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温网李娜与塞莲娜·威廉姆斯的实力对比分析

2011-10-25

运动 2011年1期
关键词:发球局莲娜威廉姆斯

蒋 杜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福建 厦门 361005)

理论与方法探索

2010年温网李娜与塞莲娜·威廉姆斯的实力对比分析

蒋 杜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福建 厦门 36100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两人技战术水平及打法特点,分析两人存在的差距。结果表明,两人在发球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塞莲娜·威廉姆斯有着女子网坛有史以来最强势的发球,李娜的一发成功率较高,但双发失误也较多;李娜非受迫性失误明显高于对方;制胜球得分和主动进攻意识不及对方;此外,李娜的心理素质也不及对方成熟和稳健。

温网;女子单打;李娜;塞莲娜·威廉姆斯

李娜是中国女子网球的领军人物,世界最高排名第9,而塞莲娜·威廉姆斯世界排名第1,此次比赛是李娜职业生涯与小威廉姆斯的第6次交锋,此前李娜1胜4负处于下风,其中在大满贯的2次交手都是以小威胜出告终,不过前5战比赛均是在硬地赛场进行的,同时本场比赛也是两人交锋时排名最接近的一次。经过79分钟的较量,李娜以5-7/3-6不敌头号种子、12座大满贯拥有者小威廉姆斯,止步八强。虽然,最终的结果是李娜负于塞莲娜·威廉姆斯,但观众们却给予了李娜虽败犹荣的高度评价,本场比赛被称为本届温网中最有看点的比赛之一。本文通过对李娜与塞莲娜·威廉姆斯的技术对比分析,并从中找出差距,为中国女子网球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同时也可以推动我国男子网球水平的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0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李娜与美国选手塞莲娜·威廉姆斯之间的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李娜与塞莲娜·威廉姆斯的基本信息、女子网球的相关文献资料,并搜集2010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1/4决赛中中国选手李娜与美国选手塞莲娜·威廉姆斯之间的比赛数据资料。

1.2.2 录像观察法通过反复观看比赛录像,观察两位选手的技战术和打法,找出两人的特点所在。

1.2.3 逻辑分析法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分析数据和观看比赛录像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总结。

2 结果与分析

2.1 李娜与塞莲娜·威廉姆斯的技术统计(表1)

2.2 对各项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

2.2.1 发球博弈特点分析

(1)一发和二发的成功率。从发球的速度、成功率和发球得分上分析可以得出,要想增大发球的威力,从而在比赛中占据主动,必须在发球的力量和速度上下工夫,这也是世界网坛的发展方向[1]。由表1可知,李娜的一发成功率高于塞莲娜·威廉姆斯,但其一发得分率60%却远不及对手的85%。一发成功只能保证在发球上少失分或者不失分,而不是发球直接得分。从二发得分率来看,塞莲娜·威廉姆斯的成功率高于李娜,说明李娜一旦一发失误,对她的二发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表1 李娜与塞莲娜·威廉姆斯的技术统计

(2)Ace球的情况。全场比赛塞莲娜·威廉姆斯的Ace球数明显高于李娜。塞莲娜·威廉姆斯在轰出11记Ace球的同时,还保持着高速的发球,说明塞莲娜·威廉姆斯在发球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塞莲娜·威廉姆斯有着女子网坛有史以来最强势的发球,她高质量发球令很多网坛许多优秀的男选手都无从招架。面对这样的选手,李娜应当在保证成功率较高的前提下,变化其发球的落点、速度、角度和旋转,而一味的追求直接得分的Ace球,易造成双发失误,将得不偿失。

(3)两人的球速特点。由表1可知,塞莲娜·威廉姆斯最快的发球速度高达122英里∕时,而李娜的最快为107英里∕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二发平均速度从统计数据来看没有差别。从这两名选手得到身高可以看出,塞莲娜·威廉姆斯(178cm)比李娜(173cm)高6cm,身高越高击球点也就更高增大了发球的成功率,从而利于发球;从速度和力量而言,塞莲娜·威廉姆斯是欧美顶级的集力量与技术全面的选手,明显优于李娜,这些都有助于塞莲娜·威廉姆斯发出更有力量、更有速度、更有旋转和角度的球。

(4) 发球失误情况分析。从表1看出,李娜的双发失误5次,比塞莲娜·威廉姆斯多得多。这说明李娜想通过一发的速度来压制手、占据优势,而过于强调一发的威胁,一发成功率必然有所下降。我国运动员于打法所致和身高原因,在训练中一直较注重底线击球技术的提高,过网较平,较符合单打的竟技特点。

2.2.2接发球接发球是一种后发制人的进攻手段,在现代网球比赛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要获得一场比赛的胜利,除了赢得自己的发球局外,还要破掉对方的发球局。可见,接发球战术和发球技术同等重要,接发球刹那间,不仅要预判出对手出球的方向,做出恰当的选择,同时还要控制好球拍的位置。

(1)接发球得分率。 从表1可知,塞莲娜·威廉姆斯的接发得分率为48%,是李娜的两倍,说明两人之间有较大的差距。这也从另一侧面反应了李娜的发球并没有给塞莲娜·威廉姆斯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李娜应当加强其发球的攻击性。

(2)破发状况。从最能说明问题的破发成功率来看,李娜与塞莲娜·威廉姆斯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谓破发,就是在选手处于对方发球局情况下,破掉对方发球局赢得一局[5]。要破对方的发球局,往往要求选手具有很高技战术水平同时还能达到压倒对手气势的效果。全场比赛,塞莲娜·威廉姆斯拿到破发点7个,成功破发4次,而李娜只拿到2个破发点,成功破发一次。因此,塞莲娜·威廉姆斯赢比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2.2.3 网前对抗特点网前球是结束一分最容易的地方。压对手的回球时间,封锁对手的回球路,对手必须在压力面前回出高质量的穿球,这就是网前赋予的力量[6]。整场比赛两人网前球都是得2分,得分率50%。塞莲娜·威廉姆斯利用身高臂长势,主动加强网前球进攻,虽然成功率与李娜一样,但从战术上给予了李娜更大的心理压力,基本上达到了其技战术效果。而李娜对上网于谨慎,网前攻击较弱,但成功率较,可以适当增加上网次数。此外,上网截击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战术,能更快的结束一分。借助底线人巨大的球力量截出角度得分。李娜在处理对方截击球,要把握穿越角度,回球尽量打到对方膝或者膝盖以下部位,给对手造成失误。所谓制胜球,若在连续对打时,指的对手无法赶到的强而有力的一球,因而下这一分[7]。若在发球时,指的是对手碰到却回击不好的强力发球,因而拿下这一分。从表1可知,在制胜球上李娜也明显处干劣势。2.2.4心理素质对技术发挥的影响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成为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应当重视心理因素对网球比赛的作用,强化中国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8]。在此次比赛中,李娜一改往日比赛慢热的习惯,很快就投入了比赛,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集中精力而不受观众们的影响,成功保发了自己的前四个发球局,还不时予以对手致命的回击,很大程度上涨自己气势压住了对手。但是,随着比赛的继续,面对对手塞莲娜·威廉姆斯强劲的攻防,李娜在多次领先的情况下被破发,出现非受迫性失误高达19次之多,甚至两次在关键球的时候双发失误,而塞莲娜·威廉姆斯的非受迫性失误仅6次,相差较大。这说明李娜的心理素质还是不够成熟、稳健,在处理关键球时不够沉着冷静,须加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李娜一发成功率略高于塞莲娜·威廉姆斯,但双发失误率却明显高于对手。这说明娜要通过控制发球的落点、角度、深度、转和速度,有目的地改变发球类型与节奏、高发球技术与威力。

3.1.2李娜对二发发动主动攻击的意较好,攻击力度强,具有一定的杀伤力,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3.1.3由于打法所致,李娜网前球总与塞莲娜·威廉姆斯明显有差距,制胜球与对方也有很大悬殊。

3.1.4世界优秀的网球女单选手技术特点表现为,底抽击球的力量更大、速度更快、角度更刁、攻击力更强,全面型已成为女子单打发的主潮流。李娜的缺陷在于缺乏主动进攻和上网逼压气势,制约其水平的更大发挥。

3.2 建 议

3.2.1我国女子网球技术应向着“技术全面,快速多变,积极进攻”的方向发展,把积极主动进攻作为获胜的关键因素而认真对待。

3.2.2我国女子网球训练需要设置与目前世界优秀网球女单手打法相似的同态系统,进行针对性极强模拟训练。

3.2.3加强心理训练增强女子网球选手应对各种临场突发的情况的处理能力。

[1]李英.对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7(4).

[2]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朱磊.中外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陈正.中外优秀网球女双选手技战术及打法特点的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6]唐小林.网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7]陈剑萍.北京奥运会中外女子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统计分析[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

[8]史芙英,张辉,章凌凌,等. 中国女子网球队奥运攻关研究报告—我国女网主力队员与国外主要对手技战术分析[J].体育科研,2008(29).

G812

A

1674-151X(2011)01-03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1.017

2010-10-14

蒋杜(1986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球。

猜你喜欢

发球局莲娜威廉姆斯
蓝色的树叶
玛莲娜,玛莲娜
路易斯·威廉姆斯最佳第六人
双重魔咒 杰伊·威廉姆斯 JAY WILLIAMS
最佳第六人路易斯·威廉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