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文化产业的兴起①

2011-10-09储钰琦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马克思理论

范 周 储钰琦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 100024)

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文化产业的兴起①

范 周 储钰琦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 100024)

基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相关论述,结合当代文化产业兴起的现实背景和时代特色,可以重新认识和理解“艺术生产”的精神实质,并深化这一理论。应深度挖掘文化产业和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特殊关系,把握文化产业的四种角力,即文化凝聚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来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路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文化产业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巨大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文化正发生着历史性的重大变革,文化产业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崭新的命题,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关系,同时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早前提出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理论论述。

诚然,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和重要论述中,似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但却有着与此相关的诸多思想。本文将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理解“艺术生产”的精神实质,基于如今的现实背景和时代特色,完善和深化这一理论,以此来审视文化产业的兴起,得出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原则,这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艺术生产”理论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法、道德、艺术等等意识形态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 121-127页。在 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 52页。在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断言: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270页。在 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表明:著名的人类对世界的四种掌握方式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问题;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104页。在 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使用了“艺术生产”这一概念;在之后的《资本论》第 4卷中阐述剩余价值理论时,专门讲到“精神生产”的问题。他强调:应当历史地即在历史过程中考察“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结构”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具体地联系在一起。基于此,才能理解“精神生产”的两方面性质:一方面,在精神生产中表现的“生产劳动”是“另外一种劳动”;另一方面其带有意识形态的性质。⑤张涵:《关于马克思著作中涉及“文化产业”的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 3期。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可以看出马克思深入而细致地探讨了“艺术生产”理论,并不断地进行了深化和丰富。

从马克思对“艺术生产”理论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艺术生产”最基本的两点认识:一是“艺术生产”是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①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 8、10页。二是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②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 8、10页。归纳来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是指“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

二、“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

基于以上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的提炼,结合当代文化产业兴起的现实背景和当代特色,我们可以重建这一理论,使之具备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与其他意识形态不同的特殊之处。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兴起,可作如下理论的深化和读解:

第一,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蕴涵着一定社会和阶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而文化产业的兴起使文化从“束之高阁”走向了“大众社会”。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精神生产的社会本质,指出精神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和阶级的精神生产,因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必定同时支配着精神资料的生产。③彭继红:《改革开放 30年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变迁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 1期。由于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的双重属性,因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创作必然是定位于大众,它使文化从以前仅能被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转变成了被大众消费的大众品。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个新的传播载体与途径,使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接受更加潜移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从而增强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得蕴涵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在更短的时间内得以渗透到更广的范围。

第二,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之处表现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体系之一,并且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文化产业这种具体的文化形态。20世纪 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他指出:“软实力”是指与经济、科技、军事等所表现出的“硬实力”相对应的国家力量,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以及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文化国力作为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特征与趋势来看,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已将文化产业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途径。英国于 1998年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确立了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国家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战略;法国、加拿大提出文化例外和文化多样性原则;韩国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于1998年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日本提出“文化立国方略”;新加坡把创意产业定为 21世纪的战略产业等。④祝兴平:《文化产业的软实力角色》,人民网 2008年 7月 16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对本国文化发展有更为长远的考虑和谋划,这充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对于世界的文化意图。随着世界文化产业的兴起,当今的文化已经脱离不了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形态而存在。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和抢夺文化市场是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场域。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

“艺术”是一种生产方式,即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与其他经济形态不同的特殊之处。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兴起,可作如下的理论深化和读解:

第一,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理论时,当时的文化并没有形成一个产业,而如今,文化产业的勃兴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化经济已经成为继人类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第三种经济形态,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已经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文化产业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涉足了影视业、演出业、电子游戏业、互联网信息业、演出业、音像制品业、艺术品业等领域,所创造的产业价值不容小觑。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潜力已经为众多国家所认同,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崛起的势头相当强劲。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如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 GDP总量的 18%至 25%。在一些政局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也正在增加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份额,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

第二,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特殊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产业是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手段和途径的经济形态。人类凭借自己的精神或智力,嫁接科技的力量,富有创造性的生产出新的文化产品形态,文化产品的丰富内容不断推动着新的表现形式的催生;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符合低碳经济本质的经济形态。长期以来,由于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全球的生态安全危机。因而发展低碳经济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文化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低碳”的,它以其富含创意性的特点,极大地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这使文化产业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①林南:《低碳与文化产业》,《中国文化报》2009年 12月 11日。

(三)从“艺术生产”理论透析文化产业的四种角力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本框架的重新解读,与时俱进地认识其中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论述与思想,兼顾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的双重属性,从文化产业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特殊关系,可以衍生出当今文化产业的四种角力:文化产业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彰显了文化凝聚力;文化产业与当代政治的关系,提升了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与当代经济的关系,提高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与当代科技的关系,催生了文化创造力。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世界力量,文化产业的四种角力必然成为世界各国文化发展战略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艺术生产”理论的中国化阐释

在我国,我们应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艺术生产”理论,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深入认识“文化产业”。从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近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性地位逐步凸显。近年党和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重要文件或政策详见下表:

特别是在 2010年 10月 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中,文化产业用了 214个字加以阐述,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发展,正迎来一个历史性拐点,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鉴于上文提及的文化产业的四种角力,可以以此来解析《公报》中关于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从中探索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路和原则。

(一)文化产业的角力之一:文化凝聚力

《公报》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产业是凝聚人心、继承传统、弘扬中华美德、振奋精神的重要承载。②耿乃凡:《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华日报》2010年 8月 27日。文化产业以提供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为前提,而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又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起到凝聚和感召作用。换言之,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亟需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在当今的文化产品中,普世价值、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和时代内涵,不仅构成了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创意,更是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增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二)文化产业的角力之二:文化软实力

《公报》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这说明了文化产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通过文化产业来体现。因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国内市场,同时也要注重国际市场。要着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既要挖掘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要发挥现代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加大文化产品的输出,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以此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重塑我国更开放、更具亲和力的国家形象。

(三)文化产业的角力之三:文化生产力

《公报》中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预示了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而且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鲜明特征,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 22%,比同期 GDP增速高 3.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已超过 5%。

2007—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 GDP比重

文化产业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各地发展文化产业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努力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立足地方文化产业的差异化竞争,建立当地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撑体系、投融资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探索符合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使文化产业成为区域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四)文化产业的角力之四:文化创造力

《公报》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科技的创新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力。随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3G时代的到来以及 CM2 MB、IPTV、网络电视、手机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呈现,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机遇。我们要正确处理和运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互动关系:其一要加强科技和文化的交融,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形态,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二注重科技创新和研究,加大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发展;最后,建立科技与文化的沟通机制,加强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为文化产业发展争取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四、结语

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的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在世界文化产业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形势下,仍能够给我们以思考和启发,这也许就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所在。如今,我国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历史性拐点,我们更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背景和时代潮流,紧密联系我国实际,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实现国家文化凝聚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战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得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努力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责任编辑:蒋海升)

A

1003—4145[2011]02—0024—04

2010-11-12

范 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储钰琦,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马克思理论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