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农业产业化经验启示谈

2011-09-29孟令伟

中国合作经济 2011年3期
关键词:产业化农场澳大利亚

文/孟令伟

澳大利亚农业产业化经验启示谈

文/孟令伟

澳大利亚采用以家庭农牧场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农牧场面积大则2万多英亩(1英亩=6.072亩),小则200多英亩。一个家庭奶牛场多的养2000多头奶牛,少者也有200多头。农场土地有的是租用,有的是私有。家庭成员既是农牧场的生产者,也是农牧场的经营者。农场生产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基本不雇工或只有很少量雇工。一个家庭农牧场就是一个农业企业,是真正的产销或产加销一条龙。

澳大利亚培育了发达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农业产业化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人口资源、农业生产方式、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的发展道路、体制环境有很大不同,但在一定着眼点上,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模式有异思路同辙

生产高度现代化、产销或产加销一体化的农场经营模式,不仅代表了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成为该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最主要的纽带和农产品加工的重要支撑。全澳农场数量约有13.2万个,其中20%的大农场生产了65%的农产品。奶牛场、养猪场、葡萄园、养鸡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高机械化、专业化、产销或产加销一体化的特征。新南威尔士州的佳诺·温德养羊农场,农场主汤姆森·格兰特拥有牧场1700英亩,牧地用铁丝网围起来,有大型饲草切割机,有供羊饮用水的水塔,放牧和饲养相结合,向长期合作的客商供货,最多时一年养羊5-6万只,销售5万多只。格兰特既是主要劳力、生产者,又是经营管理者、销售员,忙时临时雇佣一两个人。墨尔本的凯德敏德家庭奶牛场,养奶牛360头,机械化挤奶,人工授精,每天产奶1.2万公升,奶牛场和牛奶加工公司有长期购销合作关系,公司每天有专车来运奶。农场有4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管理者。新南威尔士州詹姆士家庭葡萄园栽种6个品种、面积达15英亩的酿酒葡萄,园坊店一体作业,自产自酿自销,每年加工葡萄酒2.7万升、3.6万瓶,有自己的专用商标和品牌,几十个品种。生产、加工、销售都由詹姆士先生和太太来做。澳国象这样园坊店合一的家庭葡萄酒企业有很多。这种大型或小型的家庭农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支点。通过这一支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延伸开来。

我国不可能走澳大利亚高度现代化的家庭大农场经营之路,但可借鉴澳小型家庭农场的经验,发展专业化的家庭小农场、小庄园、微型农庄,走产销一体或产加销一体的企业化经营之路,或发展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专业生产大户。这就需要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确立农民土地主体地位,在明晰土地产权、稳定农地长久承包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农地流转,采取土地入股、租让经营等办法,为培育家庭小农场、微型庄园、专业大户、社区合作农场创造条件,发展适度专业经营。要按产业化的思路,积极鼓励和引导,发展一批示范型、集约型、精细型的小农庄企业。

合作掌握话语权

合作社是澳大利亚农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粘连体,是适应农场生产、食品制造商的经营需要和权益保护发展起来的,但在发展进程中政府从信贷、税收、财政上给予支持,在法律上提供保护和促进,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和较完备的功能,使之在农业经营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强大生命力。

合作社在澳畜牧业特别是奶业中有很大话语权。澳6个州有各自的奶农分会,全国有奶农联合会,代表着奶农的利益,而奶制品商联合会代表奶制品生产商的利益。合作社控制的加工企业加工全国牛奶产量的75%。澳大利亚的绵羊合作社通过电脑网络拍卖绵羊,农民在计算机中报价订合同,收购商在远程电脑中询价下订单。合作社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期货套期保值、远程合同拍卖等业务。

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发展合作社的经验,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链条经营模式。无论从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自我保护和发展能力看,还是从提高龙头企业的行业保护和整体竞争能力来看,我国发展合作组织更显迫切。政府应尽可能地对发展合作组织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行大力的鼓励,在注册、登记、财政、信贷、税收方面给予全面扶持,法律方面提供积极的保护,促进专业的、综合的、单体的、联合的合作组织发展,为农业、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强大保障。特别要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链条经营模式,发挥好合作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融合三者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循环生态更持久

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态农业的管理,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澳大利亚的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也是澳农业竞争力强、效益性高、持久发展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对水的管理十分严格,国家层面有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水务管理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全面负责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定价和水权交易,范围覆盖城乡。一般情况禁止采集地下水,大力提倡和鼓励对雨水的收集利用。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都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利用。大一些的农场都有水塔、蓄水池,对收集的水进行循环利用。而果园树下铺麦秸,园地中撒木屑也成为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持之以恒的水资源节约保护使澳大利亚境内的河流几乎没有污染情况,且水量充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地广人稀、草场资源十分丰富,但澳大利亚仍坚持不断地改良草场,发展优良牧草,严格规定载畜量,实行轮牧、休牧、围牧,严禁过度放牧,促进草畜生态良性循环。为保护昆虫生态,基础产业部的农业科研所大力推广用物理方式诱捕害虫,用生物方式以虫治虫,或选择性用药,尽量不用和少用化学农药,以免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益虫。为了减缓抗性和对土壤的破坏性,不断更新除草化学剂,或采用以草制草的方法。牧羊场的羊料由小麦、碎草搅拌而成,养猪场的猪料也是自制的,里面有很多小麦,并将自动喂养改为手工喂养。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农业,为澳大利亚塑造“公园之国”、“国中公园”的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使自然生态和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难解的而又不得不面对的悖论。但这个悖论总得解开和克服,不然不但无法向子孙后辈交待,也将付出更惨重的难以补偿的代价。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境农业是势在必行的解决之道,培育全民族保护环境的精神更是根本解决之道。我们应建立更严格、更合理、更全面、更有效力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鼓励广开收集雨水、储蓄雨水、利用雨水的渠道和措施,抓紧海水淡化的研究;要管理好有限的草场和更有限的森林资源,在从根本上解决草场退化和森林滥伐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植被,培育新的植被;要借鉴澳国的经验,多发明、多使用物理的、生物的方法灭虫灭草,多使用有机的、自然的、复合的肥料,尽可能减少化学肥药的使用。将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理念,贯穿于我们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

(本文原载于《农业产业化》杂志)

猜你喜欢

产业化农场澳大利亚
农场假期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农场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一号农场
在澳大利亚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