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记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组件组装车间

2011-10-30王永才

中国军转民 2011年1期
关键词:班组车间组件

■ 文王永才

自2004年至200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单位,并荣获公司2004~2008年先进单位特别奖,这就是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核燃料组件组装车间。“车间领导班子团结协调,员工素质高,凝聚力强,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面对笔者的采访,该车间党支部书记邓昌义这样说道。

是啊,近几年来,该车间都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员工攻坚克难,按时、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为公司顺利实现各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统一认识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2009年是该车间有史以来燃料组件产量相对较大,尤其是相关组件生产数量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核电燃料组件生产线扩产及VVER生产预鉴定工作非常关键的一年,各项任务十分繁重。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车间压力较大,具体困难较多。如何圆满完成公司下达的年度生产任务,实现车间又好又快安全发展,这是车间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车间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核燃料部及公司三级工作会议精神,发扬“高严细实,顽强拼搏”的车间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出了“一二三四”的工作重点。即“一个中心”:就是以确保完成生产任务为中心。“两个完善”:就是完善和理顺扩产技改生产线;完善和理顺VVER生产线联动和生产预鉴定工作任务。“三个加强”:就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协调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和正确引导、提高员工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弥补车间人员不足的客观现实;加强员工的责任心,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四个继续”:就是继续进行燃料组件骨架自动压力电阻焊机及AFA3G相关组件压塞焊接一体化设备的研制和安装调试工作;继续进行VVER燃料组件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和完成V V E R工程的预鉴定工作;继续配合完成骨架点焊机、拉棒机的技术改造;继续广开思路,提高现有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思想统一了,任务明确了,在车间班子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工段班组带领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各项生产工作之中,大家继续发扬“没有任何借口,坚决完成任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而为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攻坚克难采取非常措施推进各项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2009年10月底时,车间燃料组件的生产任务还只完成全年总任务量的64.5%,相关组件只完成年计划的24.8%,燃料棒只完成年计划的78.3%,后两个月就成了完成全年任务十分关键的两个月,尤其是控制组件装配难度大,日产量低,又集中到最后一个月内生产,因此对产品质量、安全、设备运行等都带来了风险,当然,也给车间管理增加了难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车间班子很快统一了意见,采取积极的对策:即顾全大局,统筹计划,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精心组织生产,车间员工则积极行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推进各项工作往前赶。

与此同时,车间发出号召:向最后两个月完成任务发起冲锋!一是车间领导和职能人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帮助各班组认真分析影响生产进度的原因,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广大员工要提高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四是倒排生产作业计划,严格考核,严格管理,促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那段非常的日子里,在车间主任郭旭林的带领下,齐世金、兰智彬、杨通高等车间领导及职能人员都坚持到现场跟班作业,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及时协调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各班组也都加强沟通与交流,上下工艺密切配合,推进生产的顺利进行。员工们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打破常规班次,交叉协作,以充分发挥生产线最大化产能。

非常的举措创造了非常的业绩:骨架每天生产达到六个,燃料组件每天生产达到七组,控制组件每天生产达到六组,再度创造了燃料组件及相关组件生产的历史新高。

完成任务齐心协力共同拼搏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为了完成繁重而艰巨的燃料组件生产任务,该车间严格按照公司生产调度室下达的生产作业计划部署,细化、安排好每天的生产任务,强化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管理,从而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顺利运行。而车间各生产运行班组、维修组的员工以及所有职能人员都为了完成任务这一共同的目标而竭心尽力,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燃料元件单棒线在段长、高级技师易小波的带领下,全年完成了近16万支单棒的生产。由于任务异常繁重,1、2号单棒线几乎都处于双线运行之中。易小波每天都早上进入现场,到晚上才离开,而且每个星期六都深入到生产现场,不仅组织好生产,还参与生产。哪个地方缺人手,他就到哪个地方去顶班。他对燃料元件棒焊接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予以排除和解决,并时时刻刻关注着产品的质量。

荣获2009年四川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的丰度组主要承担二氧化铀芯快间隙和铀235富集度的在线无损检测工作。这个组在组长、高级工程师宋磊的带领下,率先推出了班组建设电脑化管理。他们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出一套班组建设动态管理软件。该软件以标准化班组建设为基础,以班组各项管理要求为导向,其系统集员工基本资料信息、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等管理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班组管理的效率。另外,他们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了班组检测技能,并通过技术改进使班组日检能力提高10倍以上。班组自主研制出了消除燃料棒芯块子体影响富集度检测的设备,实现了燃料棒在线测量,缩短了生产与检验时间。2009年,他们高质量地完成了近16万支燃料棒的在线检测任务。

总装班是四车间、也是公司最终出燃料组件成品的关键班组。该班深知组装工作的重要性。该班工人在班长、技师严明和副班长王烨的带领下,承担起了全部燃料组件和相关组件的组装任务。面对2009年繁重的燃料组件组装任务,尤其是三台拉棒机同时运行的状况,他们合理调配人员,科学安排时间。在工作最紧张时,他们打破常规,安排一人守着一台拉棒机,精心操作,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组燃料组件及相关组件的生产任务。2009年,总装班获得了公司“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维修工段认真搞好全车间设备维护,确保车间各种设备正常运行。该工段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哪里设备出现故障,该工段工人就立即出现在哪里。

钳工班在班长钟毅带领下,加大了对车间各种设备,尤其是对一些重要设备的巡回检查和维护保养的力度。2009年,在组件组装任务最繁忙时抽出两名维修人员支援总装班工作、只剩下五人的情况下,大家不辞辛苦,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设备抢修任务,确保了车间生产的顺利进行。

电仪班在班长傅海湛、副班长赵勇以及全国劳模陈杰的带领、带动下,随叫随到,以快速、高质量完成设备维护、检修任务为己任,圆满完成了历次设备检修任务。在车间组织下,该班成立了以陈杰、王德智、易小波、骆宾为主的攻关小组,针对电子束焊机瓷瓶不能及时到货的严峻情况,修复了四个已经报废的瓷瓶,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在2009年生产正紧张进行之时,电子束焊机出现故障,严重影响生产的进度。车间副主任兰智彬带领陈杰、傅海湛、赵勇、易小波、骆宾等连续在现场进行抢修。为了及时找到故障并予以排除,他们甚至有两天一夜未回家,连续奋战在现场……当故障得以排除,看到设备又恢复正常运转,生产得以顺利进行之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成功总爱垂青于不懈的奋斗者。在公司各单位的大力协同和积极支持下,经过广大员工的奋力拼搏,2009年该车间共完成了543组燃料组件、309组相关组件、11组假燃料组件、5组假相关组件的制造任务。该车间再一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公司总部及全体员工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班组车间组件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光伏电站组件诊断中的应用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新型碎边剪刀盘组件
U盾外壳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