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中考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2011-10-27杨远飞

运动 2011年9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中考新课改

杨远飞

(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 无锡 214101)

实验与调查

体育中考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杨远飞

(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 无锡 214101)

本文旨在通过对天一中学2010届的高一新生和少年班四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的比较测试及对他们的问卷调查,从而找到近几年来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无锡市体育中考所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体育中考真正起到“以考促教、健康第一”,保证体育中考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稳步扎实健康的发展。

体育中考;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2010年9月进入天一中学选修篮球、排球、足球的565名高一新生和我校同年龄阶段的少年班四年级学生(不参加市内统一的体育中考)的问卷调查以及他们之间的身体素质、身体技能等的比较研究与分析,旨在找到无锡市体育中考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保证无锡市体育中考健康稳步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0届选修篮球、排球、足球的565名高一新生,其中男生378名、女生187名(注:上述学生来自无锡市的22所初中)以及江苏省天一中学2010届少年班四年级的67名男生和18名女生(注:学校少年班采用五年一贯制,少四年级学生相当于高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当于高一年级的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看有关文献资料,获取有关的信息和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调查65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9.8%。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各初中学校在有体育中考任务情况下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在水平四阶段所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学生对体育中考的行为态度等情况。

1.2.3 比较测试分析法2010年9月通过对2010届565名高一新生和2010届少年班四年级的85名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比较。

1.2.4 访谈法通过对14所初中28名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学和体育中考的现状问题。

1.2.5 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 果

2.1.1 通过体育中考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一新生身体素质各项平均值明显高于少年班四年级学生。这说明体育中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效果是十分有效的,是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1.2 体育中考有利于学生身体、生理机能的提高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水平的各项平均值指标均高于少年班四年级学生。说明了体育中考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效果是比较显著的,是符合初中学生身体、生理发展所需的。

2.1.3 体育中考有利于培养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对高一新生和少四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参与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调查发现,参加过体育中考的高一新生学生在初中阶段62.5%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而未参加体育中考的少四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只有27.1%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且有30.6%的学生处于不太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这也说明了体育中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积极性。

2.1.4 体育中考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水平四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据调查,绝大部分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和项目都是市体育中考项目和内容,而少四学生在初中阶段(少一、少二)所学体育运动项目和内容比较丰富,这也说明体育中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平四阶段的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完成,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体育兴趣、爱好,这种现象与体育中考的目的和新课标的理念背道而驰。

表2 高一新生与少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均值男女生比较统计表

2.1.5 体育中考不利于学生在水平五阶段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发展除了两项体育中考项目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有89.4%的学生学过和排球的原地自垫球技术有92.7%的学生学过,其他篮球、排球、足球运动中的技战术只有少数学生学过,有的项目的技战术根本就没人学过,而且从调查中发现,少数学过的学生大部分是一些原初中校队的队员或来自于传统项目学校的学生。这也说明了体育中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初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培养,从而导致了这些高一选修学生在学习这些项目时,出现了水平四和水平五阶段的运动技术技能严重脱节。

2.1.6 体育中考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由于体育中考带给了学校领导、家长、班主任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体育中考的终结性评价,造成了体育教师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导致了新课标的理念不能真正落实。

2.2 分析与讨论

2.2.1 体育中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形态机能初中学生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最快、最敏感的时期,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压力较重的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对初中学生进行体育中考,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形态机能的稳步提高。

2.2.2 体育中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众所周知,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种参与性的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练习作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为目标,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健康。因此,只要认真参与了就会有所收获,体质就会得到增强,健康就会有保证。对学生来讲,由于体育中考本位目标的明确,他们有了自己明确的体育学习目标、自我锻炼和评价目标,从而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进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较好的基础。

2.2.3 体育中考评价不合理性,造成了新课改不能落到实处无锡市体育中考的评价经历了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的过程。体育中考的评价方式经过了多次改革,终结性评价是一考定“终身”,它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但是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即每学年3分的过程目标管理,三年共9分和效果目标考试26分两部分组成,总分为35分,计入学生升学考试总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家长、学校领导等各方面的压力,最后成了“人情分”人人都有形同虚实,最终在实施5年后“流产”,并回归到原来单一的终结性评价。那么,只要走终结性评价的道路,初中体育新课改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它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等的培养以及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

2.2.4 体育中考项目设置的不合理性,造成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应试性近5年来,无锡市体育中考项目设置分成了三大类(自选三项):速度耐力类(50m跑、女800m或400m、男1000m或800m、50m游泳)、身体素质类(30秒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或30秒立卧撑、立定跳远、实心球、引体向上)、球毽类(30秒投篮、篮球运球、连续自垫软排、足球垫球或30秒踢毽)。从这三大类的项目设置本身来看应该没有问题,特别是在当今学生耐力、上下肢爆发力等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体育中考设置速度耐力类、身体素质类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学生这两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且从表面上看这种项目设置给予了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但是,在球毽类项目的设置上存在了较大的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造就体育中考的应试化。无锡市将软排作为体育中考的球毽类项目的选项之一,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出发点是为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对所有体育工作者来说,排球运动的主要技术包括垫、发、传、扣,而单纯的将原地自垫软球作为中考体育的测试项目,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是很不合理的,原地自垫软球只是学习排球垫球技术中体会垫球部位,强化学生在垫球练习中“手臂夹紧,手腕下压,肘关节伸直”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并不是排球运动中的一种技术。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有92.7%学生学习过原地自垫球项目,而其他技术学过的人少之甚少。正是由于体育中考这一“紧箍咒”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对排球的最深影响除了原地自垫球其他基本什么都不知道。大家都知道每项运动项目的各项技术都有其关联性和目的性。如果体育中考项目设置的仅仅是某个项目的某个辅助动作和某一技术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应试性。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 论

3.1.1体育中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形态机能,并在体育中考本位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促进了学生初中阶段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来,对处于身体发育旺盛期和学习压力较重的初中学生来说体育中考能有效、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1.2体育中考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不全面以及体育中考项目设置的不合理性、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也滋生初中体育教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3.2 建 议

3.2.1各教育主管部门应继续加强体育中考项目的改革,科学合理的选择中考体育项目,特别是一些球类项目不能只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而不考虑项目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培养的价值性,更不能简单的将一些运动技术的辅助动作和某个动作环节作为考试项目, 从而造成了学生没有掌握和了解水平四的一些球类基本技术技能,反而影响了水平五的教学。应将球类项目的一些技术有效的衔接起来综合考核。另外,还应增加项目内容,给学生增多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从而更好地解决体育中考的应试性,真正地起到“以考促教”保证新课改的稳步推进。

3.2.2各教育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体育中考的评价制度和评价内容,改变走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和形式主义的过程性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如每学年3分的过程目标管理3年共9分,既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体育中考范畴,可从原来的由学校考核转变成利用中考体检时测试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并输入电脑进行评价。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提高是需要过程的,它不是通过考前的强化训练能提高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过程性评价的作用,还能有效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3.2.3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激发社会各界、学校领导等重视体育工作,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还应将学生参加各类各级体育竞赛成绩纳入体育中考的范畴,从而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向良性化发展。

3.2.4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由于体育中考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各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调研和对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多举行各种形式的听课、评课、说课等调研活动以及新课改的专项讲座,提高广大初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确保新课程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得到贯彻。

3.2.5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为了杜绝体育中考的应试教育,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在体育中考的项目设置上加大改革力度,在保留一些对初中学生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有很大帮助的传统项目(如耐力类的男1000米、女800米;上肢力量类的引体向上、实心球等)以外,应在各校场地器材等设施平等的基础上,以人教版或省教版为蓝本,将初中阶段所有的学生应知应会项目纳入体育中考的试题库,并在体育中考考前1个月公布考试内容或划区抽签决定每个片区的考试内容,从而有效地杜绝应试现象,真正有效地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稳定持续地发展。

3.2.6为了鼓励各校校本课程、特色项目、传统项目的开展,体育中考可以象高考一样采用“3+1”或“3+X”,在三类必考的基础上,各校可选择一项或两项考核。考核标准必须在考前半年上报,并有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抽样认证,最终拿出考核标准,从而进一步推动各校的体育特色项目。

[ 1 ]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 2 ] 季浏.体育教学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 3 ]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专辑[ J ].中国学校体育,2006(6).

G807.3

A

1674-151X(2011)09-07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37

投稿日期:2011-04-01

杨远飞(1971 ~),中教高级。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中考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锻炼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减负问题研究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中考“三数”大扫描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