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NP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价值

2011-09-05邵红霞杨达性秦广芳

海南医学 2011年20期
关键词:射血左室分级

邵红霞,杨达性,秦广芳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心内科,江苏 南京 210046)

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在心力衰竭(CHF)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又称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神经体液因子,主要在心室容积扩大和压力超负荷时分泌产生。国内外研究认为,BNP对CHF的诊断及预后评估都有较大的作用,它的升高提示CHF病情严重导致不良后果[1]。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指标及其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的病例为我院心内科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确诊为CHF的住院患者,共112例,男52例,女60例;平均(73.1±12.4)岁。入院时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判断,心功能Ⅱ级34例,Ⅲ级33例,Ⅳ级45例。病因:冠心病6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9例,心瓣膜病10例,扩张性心肌病9例;合并2型糖尿病28例,合并脑梗死23例。所有病例排除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另选30例退休人员在我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58~80岁,平均(67.8±10.2)岁,经病史、查体及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X线摄片、血生化等相关检查排除心、肺、肝、肾等系统疾病,无服用心血管系统药物史。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查 患者均常规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检查;入院后48 h内抽取空腹血,测定血浆BNP水平,检测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仪器为美国HPsons 5500超声诊断仪),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入选病例治疗两周后复查,按要求随访观察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恶化、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或因不良心脏事件的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猝死)。对照组:体检当天检查UCG、BNP,本试验BNP的正常参考值为0~90 pg/ml。

1.2.2 治疗 依据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分别选用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后加用了β受体阻断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因素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以及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结果见表1。各级别心功能组BNP水平、LEV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浆BNP浓度逐渐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BNP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显著正相关(r=0.712),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03)。

表1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BNP及心脏超声参数的比较(±s)

表1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BNP及心脏超声参数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左室射血分数血BNP水平(pg/m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60.6±8.356±13.3△43±11.3△*32±12.1△*对照组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3034334548.6±41.4461.4±311.2△831.3±420.4△*1156±523.6△*45.3±4.451.3±4.4△59.2±6.8△*64.5±11.2△*

住院期间死亡4例(心功能Ⅲ级组1例,Ⅳ级组3例),患者临终前24 h内血BNP水平为(2744.4±663.7)pg/ml,较入院时的(2118.6±446.7)pg/ml显著升高(P<0.01)。其余10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发生心脏事件25例,其中死亡3例,22例因心力衰竭恶化再次入院。发生不良事件者入院时血BNP浓度为(1279.5±434.7)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者的(822±478.1)pg/ml(P<0.01)。

3 讨论

BNP的合成受到左室室壁张力和多种神经激素作用的调节,由冠状窦以脉冲方式释放入血,主要在肾脏降解。BNP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血管的松弛,降低血浆肾素和醛固酮的浓度。心功能不全时,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容量增高,心室肌细胞的牵张力增加,刺激BNP的信使核糖核酸(RNA)爆发式转录、合成、分泌BNP入血,其释放量与心室扩张和压力超负荷呈正比。因此BNP水平是反映左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敏感和特异的客观指标之一[2]。本研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三组,并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左室结构和功能。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均较对照组增高,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03,P<0.001),表明血BNP浓度水平与CHF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证实BNP与CHF的关系十分密切,对诊断CHF及其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可比作CHF的“白细胞计数”[3]。Doust等[4]汇总分析了19项研究,发现在不同程度CHF的患者中,BNP浓度每增加100 ng/L,死亡率相对增加35%。本研究发现,10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发生心脏事件25例,其中死亡3例;22例因心力衰竭恶化再次入院。发生不良事件者入院时血BNP浓度为(1279.5±434.7)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者的(822±478.1)pg/ml(P<0.01)。资料说明血浆BNP水平增高,可以是心血管疾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5]。结果提示,在治疗中观察血BNP水平的降低幅度,可作为改善患者近期预后的客观指标。本文病例在住院期间死亡4例(心功能Ⅲ级组1例,Ⅳ级组3例),患者临终前血BNP浓度为(2744.4±663.7)pg/ml,较入院时的(2118.6±446.7)pg/ml显著升高(P﹤0.01)。因此,BNP持续增高的患者可能系高危人群,其预后往往较差。

目前临床上对心功能不全的判断应用最广的仍然是NYHA心功能分级法,但这种分级法无法进行量化。BNP水平能直接反映CHF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应激状态的严重程度,可用于CHF的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加之床边检测方便,结果较可靠,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胡大一,杨振华.B型钠尿肽的临床应用和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47.

[2]刘 哲,宋晓东,惠汝太.B型钠尿肽最新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89.

[3]Law Y,Kell B,Feingold B,et al.Usefulness of plasm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to identify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pediatric and adult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ease[J].Am J Cardio,2005,95:474-478.

[4]Doust JA,Pietrzak E,Dobson A,et al.How well does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dict death and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systematic review[J].Br Med J,2005,330:625-633.

[5]Alans S,Peter A.Cardiac natriuretic peptides:A proten window to cardiac function and clinical management[J].J Rev cardio-vasc Med,2003,4(suppl4):3-12.

猜你喜欢

射血左室分级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