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序叶绍荣长篇纪实文学《万家岭大捷》

2011-11-04朱法元

创作评谭 2011年1期
关键词:南浔会战日军

□朱法元

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序叶绍荣长篇纪实文学《万家岭大捷》

□朱法元

1938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中日双方在以武汉为中心的数千里范围内,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生死大决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起于1938年6月12日日军进攻安庆,止于同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历时四个半月,创下了中国自抗日战争以来,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惨重的纪录。

会战之初,沿长江西进的日军凭借其具有绝对优势的现代化武器和陆、海、空立体攻势,攻城略地,气焰嚣张。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日军就连陷安庆、马垱、彭泽、湖口、九江,转眼间就将战场推到了庐山脚下,企图一举拿下南浔线,攻克南昌,迂回长沙,占领武汉。

然而,骄狂的日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地处鄱阳湖西滨、长江南岸的南浔线战场,他们却遇上了克星,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毁灭性打击。

南浔线是当时南昌至九江铁路的简称。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部署,作为武汉会战的重要战场,薛岳第一兵团十万大军奉命驻防南浔线。

薛岳利用南浔线山脉纵横、湖网交叉的有利地形,巧妙地布下了一个反八字形剪刀阵。当日军进入这个反八字形剪刀阵时,如同进入了一个玄机四伏的迷魂八卦,处处是伏兵,处处有火力,处处有陷阱……

南浔线激战数月,冈村宁次率领的数万日军损兵折将,处处碰壁,锐气全挫。在进攻武汉的数路大军中,冈村宁次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然而却是最失意、最伤感,损失最惨重,同时也是令日军大本营最失望的一路。

无可奈何之际,冈村宁次只得铤而走险,趁薛岳围歼瑞(昌)武(宁)路上的本间第27师团,反八字形剪刀阵出现缝隙之际,派松浦第106师团在薛岳的反八字形剪刀阵孤军穿插,企图迂回包围中国军队。

孤军穿插,历来是战史上罕见的凶招、奇招、险招。面对这一突然出现的险情,薛岳当机立断,将计就计,主动放弃瑞武路上的本间第27师团,在江西德安境内的万家岭一带布下了一个口袋阵,然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将松浦第106师团17000余人一举全歼,取得了震惊中外的万家岭大捷。

日军整整一个师团遭受灭顶之灾,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绝无仅有,而且在日本近代军事史上也绝无仅有。消息传出,日本朝野震动,如丧考妣,这个狂妄而不可一世的岛国民族,从此刻上了难以言传的隐痛。

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盛赞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毋庸讳言,在整个武汉会战的数千里战线上,中国军队丧师失地,败多胜少,而且武汉会战蒋介石也以失败告终。然而,薛岳第一兵团所在的南浔线战场,却出现了奇迹,就在中国军队战役败局已定之时,上演了一出此次会战战场上最激烈、最精彩、最惊心动魄,同时也是最让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的活剧。那么究竟玄机何在?我想这看似偶然,实则蕴涵着诸多必然因素,至少有三条是明显的:

其一,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军,薛岳的军事才华在这次战役中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他既注重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分析敌情我情,作出实事求是的兵力部署,确立以险制险的战役决心,又能深谙摆兵布阵之要,巧妙而果断地利用地形地物,实施诈计奇谋,使敌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虽然其对手冈村宁次不失为日军之骁将,参战的日军部队也都是精锐之师,可谓两强相遇,但最终来犯之敌还是略逊一筹,败在薛岳手下。

其二,将士用命,众志成城,舍身报国,奋勇争先。万家岭大捷,真正的英雄还是无数舍生忘死的热血男儿(甚至还有热血女儿)。不论是薛岳统领的第一兵团,还是战役中临时配属给他的部队;不论是当时所谓的“嫡系”中央军,还是所谓的杂牌军;不论是国民党的军队,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地方游击队(还有国民党军队中的共产党员),抑或其他名不见经传的各种地方武装,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都能舍身用命,浴血奋战。战场上许多可歌可泣、叹为观止的悲壮场面,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报效祖国的壮烈气概。所有这些都是同样应当载入民族史册的。

第三条至为关键:与整个抗日战争的性质一样,万家岭战役中,日本帝国主义是站在非正义一边,而被迫奋起反抗的中国人民站在正义一边。尽管中日在国力、军力强弱的对比上悬殊,加之当时的中国当局及其军队腐败无能,经常自取其败,令英雄扼腕叹息。幸而有始终高举抗战大旗、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以其光辉思想和雄才大略,指引了全民族的抗战方向,才使抗战历经艰难走向胜利。应该说,八年抗战的艰苦卓绝程度、中国人民所作出的沉痛牺牲,是不堪回首的。然而正义必胜,邪恶必败,这是一条铁的规律。无论情况如何复杂,道路如何曲折,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正义一方,属于中国人民。所以整个武汉会战虽多显败绩,但在局部战役中,一旦遇到了有血性有作为的对手,日本强盗也就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江西作家叶绍荣的长篇新作《万家岭大捷》一书,是一部全景式正面描写万家岭大捷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打开了有关万家岭大捷尘封多年的珍贵历史档案,逼真地再现了万家岭大捷宏阔悲壮的历史风云,展示了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中国军人舍身报国的生命激情和人生情韵,塑造了薛岳、张发奎、吴奇伟、商震、王隆基、俞济时、王耀武、张灵甫等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群像,再现了国难当头无数热血男儿特别是基层官兵前仆后继血洒疆场的英雄气概,为后人了解万家岭大捷的历史真相提供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历史画卷。

薛岳是叶绍荣在此书中着意刻画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薛岳以其个性鲜明、能征善战而著称于世,史学界公认他为八年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抗日名将,是当之无愧的“抗日第一战将”。他成功地指挥了万家岭大捷、三次长沙会战等战役,他创造的“反八字形剪刀阵”、“天炉战法”等经典战例,至今仍为美国西点军校等世界各军事名校的必读教材。然而,作为国民党军事营垒中的重要一员,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薛岳也有过与人民为敌的记录。无论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都是铁杆反共分子,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这是他生命中无法掩饰的败笔。薛岳一生中的两面性,我们一定要客观对待,区分清楚。我想表达的是,为什么同是一个薛岳,打日本时往往得心应手,常操胜券,而与共产党对抗时却屡吃败仗,最后还是落得个蜗居一隅、忧郁而终的下场?这就又回到了前文所述,即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即便是再有能耐的英雄好汉,只要站在非正义的立场上,就必然会被对手打败。所以抗日他能当英雄,反共他就只能是狗熊!

在对薛岳等抗日名将的刻画上,叶绍荣在《万家岭大捷》一书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对薛岳,作者用当代意识审视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薛岳的功过是非作了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力求还读者一个真实可信的薛岳。我认为叶绍荣的探索是颇有意义的。杨成武将军曾经说过:“对他们(指民国将领)的历史坚持进行实事求是的记述,是功绩就讲功绩,是过失就讲过失,一段时间有功就讲一段时间有功,一段时间有过就讲一段时间有过。”我想这是颇能发人深省的,也是我们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应该遵循的。

正如叶挺将军所言,万家岭大捷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继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后所取得的又一辉煌胜利。然而平型关大捷、台儿庄之战早为人们耳熟能详,而与之毫不逊色的万家岭大捷却一直鲜为人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幸的是,随着《万家岭大捷》一书的出版面世,将拂去历史的尘埃,并将使这种遗憾逐渐成为过去。

《万家岭大捷》如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那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那如群星璀璨的人物群像,那波谲云诡的时代风云,那险象环生的激战场面,那鲜活而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阅读美的享受。尤其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书写的保家卫国的生命壮歌,更是激励我们爱国向上的生动教材。

此书脱稿之际,叶绍荣求序于我,我欣然应允,遂成此篇,以求教于方家。

(长篇纪实文学《万家岭大捷》,2010年9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陈蔚文

猜你喜欢

南浔会战日军
档案聚焦:85 年前淞沪会战中的郭沫若(二)郭沫若对淞沪会战战况的六点意见
南浔,果真难寻
抢运物资 保大临铁路建设攻坚会战
武汉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
法国大使馆旧址 为避免日军轰炸迁建于南山
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华小姐”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