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陈云沈阳接收经验的形成原因

2011-09-17陈巧凤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陈云

陈巧凤

[摘要]1948年11月28日,陈云成功接管沈阳后,向中共中央提交了《沈阳接收的经验》,这成为后来中共制定城市接管指导方针及后来其他城市接管的重要借鉴。陈云沈阳接收经验的形成,不仅是对中央关于城市接收政策的成功实践,也是他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积累和他善于借鉴党内外城市接管工作的结果。

[关键词]陈云;沈阳接收经验;原因

1948年8月,当辽沈战役的炮火还在轰隆响起、沈阳上空的硝烟还未停止之时,中共中央即高瞻远瞩,开始部署接收沈阳——这座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的工作。历史的重任落在了陈云的肩上,10月27日,东北局决定成立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军管会),陈云同志为主任,伍修权等人为成员,全权处理接管沈阳的工作。11月28日陈云将接管沈阳的经验写成总结,呈交中央,这就是沈阳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后来广为传颂的十六字方针: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沈阳经验的形成,不仅与陈云的个人工作经历和见识密切相关,还由于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借鉴党内外城市接管经验。

一、陈云多年从事经济工作,深刻了解城市机器等生产资料在城市恢复及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保存城市机器,是其制定接收政策的关键。

1943年春,陈云调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委员,主管整个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当时,国民党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还没有解除,作为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指挥中心,对外要继续抵抗并反击日军的扫荡,对内还要应对国民党的反共阴谋和军事摩擦,数百万人的吃饭、穿衣问题不是个小事情。在解决敌后军民的吃饭、穿衣问题的过程中,陈云意识到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对于支援敌后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比如整顿边区盐业及金融业等。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章,強调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以纠正历来的重视政治工作轻视经济工作的错误意识,借此唤起全党对经济工作的重视。他指出,“各种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是革命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具体的革命工作。应纠正某些党的组织和党员对革命工作抽象的狭隘的了解,以至轻视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认为这些工作没有严重政治意义的错误观点”[1]。而要发展边区经济,陈云在管理经济的工作中又深刻了解到机器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及改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中共七大上,谈及未来工作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时,提醒“同志们一到城市里面,千万不要把机器搞坏了,那时候机器是我们恢复经济的本钱。如果没有机器,我们驾驭城市就很困难”[2]。他率先注意到机器在将来恢复城市生产、发展城市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沈阳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有大量的工矿企业和军事工业。沈阳能否接收好,企业、机器等能否完整保存,不仅关系到沈阳一城的经济恢复,而且对整个解放战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45年8月,陈云受命奔赴东北,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加上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经历,对沈阳这个工业城市的重要性,他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他知道沈阳“接收得好不好,关系重大”,需要非常认真地对待,犹如进京赶考。怎样接管沈阳呢?“方法有好多种,也可能是你拿你的,我拿我的;也可能是只有机器,不要文件;也可能是自下而上的,不是自上而下的” [3]。“如果不按系统,不分上下,乱接一通,必然损失很大,影响很坏”[4]。要保证机器及文件完整,最好的办法就是“统一接收,原封不动,全部保管”,“不能乱来,不要零零碎碎地、自下而上地见什么拿什么”,否则就“搞乱”了[5]。最后,“我军在此次进城后,对工厂、企业做到了不搬机件器材而且严格保护” [6]。保存了城市机器,也就保存了沈阳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希望,为后来的解放战争预存了更强有力的保障。

二、抗战后期,苏联及国民党陆续收复东北的城市,他们的接收经验为陈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944年初,国共抗日战场分别开始反攻,中国人民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日本侵略势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东北战场上,苏联依据《雅尔塔会议协定》对日宣战,出兵我国东北与盘踞在东北的日军关东军交战。随着战争的深入,苏军陆续收复一些沦陷的城市和地区。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依据中苏协议,国民党派出接管官员,从苏军手中接管东北的大中城市。与此同时,陈云进入东北工作,他必然对苏联和国民党官员在城市接管方面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苏联和国民党采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接收方法呢?“即在军管会下,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只派军事代表,命令旧人员留职呈报情况,等待接收处理”,“注意工厂、企业、机关接收之后,已开始系统地接收附支机关”,接收的主要内容是“资产、人员、档案。”[7]1948年,以陈云为主任的军管会在接收沈阳的过程中,执行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接收方针。各按系统,即军管会除市委外,下辖经济、财政、后勤、铁道、政务等五个处,以及市政府、公安局、办公室、卫戍司令部等单位,进行接收;自上而下,入城后即布告通知原有机关主管人负责办理移交手续;原封不动,即旧职员均按原职上班,工厂企业等只派去军事代表,政权部门只撤换头子;先接后分,指各部门只有接收权,无占有权、支配权,资产档案一律不准搬走。[8]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后者的接收方针里有前者的影子。对此,陈云也是坦诚不讳的,他向中共中央汇报沈阳接收情况时,明确提到对沈阳的接收方法借鉴了此前苏联和国民党方面的经验,“军管会接收方法就学三年前苏军与熊式辉的接收方法”。 [9]

当然,陈云的沈阳接收方法绝不是对苏联及熊式辉等人接收方法的照搬照抄,而是在借鉴其经验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尤其体现在“原封不动,先接后分”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城市资源的完整。

三、中共中央对接收城市所定下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为确定沈阳接收方法定下了基调。

1946年6月,在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一年之后,国共内战全面爆发。随着战争的推进,中共领导的解放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一大批中小城市陆续解放。为了顺利接管城市,中共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指出“城市已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要坚决实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正确方针”。 [10]这些政策在各个城市的接管工作中得以贯彻执行,我们以接管石家庄为例。

石家庄解放是中共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石家庄解放后,党即向人民宣布,“石家庄不会再被蒋介石占去,我们应作长期打算,方针是建设,而不是破坏。”对于具体接管方法,刘少奇更是明确指出:“石家庄的机器不一定多,但很重要,对于目前战争和人民生活有极大关系。”后来,中央将石家庄城市工作的经验“当作党内文件印发至地方地委一级,军队团委一级” [11],要求各级党委在以后的城市管理工作中照此执行。石家庄经验的主要内容有:(一)攻城前和攻城中训令部队及民兵干部注意保护机器、物资及一切建筑物,不准破坏和自由搬取;进城后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市民哄抢,禁止任何机关部队乘机搜集、搬走与购买物资,同时设立统一的物资委员会,有计划地搜集、购买与分配物资。(二)向进城干部和部队宣布我们在石家庄的工作方针是建设,而不是破坏,不准私人拿取一点东西,不准大吃大喝,缴获物资一律归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三)严格审查原有的地下工作人员,管理城市主要依靠外面派去的干部,但这些干部有对城市不熟悉、搬用农村工作经验的缺点。(四)及时制止急于组织工会、贫民会及各种无政府主义行为,宣布除政府及公安局得依法逮捕与没收财产外,禁止任何团体和个人没收财产及逮捕、殴打任何人,同时政府委派人员组织人民法院,接受人民申冤,惩治罪大恶极的汉奸、恶霸,限期登记国民党党员和一切伪公务人员。(五)召集各界座谈会,宣布政策,成立临时参议会,筹备选举正式市人民代表大会,筹备复工,保证工人实际工资不继续降低并分发实物。[12]

石家庄经验发布各级党委大概在1948年2月,陈云于当年10月才受命接管沈阳,作为东北局副书记,他肯定是非常了解中共中央关于城市接管的这一方针政策的,这些政策必然是他制定沈阳接管政策的基本依据。

四、石家庄和哈尔滨两个城市的成功接管,为沈阳接管积累了非常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石家庄解放前,在收复井陉、阳泉等重要工业区出现了部分民兵民夫与后方机关乱抓物资、乱搬机器的现象。晋察冀中央局迅速发出《必须尽力保护石家庄不受破坏的指示》,严令保护石门市(即石家庄市)各种建设资财、严格禁止各种破坏活动。并立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稳定社会秩序。后来,中央工委将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总结上报给中央,总结之主要内容在前文已经讲述,此处不再赘述。石家庄城市工作经验总结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中共中央在“关于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尔后各局各军在攻占城市及在占领以后不久时期内,管理城市的工作方针及方法应以攻占石家庄及初期管理石家庄的方针及方法为基本的方针及方法。”[13]

中共对哈尔滨的接管与石家庄不同。1945年底国民党派人从苏联红军那里接收松江省和哈尔滨市,1946年4月苏军撤走时,那些国民党的“接收大员”和近300人的武装也卷起铺盖随苏军绕道苏联返回国民党统治区,而我们的主要党政机关和部队于4月28日浩浩荡荡地进驻了哈尔滨市,从此哈尔滨获得了解放。[14]作为东北局副书记,陈云参与了对哈尔滨市接管的政策制定,如制定了军队《入城纪律细则》:一、尊重私人营业,爱护居民利益。1、私人工厂一切机械、物品,不得随意动用和破坏。2、商店、洋行不买东西不得随便进。3、不私入民宅,不强占民房,不乱拿家具不还。4、人民身上戴的物品,不得没收和强换。不得拿人之自来水笔、表以及其他饰物和钱财。二、爱护公共产业,注意公共卫生。1、学校、工厂,官舍、会社、教堂、医院、公园不得稍有破坏。2、对邮政局、铁路局、电报局、运输公司要尊重并加以保护。[15]

对比石家庄的城市工作总结和哈尔滨的《入城纪律细则》,可以看出陈云接管沈阳的经验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他继承了前者稳定社会秩序、宣传党的政策、解决职工工资问题等经验,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金融问题、安顿战俘和难民等城市接管中非常棘手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10月27日接受接管任务,至11月4日,沈阳最重要的大厂都已完整地接收了,部分工厂开始运转。中间只有五次会议。如果没有深刻的经济认识和考量,没有对中央政策的及时掌握,没有对党内外城市接管工作的关注和借鉴,无法想象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如此出色地接管沈阳这座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正是因为借鉴了历史的经验,陈云的沈阳接收经验比此前的都更完善,为后来天津、北平等大城市的红色接管提供了重要借鉴。

注释:

[1] 《党员要积极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陈云文选》第一卷 226页

[2]陈云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记录,1945年5月9日

[3]《在准备接收沈阳的干部大会上的讲话》,《陈云文集》652-653页

[4]《接收沈阳的经验》,《陈云文选》第375页

[5]《在准备接收沈阳的干部大会上的讲话》,《陈云文集》652-653页

[6]《关于沈阳接收情况的报告》,《陈云文集》661页

[7]《关于沈阳接收情况的报告》,《陈云文集》660页

[8]《沈阳接收的经验》,《陈云文选》374页

[9]《关于沈阳接收情况的报告》,《陈云文集》 660页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624页和1285页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85頁

[12]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1948年2月19日就收复石家庄后城市工作的经验所做的总结。

[1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85页

[14]钟子云《哈尔滨解放前后几件往事的回忆》,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宾县县委党史研究室编《中 共中央北满分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70页

[15]《入城纪律细则》,《陈云文集》第一卷,536页

猜你喜欢

陈云
Biased random walk with restart for essential proteins prediction
Noncollinear phase-matching geometries in ultra-broadband quasi-parametric amplification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陈云:我党干部的楷模
A Study of ρ-ω Mixing in Resonance Chiral Theory∗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