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壮大贵州民营经济的“38条”

2011-10-23周航邓锋平张波彭勇

当代贵州 2011年11期
关键词:江平民营企业贵州

■ 文/周航 邓锋平 本刊记者 张波 彭勇

解读壮大贵州民营经济的“38条”

■ 文/周航 邓锋平 本刊记者 张波 彭勇

“38条”可以说是全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它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家热血沸腾,也使有投资创业欲望的广大群众跃跃欲试。

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江平(前中)认为,“38条”文件精神的关键是要大力促进民营企业上水平、上规模。(省经信委供图)

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召开,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家的眼球,省领导在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38条”)的内容,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成了他们热议的话题和潜心研究的内容。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指出,“38条”有许多创新和突破,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件精神,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本刊记者走访了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部分民营企业家,来共同解读“38条”。

目标:上水平 上规模

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江平认为,“38条”文件精神的关键是要大力促进民营企业上水平、上规模。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制定民营企业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和提高引导水平。

上水平、上规模,就要推动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工艺与装备。在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举足轻重。

“因此,我们正在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民营企业集聚区和示范性民营企业。”王江平说,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成立相应的行业技术服务机构,以特色食品、民族制药、旅游商品、软件服务、装备制造、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支持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和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对已开发首台套装备及产品的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民营企业产业化。

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是当前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省经信委正在紧锣密鼓筛查统计,马上要列出15个以上有条件超50亿元的重点企业,在资产重组、项目融资、技术创新、管理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动态跟踪服务,培育一批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能够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民营经济产业园区,围绕我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专、精、特、新”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军工企业发展配套产品和下游产品,新创立一批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民营企业。

在王江平看来,支持民营经济节能减排也是促进民营企业上水平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民营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和支持。提升民营经济信息化水平,多层次、多形式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工程,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支持民营经济技术改造、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措施:政策到位提高效率 完善体系

谈到“38条”如何落到实处时,王江平说,要认真落实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关政策,切实放宽行业准入。对省经信委负责的原材料、信息化推进、软件服务、民爆、资源综合利用、军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等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不设置任何限制,落实公平政策待遇。由省经信委负责的各类项目审批,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一视同仁。在煤、电、油、运调度和协调保障工作中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同等对待。同时应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效用,重点扶持民营经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企业上市、产业园区、品牌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金融服务等方面和相关文件规定的其他领域,保证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公开、规范、科学、有效。

规范行政行为和提高工作效率,是把“38条”落到实处的重要一环。落到实处就需要切实提高执行力,把民营经济作为“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的重要对象,实施情况列为处室考核、干部考察任用的重要内容。依法减少行政许可事项和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减轻民营经济负担。发挥省政府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作用,继续清理我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凡能取消的坚决取消。

王江平认为,与此同时,要积极推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星级认定和奖励补助办法与民营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办法,在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省级及国家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到2015年,全省基本建立以公益性综合服务机构为主导、商业性专业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省、市、县三级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机制,加大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资金补助力度。

亮点:放宽限制 实现倍增

省中小企业发展办公室、省非公经济办公室主任龙超亚认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38条”重点针对当前制约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地、融资、人才、市场准入、政策执行等主要瓶颈问题,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呈现出四个方面的亮点。

省中小企业发展办公室、省非公经济办公室主任龙超亚认为,“38条”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图为龙超亚(前右)在基层调研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省经信委供图)

亮点一,首次提出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三年倍增计划”,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中放手、放开,大胆闯,大胆创新,推进民营经济大步跨越。

亮点二,着力放宽民营经济发展限制,全面拓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全面清除准入障碍,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进入矿产资源、能源、制造业、交通运输、水利、建筑、信息产业、土地整治、金融、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工、“三农”建设和扶贫开发、服务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体育、社会福利、商贸流通、政策性住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等领域。

亮点三,围绕创新和品牌是“微笑曲线”的两端,是附加值最高的部分,是民营经济增效的重要途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重点支持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做优做强。在加大财税、金融和土地支持方面有新的、具体的举措。针对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是创业带动就业的主体,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进入民营经济领域创业,从人才培训、人才素质提升、职称评定、降低创业成本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亮点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同等对待省内外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省内外民营企业都享受同等政策,给予同等扶持。针对政策执行力弱,落实不到位、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提出要着力提升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水平。

声音:期待与信心

“38条”可以说是全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它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家热血沸腾,也使有投资创业欲望的广大群众跃跃欲试。

作为一个在贵州投资兴业多年的民营企业家,河南商会会长张泉水认为贵州省委、省政府高调出台支持贵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这在贵州尚属首次。省领导对政府提出的“如果支持不力,就抽鞭子、调干部”的要求,更是让贵州的民营企业家看到了希望,贵州是在实实在在地出实招鼓励支持民企发展。

“省委、省政府最近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让我们看到了贵州发展的希望,更看到贵州民企壮大的希望,无论从办事效率,还是从行政许可的规定,无论是初生的企业,还是正在经营中的企业,无论是企业家经营环境的塑造,还是社会与媒体的服务与宣传,多年的问题,都可以在省委书记、省长的讲话中得到回应。”张泉水说。

“贵州民营经济遇到了难得的机遇。”浙江省贵州商会秘书长徐琨告诉记者,省里召开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犹如春风吹过民营经济这块沃土,贵州民营经济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不可限量。

(编辑/彭奇伟)

猜你喜欢

江平民营企业贵州
“撒娇”老师更好命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贵州,有多美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教你做一个“福尔摩斯”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贵州古驿道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