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与书为伴

2011-11-02杨春光

当代贵州 2011年6期
关键词:根本性终极养心

■ 文/杨春光

永远与书为伴

■ 文/杨春光

养心修性,是心灵向上的根本性需求,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世人都认为,读书的目的大致有二:经世致用与养心修性,我认为,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体,读书是心灵向上的根本性需求。

“学而优则仕”,将求学捆绑在“做官”上,读书人读到满腹经纶,或偏安茅屋一隅或隐居终南山,成天梦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若与功名无望,则报怨怀才不得遇抑郁不得志,大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牢骚。在这样的功利期待下,读书竟变成了苦事!

哈兹利特说:“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本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以书养心,可将生存升级到生活,消除生命日渐萎靡的根源,获得精神的自我救赎,实现“诗意地栖居”。修养是创造的基础,而读书是提高修养的主要途径,所谓富翁易得,贵族难造,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书,我们知道了老庄的“道”,孔孟的“儒”,通过书,我们知道了美国人的随意,德国人的正经,法国人的多情,俄国人的理性……跨越时空,将一已生命活出更多精彩,好书,让我们赚大了!

读书是自我救赎,防止精神上的自弃。人的一生,体态以及精神状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换句话说,人其实始终是处于生成之中的。这种生成既包含着形体的塑造,也意味着精神质地的维新。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获得新的形态的绵延过程。但生命的质地并非是一个软化的过程,而应该呈现出日渐坚硬的趋势,就像蛹由软而硬,最终破茧成蝶一样。

明确了终极目的,就会有信仰的支撑,主观于自我可达精神完善,客观于世人则受惠良多;明确终极目的,我们在选择书籍时,就不会受惑于恶俗浅薄或迷失在消闲取乐;明确终极目的,有助于我们安贫乐道而不至心怀惴惴——朝闻道,夕死可矣!

与书为伴,宁可食无肉居无竹,追求心灵的恬淡和宁静。

与书为伴,宁可卧无榻出无车,追求精神的涤荡和清逸。(作者系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猜你喜欢

根本性终极养心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军事战略指导的三个关键点
夏至养心喝“三茶”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夏季穴位养心
终极发明师
追寻音乐本色,让活动趋向有效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