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洋的幸福新概念

2011-09-27岳宗

决策与信息 2011年4期
关键词:汪洋广东转型

文/岳宗

汪洋的幸福新概念

文/岳宗

为了构建“幸福中国”,他提出了“幸福广东”的新概念:让民众幸福更给力更持久。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是空洞抽象的命题,而是具体实在的事业。为了构建“幸福中国”,他提出了“幸福广东”的新概念:让民众幸福更给力更持久。

和平年代幸福如同战争

汪洋认为,在和平年代,我们的干部缺少了战争年代生与死的残酷考验,人无压力轻飘飘,办事推诿扯皮司空见惯。如何保持干部的工作动力?从广州经验看,利用重大活动压任务、打硬仗是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实现百姓幸福指数,我们要以形成倒逼机制,利用重大活动压任务打硬仗;要突出工作重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善于改革创新,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跳出“框框”看问题;要善于在“危”与“机”的转化中化危为机;要善于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结合点中寻找创新点;要切实强化政治优势,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这是战争中克敌致胜的法宝,也是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需要遵循的规律。在这方面,广州市的许多做法提供了生动范例。

两会报告28次提到幸福落实

在广东省两会上,汪洋所作报告以“幸福”为题,首页“幸福”出现两次,出现最高频率处则是报告第二部分的“关于‘十二五’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几乎每页报告中“幸福”二字的出现频率都达三次以上,而且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固定用法”外,“幸福感”、“追求幸福”、“更给力的幸福”、“幸福生活”等不断出现,越来越清晰地突出广东“十二五”的核心任务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报告不仅提醒要防止先造成“不幸福”再去追求“幸福”,而且以广州市的经验说明,“幸福感”、“幸福”不是空洞抽象的命题或说法,而是具体实在的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持之以恒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幸福”才能看得见、摸得着、人民群众享受得到。

与“幸福”一样成为汪洋书记报告里的抢眼字眼的,无疑就是“广州”或“广州经验”,其中,多次提到“学习广州的经验”、“要向广州市学习”。

不少代表笑称,看了报告,记得最清楚的是“幸福”和“广州”两个词,前者代表着广东规划与人民期盼,后者则代表着广州经验与努力方向。

为民造福要同中央保持一致

五羊雕塑

汪洋在论述“建设幸福广东”新概念时,一再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动力和信心;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着力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富民益民机制进一步完善;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进一步提升广东软实力;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要突破4.5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达1.18万亿元,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7000美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进程中迈出了更加扎实的步伐。

为“建设幸福广东”,汪洋要求各级干部振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标尺,提升工作质量和思想素质。他说,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与广东目前工作状况差距还很大。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够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足、办法不多;二是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力度不足,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仍然繁重;三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够到位,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建立长效稳定脱贫致富机制的任务艰巨;五是一些地方社会建设滞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任务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亟待加强;六是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作风不实的问题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

他要求各级干部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十二五”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要科学把握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尤为突出。要看到,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和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都使广东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经济政策调整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推进所形成的增长动力,广东改革开放比较深入、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成熟所形成的良好基础,从根本上都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要突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必须顺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顺应全省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落实“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作为“十二五”时期广东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加快转型升级,就是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夯实物质基础,保证人民群众有更给力的幸福,更长久的幸福。建设幸福广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乡,改善社会治安,保障人民权益,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从而强化转型升级的目的依归和价值导向,使转型升级成果更好地转化成人民群众福祉。三要正确处理若干重大关系。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统筹兼顾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硬实力与软实力、经济增长与民生福祉、政府与市场、改革发展与稳定等重大关系,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四要明确“十二五”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推进“十二五”发展这一宏大系统工程,必须注重全局视野、战略把握,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明确方向、有的放矢、纲举目张。要明确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扩大内需、自主创新、人才强省、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共享等六大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六大战略的科学内涵和政策措施,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朝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方向前行,实现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广东就能推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朝着建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真正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政府创新施政提高幸福指数

为了贯彻落实今年两会精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汪洋号召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向广州市学习,努力做到“敢想、会干、为人民”,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努力工作。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十二五”时期乃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全过程。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建设“幸福广东”重头戏,着力抓好扶贫开发、增加就业、公共教育均等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城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乡防灾减灾和环境治理、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并将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媒体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建设“幸福广东”是惠及9600万广东人民的崇高事业,要动员全社会参与,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二要形成倒逼机制,利用重大活动压任务打硬仗。今年是“十二五”发展开局之年,又是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更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和实现广东省内省外交通便捷化以及县县通高速公路等工作的攻坚决胜之年。各地各部门对重大任务要建立倒逼机制,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把工作压力传送到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

三要突出工作重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集中优势兵力,打几场事关全局的“歼灭战”。要在拉动工业投资上实现重大突破,把工业投资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作为衡量各市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下决心扭转工业投资徘徊的局面。要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重大突破,各地各部门要明确1-2个转型升级突破点,以点带面促进工作。要在推进“双转移”上实现重大突破,从今年起实行省级产业园升降级制度,对搞得好的园区进行通报表扬,对搞得最差的三个园区今年实行黄牌警告,明年再搞不好就实行红牌罚出。要在推进城镇化上实现重大突破,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确保一年出成效,两年实现目标。

四要善于改革创新,找准解决难题的思路和办法。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跳出“框框”看问题;善于在“危”与“机”的转化中化危为机;善于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结合点中寻找创新点,努力找准自主创新、扩大内需、深化粤港澳合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工作的突破口,完善工作思路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要切实强化政治优势,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当前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武装头脑;带头振奋精神、创先争优;带头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带头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实现各项宏伟目标。

幸福广东

猜你喜欢

汪洋广东转型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汪洋作品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广东舆情
亘贯古今的汪洋台
汪洋湖是我们的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