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望“十二五” 再话信息化
——访清华大学教授马智亮

2011-09-07于巧稚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18期
关键词:十二五建筑业纲要

◎ 本刊记者 于巧稚

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全行业的共识。建筑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设计阶段的工具类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水平。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十二五”时期,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加快提升、发挥效用的关键时期。建筑企业要深入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推动信息技术与企业经济社会发展更全面、深入的融合,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对企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带动、促进和支撑作用。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对建筑业信息化进行引导,加快信息化在建筑领域的发展。本刊编辑部走访了该纲要的编制专家之一——清华大学教授马智亮,聆听了他对该纲要的解读。

背景——承上启下

200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出台了《2003-2008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马智亮教授认为:“旧纲要是信息化刚刚在企业中形成一定重视之时制定的,这个纲要的目的是告知建筑业的企业应该如何推进信息化工作。当时,信息化刚刚起步,各方面对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入,企业中没有实施信息化的具体经验,处于摸索状态。”在企业实施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正如火如荼的在行业内展开,各方面对信息化的理解逐渐成熟,建筑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实施信息化的经验。《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出台,既对旧纲要是一个延续,同时也是在对信息化理解更为深入的背景下发布的。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离不开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视。在‘十五’、‘十一五’期间,组织专家、科研院所攻关信息化的项目和课题。在此期间也诞生了一大批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马智亮介绍说道。在“十五”期间,建筑业信息化一共有近80个示范项目,有些是应用于具体项目当中,有些应用在企业中间。“十一五”期间有更多的示范项目,在设计、施工都有示范项目。这些示范项目的开展意味着建筑业信息化实践更加深入。同时,也促成了2003-2008所制定的信息化目标的实现。200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特级资质施工企业提出了信息化要求,这对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64家特级资质企业对信息化进行了投入,建立了信息系统。

“如今,已经进入了‘十二五’期间,在这期间企业信息化应该如何进行,行业信息化应该如何发展,是建筑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为回答这些问题,指导企业在下一个五年更好地实施信息化,纲要应运而生。”马智亮在谈到纲要实施的背景时说道。

“十二五”期间,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加速阶段,对于“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总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内容——针对企业分类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主要分四部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保障措施。与旧纲要相比,马智亮指出,纲要结构完全相同,也是针对建筑业信息化的五年规划,同时体现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其中,最关键的是,纲要指出了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建立什么样的系统?应用什么新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纲要并未涉及普及程度达到多少,在发展信息化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马智亮进一步解释说,我国是市场经济,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推动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信息化工作也需要企业自主决策。但是,政府部门有义务推动技术进步,起到指导作用,该纲要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总结该纲要特点时,马智亮教授总结认为,首先该纲要主要针对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在前一个纲要中还包括了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面比较窄,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电子政务领域进行一个大项目,在纲要中没必要重复论述。

其次,该纲要的对象是建筑企业,不仅包括建筑施工总承包类的企业,还包括建筑施工类的企业,而纲要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还包括勘察设计类的企业。

再次,该纲要体现了建筑业信息化认识的发展。明确了建筑企业信息化由三部分组成:企业信息系统、专项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标准。企业信息系统又包括两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系统。勘察设计类企业还包含了数据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科学采集、广泛共享、快速流动、深度开发、有序配置、有效利用。

同时一些新技术也包含在其中。比如ERP技术,随着对信息化认识深度的不断加强,这一次将该技术提了出来。在上一个版本的纲要中还没有涉及该技术。纲要提出要研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支撑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持续发展。一些专项技术应用也在纲要中有所提及,如BIM技术。在纲要指出:加快推广BIM、协同设计、移动通讯、无线射频、虚拟现实、4D项目管理等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改进传统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经过“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我国在BIM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从点、线向面方向拓展,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特色适用于我国标准的BIM技术。

最后,分类指导的内容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工程总承包类的企业关键要提高应用水平。这类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好,有些企业信息化水平能与国外先进企业做到同步,这类企业主要以“依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求,梳理、优化企业管理和主营业务流程,整合资源,适应信息化处理需求”为信息化建设重点。

勘察设计类企业关键是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勘察设计类企业经过甩图板之后,通过“十二五”能够对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如电子交付与存档技术,将设计资源能更好的整合起来加以利用。并将管理系统与设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施工类企业关键是集成应用系统。施工类企业目前都有一定的系统,如财务系统、物料管理系统、工程造价系统、质量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在“十二五”期间,将这些系统能更好的集成起来,得到更好的应用。并对特级、一级和二级及专业分包企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意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各方面要素的建立、健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关键环节。持续加强信息化综合立法、政策标准配套、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合作交流,不断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对信息化在建筑业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总结《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意义时,马智亮说道:“对已实施信息化的建筑企业将起到促进作用,使他们信息化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对即将实施信息化的建筑企业将起到指导作用,企业能够明确现在行业信息化发展方向,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同时,编制相应的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信息资源,进行行业信息化培训,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组织建设等工作,将为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总而言之,纲要有助于我国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十二五建筑业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动物“跨界”建筑业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