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应用食物模具进行饮食教育的效果分析

2011-10-16李玉玲颜凤慧

转化医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饮食血糖食物

李玉玲,颜凤慧

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防治知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认为细致而全面的糖尿病教育是成功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前提[1]。治疗效果除病情及医疗条件等因素外,还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而掌握科学合理的饮食知识是实现患者自身有效管理和控制病情的基础[2]。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认识不足,使得饮食治疗的实施受到了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科采用食物模型教具结合标准餐体验的综合性集体化的教育方法,打破了单纯以抽象的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食物模型教具 仿真食物模型是根据食物交换份的概念制作的每一类食物90 kcal(1 kcal=4.184 0 kJ)的质量。例如1份主食为25 g大米或25 g馒头;1份蔬菜类食物为500 g大白菜、200 g胡萝卜;1份水果类食物为350 g西瓜、200 g苹果、200 g桃子、200 g橙子;1份肉蛋类食物为25 g瘦肉、50 g瘦牛肉、55 g鸡蛋、35 g虾仁等。这些模型与实物有相同的质量、体积、热量。制作这些食物模型的成本适中,对于大多数糖尿病专科和糖尿病教育中心在经济上可以接受。

1.2 临床资料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具体内容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文化程度、并发症、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以及运动治疗及血糖监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临床资料

1.3 方法

1.3.1 教育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一对一的个别教育或小组讲座教育,讲解饮食治疗的理论知识,纠正饮食误区,为患者发放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手册。试验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饮食教育,讲解饮食治疗的理论知识,纠正饮食误区,运用食物模型使患者对常见食物的质量、体积、热量有直观的认识,制定饮食处方。患者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可以在护士指导下,利用食物模型,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动手搭配自己每天的食物,合理调配一日三餐的饮食。

1.3.2 评价方法 教育后对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收集整理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数据,进行健康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9.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教育前后的效果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试验组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

3 讨论

3.1 患者反馈 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取代了枯燥抽象的理论灌输,患者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了疾病控制的依从性。应用食物模型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不受年龄、文化层次和职业的限制,并以其生动逼真、色彩鲜艳、直观明了的特点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使之在轻松有趣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各种食物的质量、体积、热量,把食物成分换算中的抽象内容具体化,患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实践[3]。

3.2 护士反映 此教育形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单调、被动气氛,提高了授课效果,也利于护患沟通及糖尿病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综上所述,应用食物模型进行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直观感性,切合实际,较好地体现了饮食疗法的基本内容,又便于患者理解及居家实践,有利于糖尿病的防治,是一种良好的饮食教育形式[4]。

[1]栾秀香,范丽风,郑亚光.运用食物模型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的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5-6.[2]陈桂莲.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6-17.

[3]肖晓燕,候绍蔚,兰家庆.应用食物模型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8(3):661-662.

[4]王自勤,陈永春,刘星星.食物交换份法联合血糖生成指数法用于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2):1128-1129.

猜你喜欢

饮食血糖食物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