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窗随札

2011-10-25陈益

群文天地 2011年15期
关键词:罗汉乡音芬奇

陈益

满足

傅雷先生在做艺术讲座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天晚上,许多艺术家聚集在莫扎特家里聊天,其中一位任意地弹奏着格拉佛桑琴(一种洋琴)。房间里开始争辩,且趋向热烈。弹琴者在一个结束的音符上戛然而止。不多一会儿,艺术家们的争辩结束了,纷纷散去。莫扎特也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怎么也睡不着。在一种无名的烦躁与不安的侵袭下,他猛然坐起身,走到格拉佛桑琴边,弹奏了结尾的和音。弹完后,才安然入睡。

莫扎特的心里获得了满足。

达·芬奇生存的时代,是画家们致全力于技巧,要求明暗、透视、解剖都有完美表现的时代。达·芬奇恰恰又是对这些技巧有独到研究的人。然而,他把“艺术的鵠”放在一切技巧之外。艺术对于他,是人类热情的唯一表白,各种技巧不过是工具而已。正是如此,十五世纪的艺术由达·芬奇携入登峰造极的境界。

表达,或者称作宣泄,是人类精神实现满足的一种形态,而艺术则是其最高境界。

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她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多少年来,人们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了种种猜测:是和蔼可亲的温婉的微笑,还是多愁善感的感伤的微笑?是内在的快乐的标志,还是处女童贞的表现?仿佛是这一切,仿佛又不是这一切。神秘莫测的微笑,足以令观赏者倾倒。我想,那微笑与其说显现了蒙娜丽莎的心理满足,还不如说是表达了达·芬奇的心理满足——艺术的魅力,不正是渊源于创作者在艺术品孕育、诞生过程中的潜意识的满足?

《世说新语》中,也有类似的故事。王子猷——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小儿子,居住在山阴,有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皎洁的月光,于是感到神思彷徨,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来。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船儿在雪中足足行驶了一夜,到了戴逵家门前,他却又立刻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王子猷回答道:“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要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王子猷雪夜访戴,用今天的目光来理解,是一种行为艺术,表达了魏晋时代潇洒自在、率性而为的名士风度。其实,他既是做给别人看,也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

古人说:“不做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我们的有涯之生,需要许多看似无聊的事赋予特有的价值。艺术,无法等同于茶米油盐酱醋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聊之事”,有时甚至怪异、突兀、荒谬,不可理喻。然而,恰恰能让我们由此获得情绪的满足、心灵的共鸣,有涯之生也就变得无涯起来。

独立

五月的夜晚,似乎已有初夏的气息。一轮明月挂在昆曲博物馆古戏台的檐角,缓缓地移向中天。风,吹送着委婉的笛声,还有绿树的清香,让人的心境变得很宁静。

戏,一折一折地演着。全都是昆曲名家,全都是传统经典,全都是用尽心思。鲁智深的上场,却使我微微一怔。袈裟、拂尘、佛珠,衬托着他那圆睁的双眼和黑黑的大胡子。几乎没有唱词与对白,只是默然的造型。看惯了小生花旦、男情女爱,“花和尚”横空出世演武戏,很有些新奇感。这武戏并不一般,鲁智深居然模仿寺庙里的十八罗汉,时而拉长身形呈“瘦子罗汉”;时而鼓起肚子呈“大肚罗汉”;时而以头依拳呈“思考罗汉”;时而以单腿支撑下蹲,另一腿悬空平伸呈“打坐罗汉”。睡罗汉、捧狮罗汉、长手罗汉、亮珠罗汉、看书罗汉、挖耳罗汉、长眉罗汉、大肚罗汉、擎天罗汉……无不形神兼备。每隔一会儿,便变换罗汉的姿势,但始终以一条腿支撑身体。

你看,他右腿支撑,全身360度原地转圈,脚不离地,手上用力挥动拂尘。随即,又将左腿掰上肩头,缓缓蹲下,离地不足一尺,全身竟纹丝不动。

“好哇!……”

平日里文静优雅的女士,也情不自禁大声尖叫。观众席里顿时掌声喝彩声大作。

他依旧默然变换造型,沉浸在一个极端的世界里。是的,被迫削发出家,无法六根清净,一气之下强喝了两桶酒,是极端;醉醺醺地耍起十八罗汉拳,在五台山踢坏山门,打坍山亭,是极端;一条腿站在那儿,接连做出那些高难度动作,也是极端。莫道花和尚醉酒混沌,他比任何人都清醒。那姿态各异的罗汉造型,恰恰寄托了内心不可遏抑的抱负。他更有非同凡响的坚韧,以一条腿支撑,展现充满寓意的身体。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揭示卓立于世的精神境界呢?

一刹那,分不清该为之喝彩的,是桀骜不驯的鲁智深,还是主演《虎囊弹·醉打山门》的演员……

自古独立不易。独,而后立,靠身躯,更靠钢缆般的神经支撑。这神经里有信念、意志、品性,也蕴含非凡的承受力。君不见,擎天大柱不周山也经不住共工的一触,顿时天倾地陷,洪水漫漶?在千钧一发、危若坠卵之际,依然不肯有丝毫摇移,这种精彩的人生,恐怕绝大部分聪明人会选择放弃的。

后来我才从一位昆曲专家那儿知道,扮演鲁智深的曹志威,1998年进戏校学戏时,才13岁。两年后,就开始学这出《醉打山门》。先是练基本功,后来又进行强化训练。基本功,每天练7个小时,单腿独立每次起码30分钟。鲁智深,便在他身上复活了。

荷花溇

立交桥如巨大的恐龙骨架,在村庄的一侧飞架,公路上整天风驰电掣。荷花溇早已不复可见,依傍于它的许多民房也被拆迁了。但我始终记得这个美丽而贫瘠的名字。它,原本是一片白茫茫的低洼溇潭,连年遭受涝灾。民谣说“只见秧船去,不见稻船回”。农民都是陆续从苏北逃难过来的,后来又有一批城里学生插队落户,转瞬间,便是四十多年过去了。

我陪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教授去荷花溇,当年,他就是知青中的一员。他带着一个吴方言的研究课题,重游故地,辨认依稀记得的面容,与他们攀谈。然而很有趣,在由崭新的楼房、汽车、店铺组成的村子里,人们依旧操着浓重的苏北口音,不少年轻人则流畅地说着普通话。什么是荷花溇的方言?我感到迷惘。

村里的周围,是农田和蔬菜大棚。北面,一片树林簇拥着凝滞的小河,显然,这是修建高速公路时取土的结果。高速公路改变了村镇布局,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我与教授在村里漫步时,忽然想起了这句话。随着大片的土地被批租,公路和厂房肆意扩展,原先由竹园、河埠、稻草堆和粉墙黛瓦构成的农舍,早已被整整齐齐的公寓楼所代替。愈来愈多的农民不再与稻禾麦苗为伴,纷纷进了工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被打破了。年轻人争先恐后地在城里买了房子,把家搬了出去。村子里空余的房子,陆续贴出招租的广告,而临街则开设了川湘饭店、土家香酱饼店和小超市。当外来人口远远多于本地人口的时候,普通话也就不推自广了。

方言,或者称作乡音,是很奇特的东西。一个人能够在很小时离开家乡,满世界漂泊,把别人的语言说得很流利,可是跟自己的父母、兄妹打电话,却只会用家乡话表达。难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成为千古绝唱。

不少原生态发音,简洁而生动,表述着极其丰富的含意,让乡里人一听就心领神会,却根本无法转化为文字,这是几百年来人们在同一空间内生活的约定俗成。假如在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忽然听到耳熟能详的乡音,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热血潮涌的。可惜,作为人们集体文化记忆的乡音,已日渐为强势的流行语言所同化。上海有媒体记者专门做过调查,问“肩膀”用方言怎么说?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说成“鸡膀”,一口的洋泾浜。让中学生用方言读一篇文章,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疙疙楞楞,不知所云,这让语言学家们深感忧虑。乡音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变异,将使我们失去理解语言本质的机会,失去某种认知信息……

乡音,本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很少有人会将它的保护,与珍贵的生态资源保护一样相提并论。恰恰相反,那么多家长拼命地让孩子学英语,考托福、雅思、GMAT、GRE,然后花大把的钱送出去接受西方教育。然而,当这些孩子因远离乡音而失去汉民族特征,乃至产生认同危机,我们又该如何救赎?

走在荷花溇的村路上,教授说:“所以我要做吴方言的课题啊!”

猜你喜欢

罗汉乡音芬奇
有些水声,像乡音
李宏禹作品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中)
乡音
愁罗汉
乡音不改
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