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的案例教学探讨

2011-10-28邵谨荣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软件测试案例高职

邵谨荣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600)

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的案例教学探讨

邵谨荣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6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不断趋向多样化和实用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模式的有机结合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案例教学;教学模式;软件测试

近几年来,软件测试人员的培育要求和计划已纳入高职教育范畴,具有软件测试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技能已成为软件人才新的职业构成标准,《软件测试》这门课程成了各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学对象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测试技术和方法,并应用到实践;使教学对象具备软件测试的必备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基本承担起软件测试的工作任务,并为未来成长为软件测试工程师奠定必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基础。而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院校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并没有较好地达到预期的要求和目的。

一、软件测试课程的传统教学

软件测试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较广,而且要求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如英语、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没有规律可循,更难以用一条主线相连、跳跃性大,从而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容易出现前面学、后面忘的情况。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因此,如何将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成为该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

“粉笔+黑板”仍是目前许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传统的方法,相对来说,教学环境一成不变,教学手段呆板枯燥,课时效率低。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巩固测试理论知识,加深对其理解和认识,完成所承担的测试项目中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交测试分析报告,通过项目培养和训练协同工作、沟通交流、角色转换等,形成实际工作能力。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很难解决以上问题,也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要求。

二、软件测试课程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软件测试课程在高职院校是一门本着“理论够用,实践为主”原则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把握这个理论够用的度,实践为主又如何展开,这都需要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调整。在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中,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驱动”、“从实践中领悟理论”,即案例教学是比较理想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动手动脑、直观体会实际的测试过程,寻找理论的根据和支点,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源自医学教育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是一种跨学科领域的学习架构。此种方式较口述或文字叙述更能传达真实问题情境的复杂,给学生提供更接近真实的问题学习情境。案例教学法除强调问题的真实性外,也着重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者搜集、分析、整理资料,乃至提出解决方案的学习历程。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突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过程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能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从而也改变其对理论学习的枯燥感和“读书无用”的观念。

三、软件测试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路

1.案例的引入和设计

首先,要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进度的要求设计教学案例,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工程实践的情境中。因此,教学案例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蕴涵工程实践的理论、原则与原理和方法;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背景要清晰等特征。其次,在完成理论课的讲解后,再将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给学生较充足的课外时间准备相关的材料。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或服务器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一个好的测试案例应包含测试目的、特殊的硬件要求、特殊的软件要求、特定的配置、执行测试的描述、测试的预期结果或成功条件。另外,还要考虑如何将本堂课的新知识点贯穿其中。

2.案例分析讨论

案例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知道本节课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内容、注意事项、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在课后应完成哪些报告或查找哪些资料等。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与学生之间讨论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敏捷性和洞察力,让他们学会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遇到关键节点时能够急中生智,稳中求胜。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在讨论与争辩中进行,学生充当主角,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作用是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组织案例讨论,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3.案例实验操作

教学案例的主要内容是与教学内容为依据相匹配的,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下面是一个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匹配图示:

图1 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匹配

从图1可以看出,在设计实验案例时,既要有简单的基础性实验案例,又要有综合实验甚至是课程设计。简单的基础性实验案例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基本的软件测试方法,综合性的实验案例主要是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增加软件项目测试的综合经验。通过一个个综合性的案例,特别是较大型的软件项目测试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理解软件测试技术和各种具体的测试方法。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案例的操作和理解,进一步了解熟悉软件测试工作的完整流程,包括文档的编写与收集,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这样的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就迈出了“工学结合”的第一步,与高职教育需求完全吻合。

4.案例归纳总结

案例讨论后要做简短的归纳和总结,从案例讨论中得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理论教学提供准备。教师在总结过程中,要讲明案例中的关键节点,以及在实验操作时存在的长处或不足,但不宜对错误的观点简单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实验结果可以多元化。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达到突出教学重点,回归教学的目的。

四、其他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经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发现《软件测试》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的结合。

(1)课堂进机房,避免纯理论的“PPT滚动”,注重课堂里的师生互动。(2)FLASH动画分解操作内容,教师录相演示操作流程。(3)分组合作讨论,责任到人,各尽其能。(4)优秀组员示范,荣誉物质兼并鼓励。(5)定时地带学生了解软件测试企业“完整的工作过程”,让他们从实践中得到熏陶。(6)“一带一”订单式的互助。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不好的学生,督促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7)开设课外兴趣小组,为基础兴趣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环境。

五、结 语

在高职院校,对软件测试这门课程,我们结合自己的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与创新,受到学生及领导的好评。该教法以企业的要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工学结合”。通过学生座谈会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多样化的教学,使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软件测试”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了较明显的好转。

[1] 张尚仁.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2] 李亚.“软件测试”教学探索与实践[J].Computer Education,2008,(6).

[3] 贺平.软件测试课程开发[J].计算机教育,2006,(12).

[4] Ron Patton.Software Testing Second Edition(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钟元生.软件测试实践教学特色的构建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6,162(10):62-65.

[6] Gerald Gall,The Canadian Legal System,Carswell,1990.

[7] Robert Stevens.Law School:Legal Education in America from the 1850’s to the 1980’s,The University of Carolina Press,1983.

2011-02-19

2008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ldz08002)

邵谨荣(1976-),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传媒与计算机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软件测试。

猜你喜欢

软件测试案例高职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航天软件测试模型构建与应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EXCEL和VBA实现软件测试记录管理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软件测试工程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