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低剂量筛查肾上腺肿瘤的实验研究

2011-09-28王小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球管螺旋筛查

亓 波,王小红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 CT科,吉林 吉林132021)

肾上腺肿瘤在流行病学统计中是相对常见的肿瘤,随着腹部CT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肾上腺肿瘤的发现率也在不断提高。另外,肾上腺也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对于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鉴别肾上腺转移瘤与在腹部扫描中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腺瘤尤为重要。CT扫描与其他影像学方法相比较,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具有较大的X线剂量,对受检者损害较大。而肾上腺CT检查时,其扫描范围所包含腹部较敏感器官存在,腹部CT检查一般需多“时相”重复扫描,与人体其它扫描部位相比,患者接受的射线剂量大。因此,在进行CT检查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X线剂量,而低剂量扫描就满足了这一点。本实验通过64层螺旋CT肾上腺成像筛查肾上腺肿瘤的低剂量扫描参数的研究,以有利于该技术在临床上更广泛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确诊的肾上腺肿瘤40例,男女分别为26例和14例。平均年龄41岁,年龄范围在31岁-71岁之间。肾上腺肿瘤患者共36个,其中左侧13个,右侧17个,其中双侧7例。肿块大小(1.9×2.1)cm-(11.5×10.1)cm,其中良性肿瘤27个,其中,腺瘤15个,嗜铬细胞瘤9个,神经源性肿瘤3个;恶性肿瘤10个,其中,淋巴瘤5个,转移瘤5个。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照组:健康自愿者10例。运用64排螺旋CT对以上病例进行扫描。扫描范围相同。

1.2 检查方法

扫描参数:

实验组:管电压四档(140 kV、120 kV 、100 kV、80 kV);管电流: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uto mA、Smart scan),噪声指数(NI)采用 8、12、15、18、21、24、27、30、33共九档;管电流上限650 mA;准直器宽度:64×0.625 mm;扫描层厚:0.625 mm;螺距:1.375;球管旋转时间:0.4 s、0.5 s;重建层厚 :0.625 mm;大视野 ;重建算法:标准。

对照组:扫描参数组合: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固定 600 mA;准直器总宽度:64×0.625 mm;扫描层厚:0.625 mm;螺距:1.375;球管旋转时间:0.5 s;重建层厚:0.625 mm;大视野;重建算法:标准。将采集的容积数据经0.625 mm重建后传至GE ADW4.0工作站,由1名具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任医师和1名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采用容积再现、导航、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去除CTVC视图中噪点大小、数量明显影响病变判别的扫描参数组合,对剩余CTVC视图无明显噪点或噪点大小、数量经简单辨认不影响病变识别的扫描参数组合所得图像的质量进行评分,意见不统一的评分经两人共同商议后给出;记录各扫描组合不同大小组病变检出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7.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将各扫描参数组合放射剂量与管电压、噪声指数、球管旋转时间进行偏相关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评分与噪声指数、剂量长度乘积、管电压、球管旋转时间进行偏相关分析,采用 t检验,以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扫描参数组合(120 kV,固定600 mA,0.5 s,螺距 1.375)DLP 为 801.27 mGy◦cm。

实验组:扫描参数组合的放射剂量见表1及表2。

表1 RT=0.4 s时不同扫描参数组合的DLP(mGy◦cm)

表2 RT=0.5 s时不同扫描参数组合的DLP(mGy◦cm)

2.1 自动管电流法扫描时放射剂量与不同噪声指数设定的关系

表1、表2中数据经SPSS 17软件行偏相关分析示DLP与NI的偏相关系数r=-0.613,呈高度负相关,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01。本研究此点与既往研究相仿,提示我们在筛查肾上腺肿块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定较高的噪声指数来获得较低的放射剂量。

2.2 自动管电流法扫描时放射剂量与不同管电压的关系

表1、表2中数据DLP与TV的偏相关系数为0.198,P>0.05无显著性。本研究认为当受检者体形等情况需要时我们可以使用较高管电压。

2.3 自动管电流法扫描时放射剂量与不同球管旋转时间设定的关系

表1、表2中数据DLP与RT的偏相关系数为-0.054,P>0.05,相关无显著性。

3 讨论

不同作者进行的CT研究都表明:以自动管电流法(角度管电流调节技术结合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对不同体型人体扫描能降低放射剂量并同时使图像质量能保持一致。本研究旨在找到符合64层螺旋CT行肾上腺肿瘤筛查所需图像质量要求的噪声指数设定最高值,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64层螺旋CT该检查的放射剂量。NI设定在21能最大限度地降低64层螺旋CT肾上腺成像筛查肾上腺肿瘤受检者的放射剂量,同时获取的图像符合筛肾上腺肿瘤的质量要求。球管旋转时间建议设为0.4 s,螺距及总探测器宽度建议使用最大值。考虑到X射线对不同体型的人穿透能力差异很大,为避免因X射线穿透不足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管电压建议设在120 kV,肥胖者可设为140 kV,除体型特别瘦弱的儿童或成人,80 kV不宜使用,这与现有文献报道一致。本实验中,对照组常规固定管电流法全腹扫描时其DLP为543.31 mGy◦cm,而上述扫描参数组合其DLP为101.02 mGy◦cm,计算后得出:以最优自动管电流法扫描,64层螺旋CT筛查肾上腺肿瘤的放射剂量约为常规固定管电流法放射剂量的18.6%。故上述参数组合可作为64层螺旋CT肾上腺肿瘤筛查的扫描技术参考标准。

本课题研究认为噪声指数(NI)取值19,管电压120KV,球管旋转时间0.4 s为64层螺旋CT筛查肾上腺肿瘤的最优剂量扫描参数组合,其放射剂量约为日常固定管电流法CTC扫描的16.8%。上述扫描参数可作为64层螺旋CT筛查肾上腺肿瘤低剂量扫描参数。

[1]于金明,徐忠法,等.瘤临床通鉴[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75.

[2]郑敏文,宦 怡,等.肾上腺偶发瘤-TC评价及误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4):363.

[3]王文红,白人驹,等.动态增强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与非腺瘤的鉴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6):475.

[4]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2):191.

[5]乔中伟,施卫平,缪 飞.肾上腺多层C 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计算机成像杂志,2008,14(5):420.

[6]熊巨新.罗仲尧.张 婷,等.肾上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5):51.

[7]宋留存,关 琦.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附21例病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22:50.

[8]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502-505.

[9]吕亚萍,唐光才,兰永树.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条件及放射剂量相关参数分析[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5:355.

[10]白 玫,郑钧正.多排(层)螺旋CT的放射剂量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辐射防护,2008,1(1):1.

[11]MacariM,Bini EJ.CT colonography:where have we been and where are wegoing[J].Radiology,2005,237(3):819.

[12]Pickhard PJ,Choi JR,Hwang I,et al.Computed tomographic virtual colonoscopy toscreen for colorectal neop lasia in asymp tomatic adults[J].N Engl J Med,2003,49(23):2191.

[13]MorrinMM,LaMont JT.Screening virtual colonoscopy-ready for p rimetime[J].N Engl J Med,2003,349(23):2261.

[14]Bone HM,Jager L,Frei KA,et al.Optimization of MDCT of thewrist to achieve diagnostic Image quality with minimum radiationexposure[J].AJR,2005,185(3):647.

[15]Dandekar O,Siddiqui K,Walimbe V,et al.Image registrationaccuracy with low-dose CT:how low can we go?[J].Biom Imag,2006,6:502.

猜你喜欢

球管螺旋筛查
CT设备中球管维护及检测措施分析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旋风“螺旋丸”
GE CT球管气泡导致图像伪影的实例分析
延长螺旋CT球管曝光时间寿命的探讨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