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邓小平重大决策概略

2011-09-20叶健君李万青

决策与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决策

文/叶健君 李万青

《史记》有云:“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革命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非常之人,成就了非常之事,立下了非常之功。他们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超凡绝伦的战略眼光、掌控大局的惊人睿智、不计荣辱的坦荡胸怀、果断决策的卓越胆识,已经铸进世人心底、载入煌煌史册。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脊梁、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毛泽东

上山当“山大王”的决策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挽留毛泽东在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摇摇手,说:“不,我要上山去结交绿林朋友,去农村开展斗争,请求中央批准。”

◆作为中央特派员,毛泽东受命回湘主持秋收起义。对湖南省委的计划,中央曾提出严厉批评,毛泽东说:不管中央意见如何,暴动必须如期举行。

◆面对战场的变化,毛泽东果断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有人说这是想当山大王。毛泽东说:“当山大王有什么不好,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张、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

◆退却不符合中央精神,却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毛泽东审时度势,带领部队来到了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由此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决策

◆战事接连失利,部队损员严重,悲观情绪蔓延,何去何从?在三湾村,毛泽东果断地对红军动了一次大“手术”。

◆非常时期的红军,何种领导体制更合理、更有效?朱毛会师后,红四军内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刘安恭、林彪的挑拨使正常的意见分歧复杂化,一些人对朱德、毛泽东说长道短,品头论足。

◆毛泽东给林彪的7000言复信剖析了红四军党内争论的焦点和缘由,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提供了好的思路。

◆红四军“七大”对毛泽东、朱德既有肯定又有批评,对红四军党内争论的某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结论。陈毅事后说,会议最大的不足,是不应该让毛泽东离开前委。

◆正常的意见分歧并未在毛泽东、朱德心中留下阴影,朱德领衔写信:请毛泽东回来主持前委工作。

◆周恩来以中共中央名义给红四军的“九月来信”,给毛泽东以有力的支持。

◆战场上的挫折,证明了毛泽东眼光独到。历经半年后,毛泽东又回到了前委书记的位置上。

◆挫折使人醒悟,真理越辩越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作出了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关键之点就是“党指挥枪”。这是建军史上的里程碑。

摆脱数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决策

◆蒋介石“请君入瓮”,红军处境艰难,关键时刻,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开会,讨论红军的去向问题,一个改变战略转移方向的决策在湖南省通道县作出。

◆抛弃李德的“堡垒战法”,把运动战重新请回部队。重掌兵权的毛泽东又玩起了过去行之有效的战法。

◆赤水河畔,毛、蒋在斗智斗勇,毛泽东的棋一步步清晰,蒋介石却一片混沌。

◆佯攻贵阳,攻其必救。通过蒋介石一份份急电、一个个手令,滇军终于被调了出来,毛泽东率领红军跳出了敌人围追的圈子。

遵义会议实现历史转折的决策

毛泽东与张闻天(左一)在一起

◆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处处被动,连连受挫。有人在问:我们的中央是不是出了毛病?有人在想:为什么不让毛泽东出来指挥呢?

◆中央纵队的担架队里,有三个脑袋经常碰在一起。经过毛泽东的精心筹划,争取了关键人物王稼祥、张闻天的支持。李德后来称之为“担架上的阴谋”。

◆派陈云赴苏尽早向共产国际汇报,及时在红军中传达会议精神。毛泽东用有力的两招制服了李德。

粉碎张国焘阴谋的决策

◆两大主力会师后,张国焘自恃人比中央红军多,装备比中央红军好,个人野心进一步膨胀起来,一手收买中央红军的主要领导干部,一手公开向中央要权。

◆毛泽东说:“张国焘是个实力派,他有野心,我看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位,一、四方面军很难合成一股绳。”

◆张国焘一意孤行,向陈昌浩发出密电,要右路军南下;看到叶剑英送来的电报,毛泽东感到事态严重,为尽快脱险,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先行北上。

◆中央红军连夜出发,四方面军副参谋长带队紧追,双方剑拔弩张,毛泽东对围观的四方面军干部说:你们实在要南下也可以,相信以后总会有重新会合的机会。

◆为解决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所造成的危机,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毛泽东说:与张国焘的斗争是两条路线的斗争,但是否马上下哀的美敦书?不应该的。我们要尽可能做工作争取他们。

联蒋抗日的决策

◆谁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谁就能赢得民心,进而赢得中国。毛泽东审时度势,率领红军高举起“抗日反蒋”的大旗。

◆蒋介石是不愿意抗日的,我们就要像对付毛驴一样,拉他、推他,再要不干就打他。毛泽东定下“逼蒋抗日”大计。

◆毛泽东致函国民党将领:“大敌当前,两党两军之间,无胶固不解之冤,有同舟共济之责,应停止自相残杀。”围绕抗日议题,国共开始频繁接触。

◆西安捉住了蒋介石。消息传到延安,一片杀蒋的呼声,毛泽东一锤定音:联蒋抗日。关键的一着开启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神奇的抗日游击战的决策

◆蒋介石虽然被迫同意联共抗日,但仍千方百计防范、限制、削弱共产党。历史又一次考验中国共产党人。

◆实现红军由正规军变为游击军,由运动战变为游击战,一部分高级将领存在思想抵触,毛泽东逐一谈心。

◆林彪对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颇有看法:他认为日军装备虽强,战术素养不错,但在中国作战,有客场之不利,加之日军指挥官指挥呆板,与日军打运动战,胜率超过对方。

◆毛泽东循循善诱,一些高级将领并未醒悟,渴望打大仗建奇功的冲动又把毛泽东的嘱咐抛到脑后。

◆平型关大捷背后也有深刻的教训,年轻气盛的林彪也不得不承认:“弱国劣势兵器的部队与优势兵器的帝国主义军队去深壕对垒,无论如何是不适宜的。”直到此时,他才真正感到毛泽东决策的英明。

◆歼敌1000,自损800,毛泽东一向反对打这样的消耗战。他给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发出指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作用,作用是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在实践与理论的相互印证面前,高级将领心中的思想疙瘩逐渐解开,对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有了真正的理解。

◆身披“钦差大臣”的光环,王明一味迎合蒋介石国民党的口味,与毛泽东唱反调,使党中央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徐向前说:平原地区没有森林,但有“人山”。毛泽东紧紧抓住这一点,游击战从山地走向平原。敌人后方诞生了一块块红色根据地,游击战成了敌人无法对付的“神咒”。

重庆谈判的决策

◆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请毛泽东去重庆。中央政治局开会,为安全考虑,不少人力阻毛泽东去重庆。毛泽东坚定地说:民意必须顺应!

◆毛泽东亲赴重庆,轰动海内外。43天时间,毛泽东与蒋介石就重大问题多次商谈,经过谈判桌上的交锋、战场上的较量,得以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在重庆,毛泽东展开了高强度的公关活动,既结交了朋友,又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他的气度和风采折服了各界人士。

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合影。

东北大争夺的决策

◆日本投降后,胜利果实究竟落入谁手,毛泽东估计了三种情况;东北以其独特的位置、丰富的资源、有利的形势,为毛泽东、蒋介石所看中,一场较量正在展开。

◆怎样成为东北的主人?毛泽东作出了两点预测。然而,斯大林与蒋介石达成的交易协议,增加了中共首脑决策的难度。毛泽东果断决策:部队待命,干部先行。

◆中共中央发布命令:李运昌部开赴东北。鉴于中苏条约的限制,几经交涉,中共所部以“东北人民自卫军”的名义活动,从而争取了接管东北的主动权。

◆前往重庆前,毛泽东与刘少奇彻夜长谈,面授机宜。延安和重庆,两条斗争战线,刘少奇和毛泽东配合默契。向北发展,力争在东北打开局面;向南防御,需要在谈判桌上体现姿态。

◆身在河南、山东的林彪、罗荣桓接到中央指示,相继抵达沈阳,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挂牌,东北党政军工作有了强有力的领导。

◆国民党军队源源不断开往东北,东北战场局势迅速恶化,毛泽东再一次果断作出决策:“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砍大树,挖穷根,闹翻身”,深入农村的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拥有了民心,拥有了群众。毛泽东的决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拿延安换全中国的决策

◆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人民心目中,延安的陷落就等于吹灭了希望之灯,放弃延安是通不过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拿延安换全中国。

◆“你带一个班,再检查一下房子,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具一点也不要破坏,叫胡宗南知道,延安,我们还要回来的。”撤离延安,毛泽东笑唱空城计。

◆“不打败胡宗南,我是不过黄河的。”冒着巨大的危险,毛泽东率领一个代号为“昆仑”的神秘纵队坚守在陕北,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被牢牢牵制住了。

◆两万部队对付着胡宗南的23万大军,谁来领命?彭大将军主动请战,蘑菇战法拖着胡宗南的部队在陕北的沟沟梁梁上转着圈圈。

◆毛泽东紧紧抓住蒋介石的“两个拳头”,指挥百万雄兵,一刀戳进了他的心脏。

进行战略大决战的决策

◆“建军500万,歼敌50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战略大决战的构想。

◆战略决战的方针已定,首攻战场究竟放在哪里?洞悉全局的毛泽东果断地把决战方向指向东北战场。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起运筹决策,组织指挥具有战略意义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林彪犹豫再三,毛泽东计策已定:那就是控制北宁路山海关、锦州段,关闭东北大门,切断东北敌人与关内的联系,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长春和平解放,东北形势突变,毛泽东接受前方将帅的意见,对原来提出打锦西、葫芦岛的方案果断地作出了重大改变。

◆东北决战历时52天,共歼国民党军47万余,解放东北全境。蒋介石痛苦得“在北平吐血”,毛泽东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以新华社评论员的名义撰文“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

◆名将粟裕上书中央军委,建议乘两淮兵力空虚之际,发动淮海战役。毛泽东致电:“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徐蚌地区国民党兵多装备好,解放军兵少装备差但全局有利,在战略决战条件尚不具备时,要不要硬吃这锅“夹生饭”?毛泽东综观全局:决心同蒋介石最强大的战略集团决战。

◆“围歼黄百韬,上至中央军委,包括毛主席,下至我们,都对黄百韬战斗力估计不足!”华野碰上了难啃的“硬骨头”。

◆不平凡的三个四川人聚会李家村,谋划新的攻击重点,毛泽东信任有加,指示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场我军在总兵力少于敌军的情况下进行的。毛泽东表扬总前委: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吃下去了。

◆东北解放,傅作义顿成惊弓之鸟。毛泽东电令东北野战军即刻组成先遣团向北平开进,东北、华北两路大军启动平津战役。

◆林彪建议平津战役首战目标定在唐山,从战略全局着眼,毛泽东主张战事从西线展开,首战主攻平张线。

◆担心东北野战军入关,傅作义派飞机天天飞临长城内外侦察,却始终没有发现解放军的踪影。毛泽东巧授锦囊妙计,80万大军秘密入雄关。

◆南逃没有可能,海上逃跑路线被堵死,毛泽东全朝着他的痛处下刀子,后悔不已的傅作义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接到前方的电报,正逢55岁生日的毛泽东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对平津敌人可能突围的方向和应对措施作了详尽的分析和安排。

◆“罢战求和”,傅作义顾虑重重,准备冒“三死”来做。毛泽东表示:要听其言,观其行,还要在军事上给予一定的打击。

◆挂有毛泽东、朱德大幅画像的彩车首次开进北平。三大战役的胜利,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更彰显了毛泽东高超的决策艺术。

跨越长江天险的决策

◆面对蒋介石万般无奈之下重拾的“和谈”旗帜,某些资产阶级右翼分子摇旗呐喊,斯大林也不主张解放军过江,毛泽东不为所动,态度坚定:“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进军了,这不是拿空话吓唬你们,无论你们签订接受八项条件协定也好,不签订这个协定也好,人民解放军总是要前进的。”

◆毛泽东点将:邓小平出任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负责指挥渡江战役。

◆名义上隐退的蒋介石利用和谈之机积极在长江沿线部署江防,企图利用长江天险与中共一决雌雄。

◆“先遣渡江大队”奉命执行侦察任务,敌人在江边的兵力部署、指挥系统、作战能力、炮兵阵地、舰艇停泊位置等重要情报源源不断送达前线指挥部。

◆江水日涨,渡江时机不容错过,中央军委发布作战命令:二野、三野各兵团于1949年4月20日开始攻击,22日实行总攻,一气打到底。

◆渡江作战的紧急关头,解放军被迫与英国舰队交火。一场小小的炮击,引发了毛泽东与丘吉尔的正面交锋。

◆毛泽东、朱德公开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出击。

◆渡江战役历时40天,人民解放军几支部队协同作战,解放南京、上海等120余座城市,歼敌40多万。

为保卫中国支援朝鲜的决策

1958年10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志愿军代表团。

◆相安无事的南北朝鲜突然爆发战争,麦克阿瑟命令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攻朝鲜北方,战火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一场严峻的考验摆在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前。

◆善谋者善势。朝鲜战争一爆发,善于把握战争趋势的毛泽东就提议:打有准备之仗,尽早组建东北边防军。

◆金日成的求救文书发往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是否出兵朝鲜争论激烈,毛泽东说:唇亡齿寒。

◆用兵打仗,统兵将领是战争胜利的关键。由谁挂帅东征?综合考虑,最合适的领兵人物林彪却称病不出,毛泽东点将:彭德怀临危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苏反复协商,中国出兵朝鲜,苏联派空军支持。关键时刻,莫斯科临阵变卦,毛泽东不为所动:不管苏联是否出动空军,中国照样出兵朝鲜。

邓小平

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决策

◆化名邓斌的邓小平,受中共中央派遣,坐镇南宁。他力拒“左”倾主张,精心运筹广西的“将变”与“兵变”。

◆俞作柏、李明瑞起兵反蒋失败,革命形势逆转。邓小平当机立断,把我党掌握的武装力量拉出南宁,挺进左右江地区。

◆李明瑞在广西是个叫得响的人物:一方面蒋介石高官厚禄拉拢他,一方面邓小平语重心长规劝他。起义前的这场“抢帅”较量,邓小平胜利了。

◆邓小平带领百色起义取得全面胜利,由他始创的红七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支劲旅,为中央苏区反“围剿”立下战功。

开辟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决策

◆王明提出两个“一切”。邓小平大惊: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不就是因为我们党放弃了领导权、没有自己掌握的军队而吃了大亏吗?邓小平说:“共产党领导抗战,当仁不让。”

◆日军疯狂“围剿”根据地,邓小平献计左权:“面向交通线”。果然,正是这个“五字锦囊”,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部队中有没有消极麻木倾向,邓小平明察秋毫。他著文提醒某些领导人:“谁要是忽视了这个事实,那不仅是麻木,而且是罪过。”

◆根据地推行“三三制”政权,并非一帆风顺。在“党权高于一切”的鼓噪声中,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党代政”、“以党治国”。

◆邓小平的“精兵简政”,一片爱民之心。曾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过职的参谋说:“经过仔细观察,深感共产党、八路军是真正做到了‘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

1938年,邓小平奔赴太行山抗日前线。

◆邓小平提出“生产自救”,大长军民志气,大灭敌人威风。日军拿“经济封锁”吓人,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挺进大别山的决策

◆作为晋冀鲁豫战区的指挥官,邓小平对全国战局了如指掌。他关于经略中原的战略部署,与毛泽东不谋而合。

◆邓小平率部强渡黄河,蒋介石得知大惊失色。他寄予厚望的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竟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六条大河横亘征途,十万敌军追堵拦截,情势万分危急。大智大勇的邓小平果断决策:全军听命,决战汝河。

◆邓小平指挥部队逐鹿中原,屡克重镇,蒋介石大为紧张,他反复告诫白崇禧:“刘邓二匪,是极其狡猾的,他们两个人长着三只眼睛,看得很远很远。”他们指挥两大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的决策。

◆毛泽东交待邓小平:“中原大势,国共都志在必得,华东和中原的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邓小平严肃作答:“受命了,事关全局,当仁不让。”

◆人称蒋介石的“长蛇阵”可攻可防,布局巧妙。邓小平技高一筹,拟定“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的灵活战法,硬是把“长蛇”耍弄得七零八落。

◆黄维被围,中央致电邓小平:“此一成就,深堪庆贺”。邓小平却严肃如常,亲自向党中央写报告,既报喜,也报忧。这应了他一句名言:“把千军万马都置于党中央视线之下。”

◆淮海战役震惊中外。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大林,对即将出任驻华大使的尤金说:“淮海战役打得好,是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主政大西南的决策

◆进军西南,干部奇缺,中央心急如焚。深谋远虑的邓小平提议:动员一批京津沪学生,组建“西南服务团”。毛泽东开颜一笑:“好,这是一着妙棋。”

◆邓小平运用“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战略方针平定川黔,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蒋介石做梦也不会料到,他的得意门生宋希濂竟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俘虏。

◆对邓小平果断作出经营西南的一系列决策,毛泽东致电高度评价:“你们路线正确,方针适当,成绩极大,甚为欣慰。”

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决策

◆刚刚抵达莫斯科的毛泽东,给邓小平等人发来加急电报,称:考虑二野征尘未洗,又给以入藏任务,甚感为难。邓小平复电毛泽东:“主席不必犹豫,二野是烧红了的毛铁,越打越坚牢。”

◆善于做政治工作的邓小平,把进藏指战员都鼓动起来了。张国华率部集体宣誓:“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

◆邓小平挑灯伏案,执笔草拟与西藏当局谈判的十条政策,迅速发给中央。毛泽东甚为满意,全文除增加了七个字,其他地方只字未改。

◆和谈一波三折,邓小平忍无可忍,随即拟订“昌都战役”作战计划。毛泽东复电表示赞同:“这是一个‘以和为上,以打促谈’的精妙部署。”

实施全面整顿的决策

◆“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邓小平言辞铿锵,句句如锤。他以铁路运输为突破口,拉开了全面整顿的序幕

◆“四人帮”祭起“反经验主义”的黑旗,向全面整顿发难。在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疾言厉色,剑指江青:“你懂什么!”

◆邓小平说,全面整顿要横下一条心,敢于摸老虎屁股:“管你是谁,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一摸,就见效了。”

恢复高考制度的决策

1979年7月,邓小平在黄山同恢复高考后复旦大学78级大学生合影留念。

◆邓小平对教育现状忧心如焚。他同王震、邓力群谈话时指出:“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推倒‘十六字’方针,建议恢复高考。”这一发言语惊四座。邓小平表态:“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今年下决心按要求招生。”

◆邓小平找王海容、唐闻生,了解毛泽东生前同她们谈教育问题的真实情况,“四人帮”捏造“两个估计”的昭然若揭,从而彻底搬掉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拦路虎。

◆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传出,整个社会一片沸腾。作家胡风当时还在狱中,他的儿子张晓山也获得了高考的资格,成为内蒙古师范学院77级的学生。

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决策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邓小平以经天纬地的雄辩思维,在党内最早举起反对“两个凡是”的大旗。

◆无所畏惧的邓小平,提议中央工作会议先讨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

◆邓小平的一篇讲话石破天惊,保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和伟大转折的顺利实现。

◆苏联著名学者雅科夫列夫说:“由邓小平指导召开的中央全会为中共和中国制定了新的经济政策和新的政治方针,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

◆尚未恢复领导职务的邓小平,对前来看望他的中央负责人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行!我出不出来没有关系,但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

◆邓小平召见刘西尧,严肃指出:“你们的思想没有解放出来。你们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还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将来要摔筋斗的。”

◆邓小平两次对外宾说:“彭德怀大概和我差不多。他有缺点、有错误,但功绩还是比错误多。”邓小平对曾志说:“陶铸的问题,我知道。”不难看出,邓小平为彭德怀、陶铸平反,已见端倪。

◆要不要为刘少奇平反?在邓小平的坚持和努力下,中央最终同意为刘少奇平反。

全面改革开放的决策

◆“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邓小平大造改革开放的舆论。

◆一无先例可鉴、二无经验可循,到底如何改革?邓小平提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先从易处着手,边搞边探索,杀开一条血路再说。

◆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谁也不能阻挡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下去。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不搞改革开放就不能继续发展,经济要滑坡。走回头路,人民生活水平要下降。”

出台“历史决议”维护全党团结的决策

◆能否历史地、正确地对毛泽东的错误进行批评,是彻底纠正“左”倾错误的关键,是拨乱反正成功与否的关键。邓小平果断地说:要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做一次认真的总结。

◆邓小平为决议画龙点睛,4000名高级干部对决议评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多次讨论,100多位民主党派代表畅所欲言,终于拿出了一个国内外高度关注的文稿——《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江泽民曾总结道:“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同志,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这件事关系到如何看待党和国家几十年的奋斗历史,随着国内局势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这个重大决策的魄力和远见。”

构造中国现代化具体蓝图的决策

◆邓小平脚踏实地,在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基础上做起了文章。

◆比起“十五年赶超英美”、“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的“小康水平”显得不知要“保守”多少,但却浓缩了中国人现代化尝试的经验教训,也最合老百姓的心意。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个新概念,邓小平启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

◆能否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坚持“三步走”的奋斗目标不动摇,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为此,邓小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创设经济特区的决策

◆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邓小平给特区定性是迈向改革开放的一着高棋。

◆搞试点是我们党的一个成功的做法。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在特区亮相,特区真正发挥好了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和试验田的作用。

◆四个特区分别摆在港、澳、台旁边,是邓小平独具匠心的设计。

◆创设特区是第一步棋,推动全方位开放才是目的。邓小平设想以5个“区”加上18个“点”,构成一条影响全国、打入世界的沿海开放开发地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邓小平重做计划和市场的文章,第一次冲破了过去的传统观念。

◆力保“傻子瓜子”,用年广九这个活生生的事例,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解开姓“社”姓“资”的死扣。

◆“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蕴含着邓小平的深谋远虑。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道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决策

◆中共十三大报告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整个报告的理论依据,以此说明经济发展的战略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邓小平阅后批示:“这个设计好。”

◆循序渐进,逐步规范,邓小平明确提出并推动党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针对“说三”何必“道四”的疑问,邓小平理清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为党的基本路线描上了“点睛之笔”。

◆“左”、右两种倾向长期影响着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邓小平提醒全党:我们既面临“左”的阻力,也面临右的干扰,但最大的危险还是“左”。

百万大裁军的决策

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乘敞篷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中国平均一个军官只领导两个半士兵,军队员额却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如此臃肿不堪,不动手术不行。邓小平下定决心:裁军。

◆“这样庞大的机关,打麻将都可以凑好几桌。不要说指挥打仗,跑都跑不赢。”通过对部队“肥胖病”病根的全面会诊,邓小平对症下药,既“消肿”又“输血”。

◆在“国际和平年”前夕,邓小平作出了中国政府自动裁军100万的战略决策,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诚意。

从“三分世界”到“多极格局”的决策

◆一个庭院大的小岛上,中苏接上了火。毛泽东经过5年思考,把世界一分为三。

◆冷静分析国际局势,邓小平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提醒党内同志: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项根本国策。

◆邓小平审时度势,紧紧依靠第三世界,在多极化格局中强调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的决策

◆1964年前,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声称:“要拿走香港,先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吧!”活活显露出英国殖民主义者企图永远霸占香港的企图。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首次访华的撒切尔夫人。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参观珠海市江海电子公司。

◆邓小平会见希思,第一次触及香港问题。“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这个“一国两制”的构想引起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兴趣。

◆在镁光灯的闪烁中,“铁娘子”和“钢铁公司”闪亮出场。两人一见面,从第一声问候中,就能听见“铁”与“钢”碰撞的声音。

◆谈判陷入僵局。邓小平发出“最后通牒”,态度犹疑的英国政府慌了手脚。港督尤德赶紧飞赴伦敦,与政府首脑商量紧急对策。

◆经过9次全体会议、25次主任委员会议、73次专题小组会议、3次总体工作小组会议,“香港基本法”终于诞生。

废除干部终身制的决策

◆邓小平复出,王洪文急红了眼,叫嚷:“10年后再看。”这句话提醒了邓小平:选准接班人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何等的重要。

◆解决干部新老交替有何良策?具有战略眼光的邓小平成竹在胸:“顾问制度还是一个出路,应该保留,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退休制度。”

◆邓小平在他的“政治交代”中,首次界定了第二代领导人的范围,确立了第三代领导人的核心,并解决了新老平稳过渡的问题。“退就要真退,这次我百分之百退下来,也是想让党、政府、军队的领导人能够放手工作。”邓小平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作出了表率。

1992年视察南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策

◆“8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发展这么快,我没有想到。”1992年1月邓小平到深圳视察,离他1984年第一次来深圳的时间相距8年。

◆登上珠海芳园大厦顶楼,观赏着澳门风光,邓小平说:“这十年真干了不少事,这足以说明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

◆“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邓小平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坦荡情怀,说出了心中的愧疚和遗憾。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用语非常直白,却揭示出了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以他的经验和睿智,圆满回答了这个一直困扰着专家学者们的重大理论课题。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激荡起改革开放的洪波巨浪,在中国古老大地上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

猜你喜欢

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什么是好的决策
好的决策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领导决策信息
诸葛亮隆中决策
透过媒体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