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灵未曾离去:切尔诺贝利事件25周年祭

2011-10-10周舟

中国报道 2011年4期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反应堆

周舟

幽灵未曾离去:切尔诺贝利事件25周年祭

周舟

左 当地时间2009年9月18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清理员”纪念碑。乌克兰用钢铁结构替代“石棺”建造新掩体,以掩埋1986年核灾难的遗迹和爆炸时产生的致命放射性物质,这一工程将于2012年完成

下 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中心区里废弃的民居内

正当我们回首并咀嚼25年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惨痛之时,不曾料想全球又一次陷入对核辐射的强烈恐惧中——日本里氏9级强震造成该国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并于2011年3月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原来,那场“20世纪最大的人间悲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终结,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阴影也从未消减。

切尔诺贝利是个风景宜人的小镇。它位于乌克兰首府基辅以北约130 公里处。每到夏天,这里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许多基辅人、莫斯科人和列宁格勒人都喜欢全家老少一起来这里度假。他们整个夏季都住在这里,租下几间木屋做度假别墅,在附近森林里采集蘑菇,做果酱,或者去基辅海滨捕鱼、晒太阳,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切尔诺贝利作为度假胜地在苏联小有名气,但在世界上却默默无闻。然而,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事故,却使它一夜之间震动了全世界。从此,它就成了核灾难的象征,成了世人闻之色变的恐怖名词。

切尔诺贝利:黑色灾难

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机组按照计划应该停机,进行例行检修。核电站决定利用这天停堆的机会来对发电系统进行相关的测试。不幸的是,运行人员进行了一些偏离安全程序的操作,再加上反应堆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造成运行不稳定,同时因为运行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信息交流和协调,对当时的测试运行几乎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发电设备运转所产生的突发的、无法控制的功率高峰,突然引发剧烈的爆炸,高温几乎完全摧毁了反应堆。在反应堆内石墨减速棒(总重1700吨)和其他材料发生大火,8 吨多强辐射物质瞬时倾泄而出,相当于500颗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的威力。

25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让属于原苏联的乌克兰周遭地区人民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当时的苏联政府先后组织了约60万人进入隔离区进行清理抢救工作,并紧急用钢筋混凝土将出事反应堆封闭起来铸成防护罩——“石棺”。当时的报道记载,在核电站废墟上,由于机械设备大量损坏,现场的清理工作不得不依靠人工完成。救援人员身穿防护服,以每组40秒的工作时间轮流进入现场,清理可能引发再次爆炸的危险品。这些在灾难发生后奋不顾身留在当地,甚至赤手进行抢救的勇士们,也成为切尔诺贝利事故最严重并最为直接的受害者。1987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难的核电站工作人员和消防员共47人被转移到莫斯科一处公墓内,安葬他们用的是特制的铅棺材,由于过度的辐射导致,这些勇士的遗体已成为足以污染常人和环境的放射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后,核电站周围30公里被划为隔离区,附近30万居民被先后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在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核电厂10公里范围内不能耕作与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风景秀丽的600个村镇,包括著名的“鬼城”普里皮亚季,被彻底荒废。这些因为核辐射不得不背井离乡的人,很多由于被烙上“暴露于辐射”危险并恐怖的“红字”而被社会恐惧、排斥并孤立。由于长期的无助与困惑,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使得受事故影响的无辜人群普遍存在高度紧张、焦虑以及一些医学无法解释的严重身体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由于切尔诺贝利发电厂没有保护掩体,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受到核辐射尘污染的云层飘往众多地区,包括原苏联西部的部分地区、西欧、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和北美东部部分地区。不到10天,整个欧洲有两亿人,通过暴露在外的皮肤和呼吸系统接触到切尔诺贝利泄漏出来的辐射。瑞典、芬兰等国迅即向国内发出预防核污染的警报,禁止儿童外出玩耍,关闭儿童娱乐场和露天游泳池。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明令居民不得饮用雨水,不得食用野外放牧的牛羊的奶,不要生吃蔬菜。意大利卫生部决定两周内禁止出售新鲜蔬菜,孕妇和10岁以下的儿童不得食用鲜牛奶。整个欧洲因此陷入不安与恐慌之中。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迄今为止究竟造成多少人死亡,是此后25年世界各国媒体争论的焦点。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这次事故直接引起的死亡只有50例,最多可能会有4000人最终死去。而来自欧洲议会团体、绿色和平组织以及英国、德国、乌克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医疗基金会的科学家和医生们则指出,可能有大约超过50万人因这次事故而死亡,并且至少还有3万人将死于和这次核泄漏事故有直接关系的癌症。受核辐射而导致疾病的人数就更多了,仅在乌克兰,就有250万人因受核事故的辐射身患疾病,其中包括47万多的儿童。核辐射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疾病、造血系统障碍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

此外核电站周遭大片地区受污染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无法获得改善。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潘多拉魔盒”

核电站中用混凝土全封闭的核反应堆,就像是神话中的“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的是钚、铀元素。在工作人员的严格控制下,钚和铀在反应堆中裂变,产生巨大的能量。核能发电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给人类带来了希望。然而,核能只有关在“魔盒”,一旦反应堆破裂,“核魔”就会飞出,就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之灾,难以承受之痛。

回顾历史,人类的进步从来都是从灾难出发。从技术层面来分析,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客观上推进了核电技术的进步和核电建设安全标准的提高。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前,核电的冷却安全控制系统多是非能动的,要求人工灌注。但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全球的绝大多数核电站都改建成了能动式的,即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有冷却水自动灌注下来。

从具体的技术指标来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是原苏联第二代大功率管道反应堆,这种反应堆技术陈旧,结构上有严重缺陷,假如发生故障,容易导致石墨燃烧,熔化堆芯,加上没有安全罩,极易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而现在各国所运行的大部分商业核电站基本堆型,大部分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批量建设,主要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苏联设计的压水堆和石墨水冷堆。世界上正在投入建设的第三代核电站一般都是符合“美国用户要求文件”或“欧洲用户要求文件EUR”的先进核电反应堆。科学家们宣称,从理论上讲,现在的核电站是可以保证安全的。对于核电站这种绝对要求安全至上的工程,在设计上遵循的是“防卫深度”原则,即为所能够想象到的最坏情况而设计防卫措施,然后为这套系统再设计故障解决方案,以确保即使这种最坏可能的故障不幸发生后,核电站依然在可控制的力量之中。

然而事实上每一次核电事故都会再一次摧毁人们对核安全技术的信任。人们怀疑这种“理论上的安全”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是否能提供足够的保障。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运营、废弃处理等等环节,的确都是按照理论上科学的方法和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但任何一个环节中任何一个工人或技术的疏忽,任何一个计划外的意外干扰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发生在25年前切尔诺贝利和眼下福岛这两场核灾难,虽然爆炸的物理性质并不一样,所造成的破坏性也不相同,但是同样暴露了核电站风险分析和工程上的缺陷。

切尔诺贝利事故,通过残酷的事实向人们展示利用核能发电可能带来的致命危险。同时,由于核恐惧已成为核电发展的致命弱点,核电也从一个技术、经济议题上升为极具争议性的重要政治议题,成为欧美各国政治家、政党竞选和辩论的关键议题,成为全球环保人士抗议的主题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导致了原苏联、美国与欧洲全部停止核电站的建设,全球核电业也由此进入又一个长达20年的严寒期。而福岛事故的发生,是否会因其所引发的全球性核恐惧和对核电安全的质疑,使全球核电产业再次遭受毁灭性打击?

我们在焦虑中关注,在关注中反思。

猜你喜欢

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反应堆
切尔诺贝利遗迹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切尔诺贝利爱情故事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医用手术膜在核辐射重伤员伤口精密洗消中的应用
月球反应堆屏蔽研究
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J型接头内壁残余应力
铅基反应堆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