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转化品困生

2011-09-26徐美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1年11期
关键词:困生同情心爱心

徐美艳

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大班级毕业生,印象最深的,便是每个班总有几个别具特点的品困生。品困生是指那些在道德品质存在缺陷问题的学生。他们或是道德认识水准低,缺乏同情心,是非善恶不分;或是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品困生在每个大班级中都是存在的,而品困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品困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可以转化的。对品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品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对待品困生要有爱心

在我们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浦仕瑞同学:上课迟到,课上睡觉,有时不由自主的说些小话、看看小说。不按时交作业、对老师撒谎,课后经常欺负比他小的同学,还拉帮结派。总之,他几乎违反了学校所有的校纪校规。像他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并不少见,差不多每个班都有一两个,如果放弃对他们的教育,那么他们将被社会唾弃。于是,我从了解他的心理入手,并找来家长座谈,在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从小受到爷爷的溺爱,比较任性、自私。父母一直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他,对他在校的表现始终不闻不问。可以说在这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忽略了对他的情感教育。随后,我经常找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烦恼与苦闷,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在学校里,既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又感受到父亲的严厉,用温暖的爱心打开了他紧闭的心扉,用鼓励的话语来帮他树立自信。目前,他已经转化为一个能安心学习、遵守纪律、有集体荣誉感的小学生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我们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积极上进的火花。对待品困生,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人格威望及其对学生的真挚热爱和期望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将感情的温度提高到品困生思想的“熔点”,使师生的感情熔炼在一起,促使他们转变。

二、对待品困生要有耐心

品困生自制力一般比较差,改正错误后经常会再犯。没过多长时间,浦仕瑞的毛病又犯了,早操集队时,他在队中说话、打闹,值周老师多次制止都失败。这样的情况,教师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地批评。欲速则不达,教师要更有耐心的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能真正地明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于是,我们就把他前几天的出色表现一一说给他听,并表扬他的进步,告诉他老师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听了这些,他羞愧得低下了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觉得品困生不是一两天造成的,因此,转化品困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转化品困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应付出很大的精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在教育品困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品困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而不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打击品困生积极性,刺伤其自尊心的话。凡事都要有个过程,要给他们一个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吕困生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由此可见,对品困生的转化必须有耐心,贵在持之一恒。

我相信,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只要把我们的爱心倾注给品困生,耐心地教育他们,定能让他们成为品德优秀不再被其他人排斥的好学生。

猜你喜欢

困生同情心爱心
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家困生的积极品质
滥施同情心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德困源于心困
——小学德困生现象及心理辅导策略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班级管理中双困生教育转化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