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急诊科护士应急能力的应对方法

2011-09-20张小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2期
关键词:年资急诊科专科

张小群

(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江苏建湖,224700)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和突发事件多,护理实践性强,涉及的学科多,而目前急诊科年轻护士多,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周全,预见性差,在遇到急危重症、抢救和患者病情突变等各种突发事件时,常常表现为束手无策,操作程序混乱,处理问题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导致一系列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提高急诊科新护士应急能力,对安全处理各种紧急事件是非常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培训对象为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32人,年龄18~38岁,平均(28.0±10.0)岁。临床护理工作时间 0.5~15年,全部接受正规中专或以上护理教育。

1.2 方法

培训项目内容: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患者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进行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洗胃机、除颤仪、心电图机、心肺复苏仪、呼吸机等操作培训,要求每人达标过关。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熟悉掌握各科疾病的护理知识及各种急救药品的作用、副作用及用途,急诊急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各种危急症流程图应用、患者抢救后的讨论及优质服务沟通能力培养等。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培训方式:①理论方面。大组学习为护理部专题讲座1次/月,小组学习为科室学习1次/周,其余为自学时间。每周护士长提问1~2个急诊护理相关问题,遇到相应问题随机提问。②护理语言应用和急诊急症应诊技巧方面医院特邀国内专家教授到本院组织优质服务培训班,使每一位护士都接受了先进的优质服务理念培训,同时还多次邀请省市级护理专家来院进行有关护理语言应用讲学,同时让科室年资较高的老同志到上级医院急诊科进行现场学习观摩,回来再进行示教传授。③基本技术操作专科操作方面。以护理部指定的操作标准为依据,由多媒体及科内技术操作能手进行操作规范演示每月3~4项,先练习程序,然后到护理示教室的护理模型上练习。当遇有抢救患者时,让低年资或新轮转护士主要配合医生进行急救,高年资护士和护士长现场指导。④应急抢救情景模拟演练 。由科室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或新轮转护士相互扮演成真实的患者即模拟患者(SP)作为载体,模拟一个假想的急救场面,并配合声音的刺激,造成一种紧张的现场气氛,并根据病程的进展描述病情的变化,对低年资或新轮转护士依据应急抢救流程进行一对一的培训,要求培训的对象不仅要及时准确的进行分析、判断,并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束后指导老师适时对实施的应急抢救过程进行评价[2]。评价主要借助依据是对科室制定的各种急诊急救护理路径表与各种危急症流程图步骤和内容。各种急诊急救护理路径表与各种危急症流程图步骤和内容科室有备存,科室成员是人手一册。⑤科室每月进行一次抢救案例讨论会,由护士长主持,参与病例抢救的主要护士汇报急救过程,全科护士参与讨论,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做到不断总结完善,不断学习进步。同时要求每个护士每周参加实际抢救或标准模拟演练不少于2次。

1.3 评价指标

主要评价如下3个指标:护理理论操作考试、护士综合能力和医生与患者满意度调研。数据来源于护理部与科室各次考试的综合均分,80分为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培训前后护理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培训前后比较,P<0.05。

表1 培训前后护理理论操作考试比较

培训前后护士综合能力比较见表2,培训前 后比较,P<0.05。

表2 培训前后护士综合能力比较(分)

20名医生与患者满意度调研比较:培训前后医生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0.32±3.66)分和(98.02±1.13)分;患者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2.77±3.46)分和(95.14±2.52)分。培训前后比较,均 P<0.05。

3 讨 论

通过系统、规范的培训,拓宽了护士们的专科理论知识,转变了护理观念,受训护士的应急意识增强,自觉性、自律性均有明显提高。护士掌握了快速评估、判断患者,分清轻、重、缓、急等应急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使急诊急救工作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通过增加新的培训方式如情景模拟演练、各种急诊急救护理路径的掌握等,不仅提高了护士综合急救技能,也提高了临床综合应急能力,缩短了急救流程实施的时间,克服了以往培训的单调性与针对性不强的弊端,避免了培训中高分而实际抢救中低能现象[3],使护士们在遇到某一具体急症时,很快进入相应抢救程序,避免了思维混乱,分不清抢救步骤的轻重缓急,而造成抢救低效,延误病情。

通过培训和经历实际抢救场面后,护士们有一种知己知彼的感觉,工作有依据,抢救有方向,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4]。

[1]肖顺贞.护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

[2]左玉兰,董晓慧.情景模拟下心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实施[J].中国医疗前沿,2009,14(7):137.

[3]王媛媛.急救护理路径在培养年轻护士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13(5):93.

[4]赵爱兰,陈风莲,曾惠洁,等.急诊科年轻护士应急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6):418.

猜你喜欢

年资急诊科专科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