等。

3.1 壮观的人文工程景观——红旗渠

在公园核心区,最能体现人类活动的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开凿于林虑山石英岩悬崖绝壁之上,其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座丰碑,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被世人称为“中华民族魂”。这些人文景观与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使公园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3.2 北雄风光的风景地貌

公园位于我国地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变化处,太行山在公园核心区呈中山,海拔1 500m左右,最高峰四方脑海拔1 657m。太行山东麓为断层构造,以悬崖状在林州西部呈北北东向延伸60余km,悬崖高500m~600m,相对于林州盆地最大落差达1 300m。断崖近于直立,地势险峻,气势雄伟。巨大的地势反差,塑造出区内特色鲜明的高山、峡谷等地貌景观,成为最能体现我国北方山岳雄伟壮丽特点的典型地区。太古宙古老变质基底、中元古代的石英砂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三套迥异的岩性特征,造就出林虑山大峡谷地区雄秀兼备的多级台阶地貌景观(河南省地质矿产局,1989)。

3.3 险峻的赤壁丹崖

公园内延绵的太行山断崖,其特征为:发育于以岩层平缓,质地坚硬,颜色绯红的元古代石英砂岩为主要成景地层和新构造运动上升区,由于水流沿崖

边节理、层理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以楔形水平侵蚀和蚀空崩塌形式为主,形成顶平、身陡、棱角明显、整体性强的绵延大壁、复合障谷为主体内容,并发育着方山、石墙、塔柱、排峰、洞穴、崖廊等的奇险造型地貌。郭康(1992)首次将这种地貌命名为“嶂石岩地貌”。

表1 林州市基础地质特征一览表

3.4 秀美的十里画廊

太行大峡谷是公园核心区之一,其起于林州市任村镇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顺县井底村,景区南北长30km,东西宽200m,最窄处60m。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奇峰突兀,台壁交错,形态万千,森林覆盖,郁郁葱葱,青山流水,悬崖栈道,景色“秀、雄、险、奇”。站在高处眺望,处处是景,景色迷人。

3.5 沟谷幽深的追踪节理

地质公园范围内峡谷众多,主要有太行大峡谷、漳河谷、桃园谷、黄华谷、桃花谷等。峡谷多呈漳谷状,为河谷顺两组共轭节理发育,切穿元古界石英砂岩而形成。这种地貌在太行山广有发育,有学者称其为“云台地貌”或“太行地貌”(樊克锋等,2006)。峡谷两岸岩石壁立,沟谷幽深,地势险要,鬼斧神工,极具观赏和科考价值。其中,由漳河由我国第二阶梯流向第三阶梯时横切太行山所形成的漳河谷和络丝潭,深谷幽潭,有著名地理学家陈传康教授题写的“小三峡”。

这里的许多峡谷如桃花谷、漳河谷等,是典型的追踪张节理发育而成的。峡谷沿水平方向上呈“X”的共轭节理发育,经地势抬升河流下切而形成。峡谷受节理的影响走向呈直角急转,峡谷下切强烈形成深潭、跌水,在谷内谷向陡转、两壁直立、蓝天一线,瀑布深潭、流水潺潺,沿谷山清水秀犹如画廊,表现出了“幽”和“险”。

3.6 奇妙的自然现象——“冰冰背”

太行大峡谷景区的车佛沟中,在海拔1 000m左右的山坡上,有一处叫冰冰背的地方,这里呈现出冬夏反季的奇特地质现象,有“三伏酷暑洞结冰”、“三九冰雪桃花开”之称。据当地居民介绍,这些冰要到每年的7月才会消融,但到每年的冬季这里却会雾气缭绕,石缝中青草生机昂然,呈现出冬夏倒置的奇特地理现象(一兵,2002)。

4 旅游体系分析

红旗渠·林虑山公园核心区与豫北以殷墟为核心的人文旅游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可以把文化游、红色游、观光游、科普游等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形成安阳旅游中心基地,进而带动豫北旅游业的发展。建设成为一个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国际化旅游景区。

4.1 科学考察及科普游

地质公园范围内地质遗迹丰富,各种地质现象典型,排列有序,出露良好,分布集中。出露的地层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和新生代4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可以说是“四代同堂”。地质历史时期经受了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大类30余种岩石,许多岩石中含有古生物化石,有的岩石中波痕、泥裂雨痕等层面构造清晰,是进行地学科考和科普旅游的好地方(张吉献等,2009)。

4.2 “红旗渠精神”红色游

红旗渠景区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战天斗地,历经10年,奋战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和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修建而成的,被称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体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美德和感人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也受到了世人的称赞而广为传颂。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现名林州)红旗渠”。

4.3 攀岩和滑翔体育游

太行大峡谷景区南北绵延50m的断层崖形成了断块中山,崖高500m~600m,相对于林州盆地高差1 000m左右,悬崖峭壁形态雄伟。得天独厚的断崖地貌条件,是进行滑翔飞行、攀岩、登山等体育健身游最适宜的地貌形态。现已建成“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每年都要举办国际滑翔比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4.4 休闲疗养生态游

林虑山太行大峡谷有“东方科罗拉多”、“十里画廊”等美誉,这里既有“北雄风光最胜处”的阳刚之美,又集秀、幽、奇于一身。这里文物古迹遍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著名的洪谷山千佛洞石窟、唐朝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和“三尊真容支提龛铭”碑2处石刻设计独特,堪称精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峡谷内古朴别致的石民居和田园生活,被评为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进行休闲疗养生态游的好场所。

4.5 写生基地文化游

大峡谷景区南太行山脉的山、水、村、田、林等多样化的景观资源因人们的生活劳作而展现出别样的风情画卷。这里的山村民居就地取材,质朴典雅,石阶、石墙、石板瓦、石凳,全为红色砂岩,随山就势构筑,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被建筑学家收录于《中国民居大全》。这里每年吸引北达辽宁南到江浙众多美术院校的师生来此写生,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美术写生基地。

樊克锋,杨东潮.2006.论太行山地貌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7(1):51 -53.

郭康.1992.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及其旅游开发价值[J].地理学报,47(5):461-470.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1989.河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王哲.2003-04-21[2010-05-04].林州市 2003—2004年鉴[EB/OL].http:∥www.linzhou.gov.cn/government/gotolz/yearinfo.jsp?id=13.

吴忱.2001.论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资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4):6-10.

一兵.2002.林州发现“冬夏倒置”奇观[J].河南国土资源,(12):13.

张吉献,张启珍.2009.红旗渠·林虑山省级地质公园遗迹资源特征及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9(5):85-88.

Study on landscape features and tourism system of Red Flag Canal·Linlvshan National Geopark

ZHANG Ji-xian,TIAN Guang-zeng

(School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Anyang Normal University,Anyang 455000,Henan)

The national geopark of Red Flag Canal·Linlvshan is the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Linzhou city.The Geological relics in the park is a miniature for 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in North China,and it is also a natural sedimentary structure gallery.In the park,the splendi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of Red Flag Canal shows its aesthetic qualities,magnificence,peculiarity,precipitous,beauty and quietness.Various kinds of tours c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park,for example:science tour,revolution tour,ecological tour,sports tour and cultural tour.

Red Flag Canal;Linlvshan;Geopark;Landscape features;Tourism system;Linzhou,Henan

F590.3;P931

A

1674-3636(2011)01-0099-05

10.3969/j.issn.1674-3636.2011.01.99

2010-07-04;编辑:蒋艳

张吉献(1963—),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研究,E-mail:jixian1000@126.com

猜你喜欢

林州红旗渠太行山
《太行山写生》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太行山(外二首)
迷情大丽花
24小时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丽花
迷情大丽花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太行山上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