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

2011-09-06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221142单增义

地理教学 201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师生老师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221142) 单增义

一、调查目的

当今,正在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为地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教师育人观念的改变、新的学生观、教学观的形成,关注生命成长的主体教育理论,都为师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建动态生成性课堂已成为课堂改革的主旋律。本次调查就是依据上述理念,调查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师生“教”与“学”的行为,以期对今后教师教学提供有益参考,并对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方式

1.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的问卷设计分为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教师卷的内容涉及教师对课改理论的理解以及教师当前“教”的行为原态。学生卷的设计,则能显现出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所存在问题的深度解析。

2.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抽取了初一与初二的共20个班的1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学生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45份。对全镇31名地理教师发放了教师问卷,全部收回。对教师访谈调查不少于5人。

3.操作

学生卷由主试发放问卷,每个班级只发给第一排的学生,无教师在场,限定答卷时间不超过20分钟。教师卷答卷时间为15分钟。两类问卷均设有单项、多项选择题及简答题三种题型。答题时主试不作任何暗示。

三、结果与分析

1.当前地理教学现状

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本课题组只从学生角度入手。这样,一方面调查对象数量较多,增强调查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学生提供的数据也具真实性与可靠性。针对地理教师人数偏少的问题,教学现状调查仅采用访谈调查。学生问卷调查详细情况如下。

表1 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表(学生卷)

?

通过学生卷的调查来看,当前地理教学现状有喜有忧。从进步的一面来说,课堂师生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教学方式及主体观也发生了可喜变化。统计显示多达59%的学生已享受到课改成果,认为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多达53%的老师能综合使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有48%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的情况已很好,有40%的学生感觉到师生关系融洽,54%的学生很乐意上地理课……这些数据在课改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然而,课改以来方方面面的问题还不少。从师生、生生多边活动来看,双方交流虽然明显增多(48%),但仍然教师讲得偏多;调查显示25.9%的学生只有被动听讲的份;从多媒体、课本剧表演等方面看,31%的教师只是偶尔在课堂上自己简单演示,学生只是旁观者;从上课教师纯讲授时间的比例来看,30%的学生反映教师纯讲授在30分钟以上,比例接近1/3;在描述目前学生与老师关系时,仍有23.5%的学生感觉与老师难以接近;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情况看,也只有40.5%的学生乐于这样做,这是老师没有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所致,虽然老师也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但25.3%的学生认为流于形式,看来这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

2.教师“教”的行为调查

教师“教”的行为决定学生“学”的行为,只有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才能带来学生学习观的转变。此方面的调查,我们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讲授时间、师生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对课改理论的理解等十个方面展开,并且设计了教师卷与学生卷两套不同问卷,以期材料更加全面准确。

表2 教师“教”的行为调查(教师卷)

?

教师卷第一题:你上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情况如何?29%的老师只是偶尔进行,经常安排学生讨论交流的占到51.6%,这一比例目前还小,还有19.4%的教师认为学生活动太多,班级会乱,这是“主体观”认识上的错误。第二题,针对学生异想天开的提问,35.5%的老师选择让学生停下来,恐怕耽误教学进度,仍有51.6%的老师一定让学生说完再进一步分析,看来不少老师已能注重能力的培养,能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第三题:“你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多少分钟?”,有45.2%的老师已能达到课标要求,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但35.5%的老师表示不好说。第四题:你上课使用教案的情况如何?高达58%的教师认为应以教案为中心,必须完成教案要求,只有38.6%的老师认为可以超越教案,看来多数教师不愿看到课堂“节外生枝”。殊不知,现在的新课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性,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并重。第五题:你心目中的师生关系是哪一种?有53%的老师认为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应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但对比学生卷的调查来看,已有54%的老师做到了。近1/3的教师还认为师生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第六题,对教学方式的调查,有近26%的教师还是以讲为主,唯恐学生不懂。也有45.2%的教师已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自己仅起点拨引导的作用。第七题,涉及到教师评价学生的常用语言,常说:“你真棒”的仅占32%,有39%的教师也仅表示“正确、不错”。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老师们不应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八题:关于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使用的调查,67%的教师已能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仅21%的教师在课堂上独自演示而已,殊不知地理学科有其特殊性,要重点培养学生地理交际能力,因而课堂应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第九题显示教师在个人备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22.6%的老师在引入教学情境的设计上还不够好,更有32%的老师认为自己的双边活动设计不够完美,因此学校还应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教师卷最后设计了一道有关课改理论方面的多选题: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67.7%的教师认为应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72.4%认为教师的肢体语言很重要,42%的教师认为“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但也有19.4%的教师认为学生没有自学能力,不愿放手,这样只会影响教学质量。看来教师对课改精神的领会多数是正确的,但具体落实到教学上就走样了。因此各级部门的课程培训、教法交流还应继续与加强,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议一对一的“单辅”。

表3 教师“教”的行为调查(学生卷)

在学生卷中,设计了三道对教师“教”的情况的调查题。第15题:你对教师目前教学方法有何看法?20%的学生仍然反映教师讲得太多,一言堂现象很严重,也有54%的学生认为教师已经改变了教学方式,能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与探究,这一比例比去年呈现上升趋势。第16题多选题,问“你认为本班地理教师还缺少哪些素质?25%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20%的学生反映教师不够热爱学生,教学缺少激情。第17题也是多选题,问“你觉得老师采用哪种教学形式能使你更有效的学习?41%的学生希望能多进行合作学习,35%的学生希望能上台讲讲,30%的学生希望能上网学习,平时能进电脑室,更有46%的学生希望老师指导自己归纳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呼吁来看,老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里,还要充分放手,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给学生个性发展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

3.学生“学”的行为调查

对学生“学”的行为调查共设计五题,内容多针对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而言,前面已提到的问题不再重复。学生的学习行为及课堂表现应该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密不可分,或者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4 对学生“学”的行为的调查(学生卷)

调查显示,虽然已经课改好几年,学生目前的学习行为仍不容乐观。第10题中,你希望教师运用哪一种教学方式?50%的学生希望能够交流、合作学习。第11题:你希望老师或自己课堂多做一些演示、对话吗? 54%的学生希望教师多做表演与对话,对自己的学习有好处。第12题,关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调查,56%学生喜欢合作学习的形式,34%的学生希望老师可少讲,让学生多练。第13题:“当你答错题时,希望老师怎么做?”多达81.3%的学生希望能稍加提示,让他继续答题,可以看出学生想体验成功的愿望。第14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最能吸引你?”68%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师生互动,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由以上调查看出,学生希望出现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希望自己能主宰课堂,而不是被动地听讲,这符合课改精神。但目前看来学生学习行为明显受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与控制,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也谈不上学生个性发展与各种能力的培养了,这与动态生成课堂境界的追求还有一段不小距离。

4.简答题答题情况分析

简答题共设计两题,教师卷中问:“谈谈新课程改革中你个人的教育教学应有哪些方面的改变?”学生卷问:“谈谈你理想的老师与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教师卷答案呈现出对课改精神理念的深刻领会:有的谈教学方式应改变,有的谈传统的学生观要改变,有的谈教材使用要改革,有的谈师生角色要改变,育人模式要改变等等,看来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这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培训的结果。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落实到实践层面,用新理念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卷中,学生理想的老师描述为:知识丰富,谈吐幽默,关心学生,不高高在上,能耐心指导,上课认真,使用多媒体教学,一视同仁。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相互尊重,共同学习与探讨,互帮互学,学生能展示自己,没有人违反纪律等等。这一切都是生命化课堂的体现,同时体现了学生对改变学习方式、自我主宰课堂的强烈要求。

四、结论与建议

1.课改成果显现,课堂呈现生机,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多年的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沉闷的课堂变为充满生机的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师生、生生、小组的互动交流的“多言堂’;由不可违抗的师道尊严变为师生平等与合作交流的伙伴;评价方式也由知识型向重能力型转变。教师授课普遍能注重教学情景创设,注重设疑激趣,注重关注学生心理,关注教材与生活世界及学生实际的联系,张扬学生个性,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但是由于数年传统教学思想、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仍有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学生仍在被动的学习,增加的只是表面上的小组活动。另外,教师仍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还不太多(当然农村初中多媒体教室还很缺乏),更谈不上动态生成课堂的形成,改变旧的教学行为尚需时日。特别是一些教师自以为年龄偏大,不愿走进新课程中来,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动员工作。

2.理论高水平,实践低层次,实践相对于理论出现滞后的现象

通过教师卷的调查不难看出,多次的课改培训使教师对课改理论的理解可以说烂熟于胸,均能明确课改的目标要求,明确新课程下师生角色如何改变,课堂应把握的三维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及时代要求。每学期教师课改论文获奖也层出不穷,点评别人的课堂也头头是道。但对于一些教师而言,说的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个别教师的课堂仍是一言堂,讲起来滔滔不绝,这当然也与应试教育有关。还存在个别教师不认同先进课改理论,按老一套走的问题。总之,呈现出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两张皮的现象。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立足于从实际出发,认真组织教师研究课堂、剖析课堂,剖析教育教学案例;每学期要组织人人上研究课,能让更多的人参加省市级学科培训,并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另外,借助教学课题的研究来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举措,学校教科室要大兴研究之风,努力形成教学研究化,研究教学化,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局面。

3.能明确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但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还很突出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通过调查表明,课程实施正向这一方向快速发展,已取得可喜成绩。然而,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不愿放手让学生自学,或很少安排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现象仍很突出,这些都是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在上述调查中,中老年教师显然居多,他们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相对缓慢。另外,通过座谈了解到,学校在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中,以“分”论英雄的现象还经常出现,也使得教师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导致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仍很突出。

4.能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不够恰当

预设就是课前的备课,生成即课堂中的即兴创造。教师要通过师生、生生的活动,抓住生成点,营造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不能因为学生的异想天开或偏离主体或涉之太深而不去分析探究,不能因为要完成预设而掐灭生成的火焰。应熟知生成是发展学生个性,是构建生命课堂,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催化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抓手,新课程已赋予新课堂新的内涵——构建动态生成课堂,这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本次学生问卷及与教师座谈可知,多数教师已能正确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敢于突破教案,抓住生成点构建精彩生命化课堂。然而,如何恰当处理两者关系,仍然困扰着不少教师,这与教师自身素质、教材的挖掘以及对课改精神的领悟有关,继续加强培训是十分重要的。

5.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站在一定高度看待课堂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是什么?可能许多老师会笼统地说:“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新课改已赋予课堂一种生命的意义,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舞台。课改要求要通过教学观、学习观的改变,实现发展学生个性,引领生命成长,培养各种能力的使命。实际上,课改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堂这个载体完成的,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关系也是在课堂上相互作用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摒弃单纯“知识性课堂”的范畴,构建一种“探究性课堂”的范式。通过生生、师生以及与教学环境的互动,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但今后如何进行探究性课堂实效性研究则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话题。以上问卷调查中的诸要素,是对生命化课堂的全方位体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6.要通过评价杠杆,不断改进教与学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能依据课改精神实施“教”的过程,教学手段多样化,但学生学的怎样?教与学环节衔接如何?还需要进行经常化的调研与评价,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目前看来,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仍是以被动学习为特征的,一些教师也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活动。灌输式教学仍是一些教师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只能充当忠实的听众。要彻底改变这种教与学的模式,必须先改变评价手段,现在的评价往往局限在简单的分数层面,不能深入教与学的全过程,笔者也见过不少学校的“学生评教问卷”,评价内容很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笔者认为最好实行单元评价制,在评价内容上应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有详细的评价方案,并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这一过程也应该是课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一笔。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师生老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老师,节日快乐!
麻辣师生
老师的见面礼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一放假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