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设类高职生核心职业能力评价软件的开发

2011-10-20□何

职教论坛 2011年26期
关键词:软件核心建筑工程

□何 辉

关于建设类高职生核心职业能力评价软件的开发

□何 辉

建设类高职学生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错位,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出发,定位核心职业能力,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开发核心职业能力评价软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实施效果良好,对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职业能力;评价软件

一、研究背景

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建设类专门人才。这类建设类专门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特色。我国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在办学规模、学生数量、师资队伍还是实训设备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目前也遇到了一系列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正制约着建设类高职教育进一步的发展。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解决了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的问题,在当时“精英教育”和“政府包分配”的背景下,也似乎并无不妥,[1]但是现阶段越来越意识到在人才培养上与职业能力需求之间存在着错位,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操作技能很差。如工程测量理论知识学习得很好,却不能正确操作测量仪器;或者画法几何理论知识很精通,工程图纸却读不懂。还有些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很小的实际问题也不会处理,无从下手。在职业能力上的欠缺,使得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2]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目前最为迫切最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

(一)完成建筑企业调研工作,明确建筑企业实际岗位需求,避免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间的错位。

(二)保证能力考核评价的科学真实性,使学校对学生的能力评价与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评价保持一致性。

(三)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实施、评价和反馈的路径闭合,使人才培养过程完整,做到有始有终。

二、核心职业能力体系

首先通过广泛调研,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职业能力的需求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能力。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本课题组通过企业调研、职业能力定位、核心职业能力提炼最终明确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体系。

(一)企业调研

课题组历经1年半时间,走访了企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一线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专家学者等几乎所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利益相关单位和个人。调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一线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工作能力、人力资源三方面进行调研;第二阶段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施工员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为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以及企业对于职业能力评价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研。课题组采取“分散研究、集中研讨”的方式,形成了一份较为完整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工作表,收集和整理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造价员等相关岗位的职责、工作任务范围、具体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方式、与其他任务的关系、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资料。

(二)职业能力定位

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教育的实际,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课题组对调研所得的施工员岗位群能力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整理。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归纳为4类能力,即要求学生达到擅读图、能计算、懂技术和会管理的水平。同时,又将4类能力分解为19个职业能力,如图1所示。

(三)核心能力提炼

在职业能力定位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提炼出行业和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最关注、最急需了解的四大核心职业能力,即工程识图能力、工程计算能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和施工项目组织能力。其中,工程识图能力包含CAD图纸绘制能力、施工图纸识读能力;工程计算能力包含结构构件计算能力、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施工计算应用能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包含施工定位放样能力、施工操作验收能力;施工项目组织能力重点定位为施工组织设计能力。至此,初步构建了一个涵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职业能力体系,详见图2所示。

图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体系

图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体系

三、评价体系构建

当今职业技术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是能力本位评价,能力本位评价解决了学科本位的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信度、效度与真实公正能力之间的关联度低下的问题。[3]

(一)能力分解

围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体系,本课题组对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合理分解,在确保评价项目的必需性、评价内容的适用性、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评价过程的可操性、评价企业的参与性、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等评价原则的前提下,分析确定专项能力的组成、权重、能力要素、考核项目、评分标准等,并根据总分划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能力评价等级,汇总后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手册。

以施工图纸识读能力为例,我们分解为四个专项能力:建筑施工图识读能力、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设备施工图识读能力、图纸综合识读能力,并研究确定各专项能力的权重及能力要素,详见表1。

表1 施工图纸识读能力分解

(二)评价细则

针对施工图纸识读能力这一职业能力所包涵的各专项能力及对应的能力要素,进行各专项能力的教学设计,包含教学内容的明确、教学资源的完善、教学方法的选择,并确定每个专项能力的评价细则,包含评价的能力标准、考核项目、评分标准,其中专项能力之一建施图纸识读能力评价细则详见表2。

表2 建施图纸识读能力评价细则

四、评价软件开发与应用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中的主流技术,人类社会已开始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的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以其独特的知识形态,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能力评价中,它能够解决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职业能力评价人员不足和信息量庞大的矛盾,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使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职业能力评价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为了确保职业能力评价的系统性、客观性、公正性,构建科学有效合理的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开发了核心职业能力的评价软件。软件采用三层架构开发,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数据库、跨架构的使用,拥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运行在现有的多种操作系统上,如UNIX、Linux、Windows等,为客户提供了灵活的选择。无需安装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可使用该软件,方便管理维护。软件方便用户自行构建题库、修改题库。

学生采用该评价软件,平时可以进行自我测试,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水平,对于薄弱环节可进行针对性训练,有助于提高自身水平;考试时试卷一经提交立即生成分数。教师采用该评价软件,考试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试卷;考试中进行考场实时监控;考试后立即生成多项统计分析表,比如按照生源划分、按照班级划分(图3)、按照专项能力划分,也可以按照题型划分(表3),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发现学生的常见问题,及时进行教学改进。

图3 统计分析表(班级)

表3 统计分析表(题型)

核心职业能力评价软件的系统信息更新迅速,方便查询,因此各级管理部门、企业、相关人员都可以随时掌握和了解学生掌握核心职业能力的状况,这对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其它部门网络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题组经过3年的尝试应用,其中核心职业能力“施工图纸识读能力”开发了软件“施工图识读能力考核系统V1.0”及配套软件“施工图识读能力训练系统V1.0”,软件充分利用计算机优势,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施工图识读能力,该软件属于国内首创,并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软件著作权。软件的开发引起了国内多家院校的兴趣与好评,将于近期发行该软件,并出版相应的配套用书。

五、结语

课题组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出发,定位核心职业能力,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开发评价软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实施效果良好,对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一)弥补培养方案的评价空白。传统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只注重学校评价,忽视了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和评价。本课题从能力分解和定位时,就注重和强调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在广泛进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评价手册的制订,弥补了传统培养方案考核评价方式的空白。

(二)实现人才培养的路径闭合。传统的人才培养只注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制订,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考核评价及评价反馈对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始无终,无法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贴近行业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实施、评价和反馈的路径闭合,使人才培养过程完整,做到有始有终。

(三)保证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依据教学实践构建新型考核评价软件,突破了传统评价体系的局限,全方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并以此为依托全面规范和标准化了相关教学过程。

(四)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创新。以评促教,使评价体系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指挥棒,促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创新,使教师走向双师型发展的道路,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1]姜大源.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马越、虞未章等.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3]冯永琴.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比较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何辉(1963-),男,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编号:YB08112,主持人:何辉)成果之一。

G710

A

1001-7518(2011)26-0054-02

责任编辑 夏焕堂

猜你喜欢

软件核心建筑工程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禅宗软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软件对对碰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