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资讯

2011-10-30

中国军转民 2011年9期
关键词:江麓海洋卫星

中兵西北工业集团西安科技产业园调迁建设项目隆重奠基开工

8月5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上空气球飘扬,彩旗招展,锣鼓礼炮齐鸣,中兵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兵器科技产业园调迁建设项目奠基暨开工仪式在各界关注下隆重举行,标志着西北工业集团西安兵器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全面开工,西北工业集团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西北工业集团西安兵器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与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约百亿元,占地面积近3000亩,于2011年开工建设,计划3年建成。

仪式由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陵柏主持。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世安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西安兵器科技产业基地开发公司、西北兵工局、高陵县、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陕西省国防科技和航空工业办公室领导先后作了讲话。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顾问张忠宣布项目开工,并与参加奠基开工仪式的有关领导共同为项目奠基。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陕西省国防科技和航空工业办公室、西安市、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西北兵工局、高陵县、西安兵器产业基地开发公司、总装驻西安陆、海、空军代局、以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陕企业的有关领导,西北工业集团公司的合作方代表、员工代表和国家、省市媒体单位记者约千余人参加了当天的奠基开工仪式。(侯婷娟 )

海洋二号卫星工程创造五个“第一”

8月16日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十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发射升空。记者16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海洋二号卫星工程创造了五个“第一”:国内第一颗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卫星;我国第一颗高精度航天器;国内第一颗定量观测的微波遥感卫星;第一次搭载进行星地激光通信试验;第一次开展微波遥感器的海上辐射校正和真实性检验。

据悉,2007年1月,国务院批准海洋二号卫星工程立项,该项目是我国“十一五”民用航天科研专项计划的重点项目,是我国第一颗获取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专用对地遥感卫星,可获取全球海面风场、浪场、海洋动力场、大洋环流和海表温度场等多种重要海洋动力参数。该卫星可直接服务于国家海洋局等用户的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海洋调查与资源开发、海洋污染监测与环境保护、维护海洋权益及军事需要、海洋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还将为空间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海洋二号卫星工程在研制过程中,通过自主创新,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包括自主研制的微波遥感器获取定量化的海洋动力环境数据,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成为国际对地观测系统的关键数据源;星地激光通信试验,将探索高速率数据传输的新途径;完成了行波管放大器、三浮陀螺等多种关键部件国产化,在卫星高精度控制、整星电磁兼容、长寿命活动部件等方面申请专利150多项。此外,卫星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工程信息管理体制,可自动识别卫星技术状态变化对相关单机和系统的影响,大幅缩短了卫星的研制周期。

据悉,海洋二号卫星在轨运行之后,将与在轨运行中的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分别以微波、光学两种观测手段,将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相结合,构成空间立体监测系统。国防科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海洋二号卫星的研制,推动了我国卫星研制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其成功发射及投入使用,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调查和监测能力。

海洋二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负责研制。此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4次发射。(王敏)

国内最长的重型汽车单线产能五万台装配线在北奔重汽落成

8月22日,内蒙古一机集团包头北奔重汽公司在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举行新建五万台总装基地投产下线仪式。这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单线产能五万台底盘装配线,也是国内首家采用车架翻转机的生产线。此次北奔五万台总装基地建成投产,不仅为一公司把握未来市场启动先机提供强有力的产能支撑,也为一机集团打造中国第一、国际一流军民结合车辆集团的目标愿景及“十二五”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跨越提升兵器工业技术地位、市场地位、战略地位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北奔重汽包头新总装线的投产,充分考虑了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包头北奔汽车产业园区内形成了六万套车轿、六万套车身、五万台总装、五万套涂装、组焊的科学产能布局。此次五万台总装生产线工艺布置为一条U型装配线,整个U形线总长为760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单线产能达五万台的底盘装配线,作为国内首家采用车架翻转机的生产线,其优势是车架在运行中直接完成翻转,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王丽 赵德忠)

全国灭火演习举行 “江麓制造”森林消防车大显身手

8月23日上午,武警森林部队“绿色卫士-11”灭火实兵演习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林业局东风林场附近举行。这是我国森林部队成立60年多来,组织的一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样式最新、要素最全、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实兵、实装、实战灭火演习。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下属江麓特种装备公司提供的新式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和履带式远程输水管线车,成为本次演习出动装备数量最多,灭火效果最好的装备之一。

江麓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共出动20车次,或采取“集群攻坚、强行推进,穿插迂回、追歼火头”等战法,扑救中强度地表火,或与其他装备一起采取“多点向心、集群攻坚,多层布控、外围阻隔”等战法,综合扑救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在火场大显身手。

江麓履带式远程输水管线车与其他轮式管线车组合在10公里外实现水源正常补给,进山入林,直接用水灭火,弥补了我国野外远程输水灭火装备的一项空白。在本次演习中,江麓森林消防车或与其他装备采取“多泵编组、强攻火头,多点切入、分段合围”等战法,扑救高强度地表火,或采取“吊桶作业、地空配合”战法扑救高强度树冠火,为灭火立下汗马功劳。

江麓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和远程输水管线车是江麓军转民研制成功的两款装备,符合目前森林防火灭火由以风为主向以水为主灭火转变,由人力型向机械化转变的态势。本次“江麓制造”在演习中获得成功,得到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高度肯定,为江麓特种装备产品树立良好形象、开拓广阔市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谭清红 罗权平)

海军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月24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北京市人民政府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海军政治委员刘晓江出席签字仪式。

仪式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和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签署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北京市人民政府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军与北京市签署框架协议书,标志着双方共同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总书记决策指示的实际行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将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重大的牵引作用。北京将认真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把军民融合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内容,按照“需求牵引、创新驱动、统筹衔接、融合发展”的原则,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着力加强军地双方在技术交流、项目开发、成果转化和示范运用等方面的合作。 (军民结合推进司)

猜你喜欢

江麓海洋卫星
miniSAR遥感卫星
静止卫星派
QTZ315塔机产品助推江麓集团“智造”升级
江麓集团VN18外贸两栖战车被央视及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江麓集团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
江麓子弟兵赢得“军事奥运会” 两金一银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