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实力在货币国际化中的作用分析

2011-09-13潘理权杨善林

中国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实力国际化货币

潘理权,杨善林

(1.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2.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51)

科技实力在货币国际化中的作用分析

潘理权1,2,杨善林1

(1.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2.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51)

历史上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都引发了国际货币的兴衰更替,显示出科技实力与货币国际化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科技通过自身的发展提升一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进而对货币的国际化产生强大的支撑作用。中国要抓住美国金融危机带给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大力提升科技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实力;货币国际化;作用

一、引言

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和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遭到普遍质疑,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金融危机中,我国近2万多亿的外汇储备资产面临着严重缩水损失的巨大风险。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为维护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利益,中国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不仅是21世纪中国崛起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客观需要。深入探讨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对于认识和把握货币国际化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实力是决定一国货币国际化最主要的因素。Andrew(1961)认为,货币国际化是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竞争过程,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了货币竞争能力的强弱和生命周期的长短[1]。Eichengreen(1994)指出,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具备一定的等级结构,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在这种等级结构的形成和维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除了经济因素外,货币国际化还受到政治和军事因素的影响。Mundell(1983)和小原三代平(1984)强调了政治、军事力量对货币国际地位的巩固作用。小原三代平教授特别强调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货币国际化的推进作用[3]。Strange(1971)把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分为三类,一是在附属国、殖民地流通的征服货币(master currency),二是因经济吸引力而获得外国认可的顶级货币(top currency),三是被发行国提出的条件所吸引的协商货币(negotiated currency)[4]。其中协商货币受货币发行国诸如援助、市场准入、政治同盟乃至军事保护承诺等影响而被其它国家所支持,但这种支持并不一定要签署正式协议,也可以是有关方达成的默契。

另外,货币的国际化还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同任何事物一样,货币国际化同样存在着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过程。Brinley(1975)通过对英镑的观察,发现某种货币拥有国际货币的特权后会产生“历史继承性”;Tavlas(1990)从交易成本角度(获取信息、以及由不确定和计算产生的费用)具体证明了国际货币使用上的历史继承性或惯性[5]。

以上成果反映的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宏观因素。此外,一些学者还注意到了货币的稳定性、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以及货币交易网络等微观因素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Hayek(1978)指出,从动态角度看,一种货币国际地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货币的稳定性或“未来价值的可预测性”;Cooper(1986)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作为国际货币的一个必要标准是它的价值不会不规则波动[5]。

Williams(1968)的研究发现,国际货币的流动性较少依赖于发行国的实体经济,而更多地依赖于该国金融部门的发展,“正是集中于伦敦的国际银行体系,才提供了1914年以前英镑体系的核心[4]。”Kenen(2002)指出,国际货币需要令人满意的供给条件,只有资本的自由流动才能创造它所需的流动性,因此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广度和深度是决定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键[4]。

Kevin Dowd&David Greenaway(1993)发现,经济主体在选择交易币种时,不仅关心货币的价值和发行国的经济实力,还会考虑到货币交易网络的规模。为降低单位交易成本,经济主体一般倾向于选择交易网络规模大的货币[6]。这意味着在位国际货币的交易网络是新的货币国际化的重要阻扰因素。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为进一步研究货币国际化的内在规律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忽视了科技实力在货币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孙东升(2009)已经注意到了科技因素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他认为“一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推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根本因素。”[7]但对科技实力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内在机理缺乏探讨和深入研究。本文从历史和理论的视角探讨科技实力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内在机制,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起步的现状,提出了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科技发展思路。

三、历史视角:科技革命引发国际货币兴衰更替的传导机制

图1 1999-2009年主要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年末)

在国际货币演变的历史中,国际货币经历了由一战前的英镑时代到二战后的美元时代,再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多元国际货币时代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作为国别货币的英镑、美元、日元、德国马克①德国马克在国际化进程中通过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于1999年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形式实现了德国马克国际化的蝶变。(后被欧元所替代)都曾经或正在发挥着国际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货币所处的国际地位存在差异。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出现了美元主导,日元、德国马克、英镑等多种货币并存的格局;1999年欧元诞生,打破了美元一币独大的局面,国际储备货币出现了美元、欧元双本位,日元、英镑等其它货币作为补充的多元化格局。图1反映了各种货币在官方储备中的地位,总的来看,美元、日元呈下降趋势,欧元和英镑呈现上升趋势。

引发国际货币兴衰更替背后的力量又是什么呢?是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各国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国际货币演变的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和世界经济中心的转换,引发了国际货币的兴衰更替。

1.第一次科技革命,确立了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英国,它带动了纺织、煤炭、冶金、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支柱工业的发展,导致强大的工业资本战胜了没有强大产业支持的商业资本。英国的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确立了自由资本主义的世界统治地位,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英国逐步取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伦敦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在此期间,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得以确立。

2.第二次科技革命,致使美元成为国际本位货币。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带动了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以及新兴的通讯产业。经过第二次科技革命,到1894年时,美国的工业总产量已经超过英国,排名世界第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英国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领导者美国和德国转移,由于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20世纪中叶美国全面代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唯一的国际货币。

图2 科技革命引发国际货币更替的传导机制图

3.第三次科技革命,引发了日元和德马克的国际化。20世纪40、50年代发生了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德国凭借其一以贯之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领先的科技水平,日本通过大力引进吸收、模仿创新外国的先进技术,都在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崛起,世界格局也从美苏两级走向多极,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和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均受到挑战。西德马克和日元在德国和日本科技水平的支撑下开始走向国际化。战后西德的精密机器制造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从而将马克推上了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而日本的汽车、电子、化工等全都站在世界级的台阶上,使日元成为亚洲国家货币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货币。但是,由于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并出现了所谓“新经济”,美国的中心地位一时还难以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也还在延续。

由此可见,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和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进而导致国际货币的兴衰更替。历史事实表明,科技实力与货币国际化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图2反映了科技革命引发国际货币更替的传导机制。

四、理论视角:科技实力影响货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

国际货币的演变历史表明,只有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的货币才能成为国际货币。综合国力主要由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构成(见图3虚线框)。货币国际化过程就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展开竞争的过程,货币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货币发行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又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竞争。由于科技实力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自身的发展还支撑了构成综合国力的经济、军事、政治要素的发展,四者共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进而对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形成强大的支撑(图3),可见,科技实力在货币的国际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传统的理论特别重视经济实力在货币国际化中的核心作用,而对科技实力在货币国际化中的巨大支撑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与科学技术自身的特点有关。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形态;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科技实力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具有间接性、无形性和历史的渐进性三大特征。

图3 科学技术对货币国际化影响机制图(虚线框内构成综合国力)

首先,科技实力对货币国际化的作用具有间接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货币国际化的巨大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促进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导致社会生产力内涵性增长,进而提升经济、军事、政治等实力对货币国际化进程产生影响。

其次,科技实力对货币国际化的作用具有无形性。科技成果通常物化在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之中,渗透在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体现出科学技术支撑货币国际化的无形性。

最后,科技实力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增强具有历史的渐进性。不同历史时期,科技发展对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表1),进而对货币国际化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早期的科技发明主要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因而对经济的影响更大。英镑正是依靠英国产业技术革命形成的强大经济优势而成为国际货币的。这也是传统观点之所以重视经济实力在货币国际化中的核心作用的原因所在。到了近、现代,科技发展对支撑货币国际化的各要素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作用力度越来越大。科技水平不仅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胜负,同时还决定了一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比如,在冷战背景下,美苏在空间技术上展开的竞争,就有很强的政治和军事目的。可见,当今世界,科技实力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又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战斗力,还是影响国际政治进程的推动力,科技实力对货币国际化的支撑作用既是基础性的、又是决定性的。

表1 不同时期科技实力对经济、军事、政治各要素的影响力度

那么,科技实力又是如何影响和作用于构成综合国力的其他因素、进而对一国的货币国际化产生影响的呢?

1.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为货币的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与经济结合越来越紧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保障,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科技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研究的结果,在美国1948-1969年的全部国民收入增长中,减去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尚有一个45.5%的“余额”,其中30.9%是由科技进步造成的。日本战后经济高速成长也得力于技术的大量引进。1955年到1970年的短短15年间,日本引进技术总计24918件,花费57.4亿美元,节省了60%的时间,90%的研究经费。引进技术对日本短期内赶超先进国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已占经济增长的70%-80%。进入21世纪后,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科学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能迅速提升一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时甚至能带动或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从而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产业的竞争力决定货币的竞争力,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支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科技进步提升军事实力,为货币的国际化提供和平发展的环境。历史上,英镑成为国际货币,重要原因之一是英国在军事上打败了西班牙,控制了海上贸易,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本位货币,同样离不开美国取得了二战的全面胜利。相反,中国在鸦片战争时期虽然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0%,但科技水平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由于缺乏先进的国防科技支撑,中国的军事实力十分薄弱,富有的中国反而成为西方列强侵略和掠夺的对象。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科技强国、强军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共同选择。国防科技为军事提供技术手段,促进军事变革、甚至带来军事革命,对提升一国的军事实力至关重要。货币国际化需要有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在国际争端中才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因而,在关系一国重大利益的货币国际化问题上,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货币国际化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3.科技强大提高政治地位,为货币的国际化提供主导和控制权。科技实力已成为现代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筹码和大国地位的象征。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可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相反,日本战后政治上依附于美国,科技上缺乏原始创新,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成为了经济大国,但由于其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受日美同盟的制约,导致在日元国际化这种对世界经济格局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上也受制于美国,使得日元始终无法获得在货币国际化上的主导权[8]。可见,科技实力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国家的政治影响力。谁占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政治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就能为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拓展空间、争取主动。

综上所述,在科技实力的支撑下,政治、经济和军事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四者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成为影响和决定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的根本原因。

五、现实视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科技发展思路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起步。2008年12月以来,中国央行先后与韩国、中国香港地区、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和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8342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跨境贸易中推行人民币结算,开展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人民币境外市场等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人民币国际化得以起步,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展,而非经济“质地”的根本改善。增长速度决定经济的规模大小,科技实力决定经济的质地优劣。“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显著特征。2010年我国经济规模已超过日本,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9.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现行的国际主要货币发行国相比,我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科技实力的差距上。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在高铁、航天、高速计算机、物联网技术等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但诸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9]。这是导致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关键原因。目前,我国科技发展还存在着自主创新不够、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原始创新成果和核心专利数量少、科技成果市场化程度不高、优秀领军科技人才比较匮乏等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50-60个百分点,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是2%-5%)。由于我国企业的科技核心竞争力还较为薄弱,导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的下端。可以说,科技实力不足已经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软肋。

为此,提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科技发展思路如下:

1.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实力支撑。自主创新是科技领域的创造性活动,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自主创新能力强大的国家,其科技实力必然强大,在以综合国力为核心的国际竞争中必然处于有利地位。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七,而科技水平排在第八,显示出我国科技已成为综合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加快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就显得尤为迫切。为此,一要高度重视原始创新,特别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占据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二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创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三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导地位。

2.大力提升国防科技水平,增强境外居民持有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货币主权向境外延伸,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利益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予以维护。我国南沙群岛、钓鱼岛争端频起,不就是因为中国缺少航空母舰和具有绝对优势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吗?同样,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科技力量为后盾,非居民对人民币的国家信誉就会产生质疑,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利益就得不到有效维护。为此,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国防科技尖端人才,加大对国防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发展尖端武器装备制造业,提升中国军事的战略威慑力;同时,还要善于守拙,避免出现大国间的军备竞赛。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我国企业的在对外贸易中议价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只有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议价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这就为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交易货币赢得了主动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要抓住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三是要加大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用政策引导和激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四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推进器作用。

4.拓展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渠道,促进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于科技对货币国际化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因而要特别注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高质量地实现这一转化就能使科技对货币国际化的潜在作用转变为现实的推动力。为此,一要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发展机制,促进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生产实践结合、与市场需求结合;二要加快发展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向企业转化、向市场转化;三要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科技咨询公司在科技成果中的积极作用;四要培育大批有技术、懂管理的科技企业家,鼓励科技人员自办企业,直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激励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一是要加大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在财政经常性支出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激励;同时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二是要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鼓励创新、保护创造;三是要重视领军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用良好的环境培育人、用蓬勃的事业吸引人、用优厚的待遇留住人,形成全社会尊重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四是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高起点、宽领域、深层次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六、小结

货币的国际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的货币才能成为国际货币。传统理论忽视了科技实力在货币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对货币国际化的作用具有间接性、无形性和历史差异性的特征。历次的科技革命都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和世界经济中心的转换,引发了国际货币的兴衰更替。科技通过自身的发展提升一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进而对货币的国际化产生强大的支撑作用,因而科技实力决定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人民币国际化既是21世纪中国崛起的必然趋势,又是维护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客观需要。然而,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导致中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致使人民币国际化还缺乏强大的科技实力支撑。为此。我国必须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国防科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还要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为提升科技实力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

[1]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8):6 -9.

[2]Eichengreen,B.International Monetary Arrangements for 21th Century[M].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1994.

[3]聂利君.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曹勇.国际货币地位的决定:经济与政治的双重视角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1):37-47.

[5]何国华.西方货币国际化理论综述[J].经济评论,2007,(4):156 -160.

[6]Kevin Dowd & David Greenaway.Currency Competition,Network Externationalities and Switching Cost:Towards an Alternative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J].The Economic Journal,1993,(9):1180 - 1189.

[7]孙东升.“2009人民币国际化元年”只是个传说[J].中国经济周刊,2010,(1):70 -71.

[8]陈卫东,李建军.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兼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与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10,(6):4 -14.

[9]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科技发展成果丰硕——“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EB].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ywcj/t20110311_402709774.htm.

Analysis on Rol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in Monetary Internationalization

PAN Li- quan1,2,YANY Shan - lin1

(1.School of Management,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2.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Anhui Economic and Management,Hefei230051,China)

In history,there has been three significant technology and science innovations triggering the shift and replac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urrency,which shown there has been a great relevance betwee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and the monetary internationalization.It is the technology which tends to optimize the economy,politics and military of the nation by its self-innovation,that gives the tremendous support to the monetary internationalization.Therefore,China is supposed to seize this fabulous opportunity of the monetary internationalization brought up by the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support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ongly through im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monetary internationalization;role

G301

A

1002-9753(2011)08-0065-07

2011-03-14

2011-05-26

潘理权(1968-),男,湖北钟祥人,硕士,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责编:润 泽)

猜你喜欢

实力国际化货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实力抢镜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古代的货币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古代的货币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