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奶与原料奶中农药与亚硝酸钠残留分析

2011-10-19冷静邓斌李琦华杨舒黎苟潇毛华明

中国乳品工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亚硝酸钠残留量牛奶

冷静,邓斌,李琦华,杨舒黎,苟潇,毛华明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商品奶与原料奶中农药与亚硝酸钠残留分析

冷静,邓斌,李琦华,杨舒黎,苟潇,毛华明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采用高效气相色谱(GC)分析法对商品奶和原料奶中农药和亚硝酸钠残留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饲养模式对原料奶中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5种农药中,甲胺磷、敌敌畏和马拉硫磷等3种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商品奶为45.0%~67.5%,原料奶为46.8%~71.2%。商品奶和原料奶中甲胺磷、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和倍硫磷检出率和残留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商品奶和原料奶中亚硝酸钠检出率和残留量差异极显著(P﹤0.01)。原料奶中5种农药加权平均检出率、农药加权平均残留量和加权残留总量均为规模化饲养显著低于农户散养和合作社饲养(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气相色谱法;商品奶;原料奶;农药;亚硝酸钠;饲养模式

0 引言

云南昆明的奶源生产地主要种植蔬菜和花卉,因此,在这些地区的奶牛饲养中,规模化、合作社和农户都用蔬菜和花竿等作为主要的青绿饲料来源。据调查,在这些地区的蔬菜种植中存在农药用量过大,使用高残留的禁用农药等现象。云南牛奶产业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污染情况?牛奶加工中是否会对农药和亚硝酸钠残留产生影响?饲养模式对原料奶中的农药残留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省牛奶安全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对市售商品奶和生产基地中原料奶的农药和亚硝酸钠残留情况进行监测,并监测不同饲养模式对原料奶中农药残留的情况。依据监测分析结果,确立牛奶养殖模式、生产加工过程中农药污染及亚硝酸钠残留的关键因素,为云南乳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2004年12 月至2005年3月,从云南省昆明市原料奶生产基地及奶牛合作社采集原料奶,共94个样品。另从昆明市各大超市购买原料奶生产基地奶源生产的袋装和盒装液态奶,共40份样品。对所采集原料样品与商品样品进行农药与亚硝酸钠残留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牛奶从奶牛产乳到牛奶上市过程中农药与亚硝酸钠残留变化情况。采集规模化饲养模式、合作社饲养模式和农户散养模式原料奶样各40份,进行农药残留分析。

1.2 仪器与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HP8453),美国惠普公司;高效气相色谱仪(HP5890),美国惠普公司;电子天平(AG245,PB303,PB5001),瑞士梅特勒公司,感应量0.01 mg;超纯水装置(MiLLipore-S.A.67120),美国;CQX25-24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旋转蒸发器(RE-52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微孔滤膜(0.45um),市售。

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含量99.3%;敌百虫(Trichlorfon),含量97.8%;甲胺磷(Methamidophos),含量99.1%;敌敌畏(Dichlorvos),含量99.7%;马拉硫磷(Malathion),含量97.3%;倍硫磷(Fenthion),含量97.7%;以上标准品均由Sigma公司提供;丙酮(色谱纯);亚铁氰化钾、盐酸、乙酸锌、无水对氨基苯磺酸、二盐酸-1-萘乙二胺、乙腈、二氯甲烷、丙酮、正己烷、无水硫酸钠和氯化钠均为分析纯。

1.3 牛奶样品制备

测定亚硝酸钠奶样:吸取牛奶10.0 mL于25 mL容量瓶中,加约10 mL 50℃左右的蒸馏水摇匀,慢慢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0.5 mL摇匀,再加入0.5 mL乙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加水至刻度,混匀。放置30 min,过滤,弃去初滤液5 mL,滤液备用。

测定农药奶样:取10 mL牛奶,加入丙酮-二氯甲烷(1+1,V+V)40 mL超声波提取30 min,重复提取1次,合并两次提取液,过滤后加入30 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分配,取出下层溶液,上层溶液再分别用30 mL和20 mL二氯甲烷分配两次,合并3次分配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滤入鸡形瓶中。在55℃温度下减压浓缩至干,挥干后的残留物用15 mL正己烷溶解,溶解液分别以20,15,10 mL乙腈分配3次,合并3次分配液,再次以55℃温度下减压浓缩至干,挥干后的残留物用1 mL色谱纯丙酮溶解过滤膜后上机测定。

1.4 测定方法

亚硝酸钠的测定方法见刘莲芳[1]和曾寿瀛[2]方法。5种含磷农药用丙酮-二氯甲烷(1+1,V+V)提取牛奶中有机磷农药,测定步骤参见王兆基[3]和Masatake,Toyoda[4]方法。

1.5 统计分析

用SAS(6.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药与亚硝酸钠残留分析

对所采集的商品奶40个样品和原料奶94个样品测定了6个残留指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商品奶和原料奶中农药与亚硝酸钠残留现状不容乐观。商品奶和原料奶中甲胺磷、敌敌畏和马拉硫磷检出率范围在45.0%~71.2%之间,敌百虫和倍硫磷检出率在18.0%~25.0%之间。其中商品奶中亚硝酸钠的检出率达92.5%,而原料奶为65.9%。商品奶和原料奶中甲胺磷和敌敌畏平均残留量较高,范围在0.068~0.081 mg/kg之间,敌百虫和倍硫磷平均残留量较低,在0.005 mg/kg以下。商品奶中亚硝酸钠的平均残留量高达0.127 mg/kg,而原料奶仅为0.027 mg/kg。从检出率和平均残留量综合分析,商品奶和原料奶应该重点控制亚硝酸钠和农药中的甲胺磷、敌敌畏和马拉硫磷,而敌百虫和倍硫磷残留较小,可以不必考虑残留控制。从亚硝酸钠的综合数据说明亚硝酸钠在牛奶生产加工过程中控制不严格。

2.2 残留指标差异显著性比较

对商品奶与原料奶中各农药的检出率和平均残留量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商品奶和原料奶中5种农药的检出率和残留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商品奶和原料奶中亚硝酸钠检出率和残留量差异极显著(P﹤0.01)。奶牛产乳到牛奶上市过程中,五种农药残留指标无显著变化,而亚硝酸钠残留指标显著增高。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牛奶加工过程没有造成农药污染,但牛奶加工过程中有亚硝酸钠污染。

2.3 不同饲养模式对原料奶中农药残留影响分析

对规模化、合作社和农户3种不同饲养模式下,原料奶中5种农药残留的加权平均检出率、加权平均残留量和加权残留总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表3)。由表3可见,原料奶中5种农药加权平均检出率、农药加权平均残留量均为规模化饲养模式显著低于农户散养和合作社饲养模式(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不同饲养模式对原料奶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3 结束语

商品奶和原料奶中农药残留和亚硝酸钠残留均不太低,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无影响,但对亚硝酸钠残留有显著影响。规模化饲养模式中原料奶农药残留量显著低于农户和合作社饲养模式。

牛奶生产地不同,农药残留也不同,控制农残要因地制宜。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确定云南昆明地区牛奶中应该重点控制甲胺磷、敌敌畏和马拉硫磷等3种农药残留。在牛奶加工过程中要重点控制亚硝酸钠再次污染,根据这一情况,需要建立亚硝酸钠的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原料奶加工用水中亚硝酸钠残留,严格控制各个加工环节,避免亚硝酸钠污染。总而言之,选择合格的奶牛饲料原料,严格控制牛奶加工过程是控制牛奶中农药和亚硝酸钠残留的一个关键环节。

云南省原料奶生产模式有规模化生产、合作社和农户散养3种模式,规模化饲养模式中原料奶农药残留量显著低于农户和合作社饲养模式。合作社和农户饲养模式都为农户各自饲养管理奶牛,各农户饲喂奶牛的饲料原料来源各不相同,奶牛饲料结构也不相同,因此不可能统一控制奶牛进食饲料的农药污染。而规模化生产模式由于奶牛饲养量大,饲料原料进货量多且渠道稳定,奶牛饲料结构一致,易于对饲料农残进行监测。在原料奶生产过程中,生产企业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而放松原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加强饲料原料质量控制是保证饲料中农药残留不超标的另一关键环节。

[1] 刘莲芳.食品添加剂分析检验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45-146.

[2] 曾寿瀛.现代乳与乳制品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40-341.

[3] 王兆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J].分析化学,1998(2):158-161.

[4] TOYODA M.牛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简便分析法[J].农药丛译,1992(2):49-51.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sodium nitrite in commercial milk and raw milk

LENG Jing,DENG Bin,LI Qi-hua,YANG Shu-li,GOU Xiao,MAO Hua-mi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Kunming 650201,China)

The gas chromatograph(GC)method was used for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sodium nitrite residues in commercial milk and raw milk,and also analysis the effect of feeding pattern on pesticide residues in raw milk.The results showed that:Among five pesticides,Methamidophos,Dichlorvos and Malathion had high detection rate of pesticide residue,45.0%~67.5%with commercial milk,and 46.8%~71.2%with raw milk.The detection rate and the residual quantity of Methamidophos,Dichlorvos,Trichlorfon,Malathion and Fenthion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mmercial milk and raw milk(P﹥0.05);but the detection rate and the residual quantity of sodium nitrit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mmercial milk and raw milk(P﹤0.01).weighted average of detection rate,weighted average residual quantity and weighted total residual quantity of five pesticides were all large-scale farmer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ackyard farmers and cooperative breeding farmers(P﹤0.05),and th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ter two feeding pattern(P﹥0.05).

gas chromatograph;commercial milk;raw milk;pesticide residues;sodium nitrite;feeding pattern

TS252.7

A

1001-2230(2011)01-0050-03

2010-09-14

云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4NG04);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2009GJF30034);云南省科技强省创新项目(2008LA008)。

冷静(197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

毛华明

猜你喜欢

亚硝酸钠残留量牛奶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亚硝酸钠中红外光谱及热变性分析
送牛奶
炫彩牛奶画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量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神奇的牛奶树
碳纳米管/石墨烯负载四氨基钴酞菁电极用于亚硝酸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