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文体特征分析

2011-10-28孙丽丽

关键词:文体学老人与海海明威

孙丽丽

基于语料库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文体特征分析

孙丽丽

试图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基于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基础,按照Leech与Short在1981年提出的小说文体分析模式,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境四个方面对小说《老人与海》进行了系统的文体分析。并与BROWNAA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老人与海》的文体特征有显著的差异。《老人与海》的文体简洁自然,而且独具匠心,内涵丰富。同时,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也给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文体学;语料库;《老人与海》;海明威;特征

随着现在语言学的发展,文体学也从中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文学文体学的研究。Fowler(1975)提出“新文体学(new stylistics)”这一术语,使当代语言学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到文学的研究中来。在此,本文将把语料库语言学应用到对小说文体学的研究中来。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焦点,许多学者对其文体学进行过研究。像梅淑花“从老人与海论海明威的写作风格”,韩彦枝“从《老人与海》透析海明威的语言风格”,冀欣“《探讨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等。虽然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研究,但只是定性研究,对其定量研究很少。本文试图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得出确切的数据,通过数据来科学地分析问题,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笔者通过网站http://www.trulyfree.org/下载了《老人与海》的电子文档,组建了以《老人与海》为内容的语料库在文中命名为OMS语料库,包含27,825个单词。同时,笔者以BROWNA(普通英语语料库)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从中选出了小说文体语料,包含约359993个单词,作者借助Go Tagger软件及SPSS统计工具以及FOXPRO程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得出的数据对其文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下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剖析其特征。

一 词汇层面

这一部分主要从平均词长和词性两个方面对OMS语料库分析。词长是指一个单词所含字母的总个数。它有助于我们确认常用词的适用范围,是正式还是非正式,是简单词还是复合词。笔者通过运行FOXPRO程序,得出了OMS的平均词长。通过统计,得出两个语料库的平均词长如下:

表一 平均词长(Mean Word Length)

通过对比,很明显OMS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要比参考语料库中的平均词长短。这表明海明威倾向于使用简单、简短的词来表达丰富的内涵。像小说的一开头写到:“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在此,海明威仅仅使用一个并列复合句就道出了老人的职业身份,大概的年龄以及眼下的境遇,随后一连串的事件都围绕着这个人而发生、发展。句子虽长,但它却表现了这样丰富的含义,不能不谓简约。

笔者借助Go Tagger软件,对OMS语料库及BROWNA语料库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进行附码且统计。在统计之前,笔者假设了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老人与海》中主要讲述打渔的故事,所以一系列的动作应出现很多,动词的出现率应该很高。但是结果显示:

表二 词性统计

以上表格数据表明,动词在OMS中的出现率要低于BROWNA中的动词频率。而在OMS语料库中,动词的出现频率比其他词性的出现频率要高,且比名词多出将近一个百分比。副词的出现率要比参考语料库中的频率高。这种现象取决于海明威的写作手法以及小说的内容。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老人的顽强毅力及打渔动作上,所以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用到的比较多,动词的出现率较高。通过检索,作者使用副词来修饰打渔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的词比较多,这也是表格中副词的出现频率比参考语料库中的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在此,形容词的出现率高于参考语料库中的形容词,经过检索,OMS中大量的形容词主要用来修饰圣地亚哥、鱼和渔船,描述Santiago的外表长相以及他的顽强拼搏精神。

二 语法层面

这一部分主要从句子平均长度及句子结构两个方面着手来分析OMS的主要特征,句长是指一个完整句子中所含单词的总个数。句子长度被视为文体学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方面(Yule,1939)。文体学中,对于句长也有参考标准,如果语篇的平均句长超出25个单词,语篇被视为复杂语篇,如果平均句长在14-22之间,语篇的文体适中,如果少于14个单词,文体偏向简单。(http://www.stedwards.edu/newc/green/effwr/styled.htm)。作者通过对平均句长的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表三 平均句长

从表格不难看出,OMS中的平均词长在14-22之间,根据参考标准,《老人与海》的语篇文体适中。在统计句子过程中,35%的句子长度高出平均句长5个或5个以上单词。13%的句子高出平均句长10个或10个以上的单词。小说中最长的句子能达到83个单词。19个句子的句长超过50个单词。结果表明,海明威倾向于用简短的句子表达其思想,但海明威偶尔也会使用长句子及复杂句来描述打渔时的情景。短句子的使用适合描述Santiago在海上的打渔情景给读者造成紧张的气氛,以达到扣住作者心弦的效果。同时,长短句子的交替能增强小说的韵律感。

大体来说,根据句子的语法成分,句子可以被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复杂句四种类型,经过笔者的统计分析,OMS语料库及BROWNA语料库中的句子种类分布如下:

表四 句子种类

从表格很明显看出,《老人与海》中一半的句子都是简单句,高于BROWNA语料库中的比率。另外,并列句的使用也要高于BROWNA语料库。通过检索不难看出,OMS语料库中的并列句大多都是由and,but来连接。偶尔也用then和so,但是却很少用主从复合句。简短的句子可以使作者直接触及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事物的基本色彩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以对文字的修饰雕琢来表达。可见,简约的语言在海明威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三 修辞层面

除了使用简短的单词和简单句外,作者还使用明喻、象征、重复等来完善对老人与海这个故事的讲述。

对于明喻,最常用到的标志词有like,as,as if等。笔者以“like+名词”这种结构为检索对象对小说中出现的明喻进行统计,得出在OMS语料库中,like的出现频次为37,而在BROWNA语料库中其出现频次是1222,两个语料库中出现次数差距甚远。海明威用到的明喻很少,这也正符合其写作特点,他用最直接、最真实的语言来表达打渔时的情景。

对于象征,小说用到最多的是用“the water”来指代“the sea”,“the sea”出现43次的时候,“the water”出现117次,海明威习惯用water来代替sea而且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water经常与dark,blue在一起搭配使用,

对dark water的检索

He saw the red sifting of the plankton in the dark water and the strange light

His choice had been to stay in the deep dark water for out beyond all snares

On,he thought and looked down into the dark water at the slant of the line

But he could see the prisms in the deep dark water and the line stretching

对于重复,小说中时常出现重复。海明威刻意追求重复。不仅追求语意上,还追求重复所产生的视觉听觉效果。并且不让人感觉是一种技巧,似乎无意识中产生,就像说话人靠重复使自己的语意明确,让听者渐次抓住话的本意。他较多地重复名词。

四 语境

海明威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巧妙的手法,不断转移叙事视角,使得叙述者在文中不露痕迹,而且通过大量的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展现了老人丰富、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语料库中出现的人称代词的统计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表五 人称代词出现频率

从表格很容易看出,第三人称“he”出现率最高,其次是第一人称“I”,在小说开头部分,叙述者即为作者站在读者面前介绍必要的故事背景,介绍故事主角老渔夫。等到主人公出场之后,叙述者便隐藏在人物和事件的背后,使读者几乎无法感知他的存在。小说中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一个主人公,小说的叙述基本采用第三人称。作者巧妙的是大量地运用了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来增强了口述的效果。这也是文中“he”,“she”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的英文稿只有二万六千五百三十一个字,小说“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一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的一切过程。”黄嵘(2007)但作家却毫不吝惜地舍弃这一切,构思成一部短篇小说,简约的语言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 结论

通过对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境四个方面对小说《老人与海》进行了系统的文体分析。OMS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要比参考语料库中的平均词长短。动词的出现频率比其他词性的出现频率要高。根据句子的语法成分,简单句、并列句,在OMS中占的比重较大,修辞手法用到的较少,这表明海明威倾向于使用简单、简短的词来表达丰富的内涵。同时,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也给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Fowler,R.(1975).Style and Structure in Literature:essays in the new stylistics.Oxford:Blackwell.

[2]Hemingway,E.M.(2005).The Old Man and the Sea.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Hoover,D.L.(2007).Approaches to Corpus Stylistics:The corpus,the computer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London:Routledge.

[4]Hu Zhuanglin,et al.(2002).Linguistics:An ad-vanced course book..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5]Leech,G.N.,&Short,M.H.(1981).Style in fiction: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7]黄嵘.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J].文学评论,2007(5):44-45.

[8]王桂芬,何明霞.《老人与海》的风格变异分析[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7(6):62-64.

[9].http://www.stedwards.edu/newc/green/effwr/styled.htm

Abstract: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which are collected by the writer as a corpus call OMS.According to Leech and Short’s stylistic analysis on literacy mode,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grammatical,rhetorical and contextual feature.With the analysis of those mentioned,we can conclude that Hemingway tries to use a simple,concise language to express profound meanings.

Key words:stylistics;corpus;The Old Man and the Sea;Hemingway;features

Class No.:H052Document Mark:A

Analysis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ased on the Corpus

Sun Lili

H052

A

孙丽丽,硕士,助教,枣庄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山东·枣庄。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邮政编码:277160

1672-6758(2011)04-0117-3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文体学老人与海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名言
基于文学翻译的《老人与海》分层阅读赏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