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警察”:“走,出发!”

2011-09-04唐玮婕

质量与标准化 2011年9期
关键词:突击检查馅料出厂

文/唐玮婕

对刘震华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尽管前一天晚上领到了新任务——上门突击检查一个小有名气的月饼生产厂家。他照例一早赶到办公室。拿上沉甸甸的手提包,里头装着突击检查要用的工作单、记录本,他整了整那身已经洗得有点发白的工装,随即挥手招呼同事:“走,出发!”

白天随时出发突击检查,晚上围坐一起,商讨第二天的“作战方案”,这就是刘震华和同事们每天的工作。从今年4月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打违除患”食品生产安全专项行动,特设了一支“飞行检查队”,由8名业务骨干组成,38岁的刘震华担任队长——他们都笑说,自己当上了“空中飞人”。

市质监局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专项行动已经出动执法人员近万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3 000多家次。

每次检查都要卡住要害

“查月饼工厂,一定要盯紧两个地方,一是馅料,二是生产环境。”关照了同事们两句,刘震华钻进一辆有点破旧的“普桑”:“我们做暗访,车子肯定越‘低调’越好,当然更不会贴什么执法标志。”

车到现场,刘震华他们立马兵分两路,一路径直去成品包装仓库,一路直奔生产车间。

往裤兜里揣进笔和记录本,再穿上白色大褂,戴好帽子,刘震华走进车间,开始仔细检查。

走过放肉制品的大冷柜,莲蓉、椰丝等等熟悉的名称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存放月饼馅料的库房。这个几乎全封闭的房间里没有空调,没呆上几分钟,就感觉格外闷热,而刘震华不停地蹲下站起,核对着每一种馅料包装上的供应商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可不能光看一眼包装上印刻的日期,还得留心看有没有改动的痕迹……”

刘震华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几个月前,他带队突击检查“山林熟食”,一到现场,厂家违规添加牛蒡、管理混乱等等问题很快暴露;但他不轻言“得胜收兵”。在反复核对食品出厂检验的原始记录时,又挖出一个大漏洞:“他们连必要的出厂检验都没有,三个必检项目只检一项,而空白检验单上早就盖好‘合格章’,明显是后来补填食品名称批次——涉嫌伪造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刘震华说,突击检查可是个“技术活”,不同的行动,做方案都要卡住要害,“白天我们总得花大量时间对检查情况做统计、汇总和整理,只有到了晚上才能静下心来思考,绝大部分检查方案都是在夜里讨论形成的。”难怪,这些“空中飞人”最早一次下班是晚上9点半,时常忙个通宵达旦。

偶尔买瓶水就破了个案

来到月饼生产流水线,角落里几个垃圾桶引起了刘震华的注意,“这些桶都没有盖子,如果里面的垃圾不及时清理,肯定影响生产环境,要立即整改。”检查完流水线边上堆放着的各种馅料,他神情轻松地和身旁几个厂里员工说起话来,“你叫什么名字,工作多久了?”听完,他转身拿出笔和本子。“做月饼的工作人员都要持有相应的健康证,我现场抽几个人问好情况,等一下让企业把他们的健康证拿出来核对信息,还有照片。”

刘震华的同事知道,跟着他突击检查、暗访调查,总像警察查案,有条理有计策。比如调查食品添加剂使用,他先单独问过企业老板,再单独问主管,还会去问现场操作的员工,几个人的说法合得拢才行。其实,刘震华还真是警官学校毕业,干过足足8年刑侦警察;如今当“食品安全警察”,有件事让他“声名远扬”:偶尔买瓶水就端掉了一个无证面包生产窝点。

去年,刘震华和同事在闵行一个工业园区里的一家小杂货店买矿泉水,无意间瞥到里面放着一堆包装精美的面包,拿起一看,竟是名副其实的“三无”产品,前后左右都不见厂名、厂址、生产日期,至于食品生产许可证,就不用问了。他一边喝着水,一边跟店主攀谈起来,聊了半小时,唯一有价值的信息是“送货的是一辆银灰色通用五菱小客车”。

现场检查

日常巡查监管

第二天一大早,刘震华赶到这家小杂货店,终于等到了那辆货车。又经过一连三天蹲守,他基本摸清了送货车的行驶路线,记录下沿途各个分销点,还跟到了生产地点——长 村一处民宅。“那个地方非常偏僻,居民看到陌生人肯定警觉。为了不‘打草惊蛇’,我特地戴了个安全帽,手拿一把尺,佯装是工程队的人,终于找到了一处传出机器声的民宅……”他说,当警察的经历,让他炼出了一颗够“强大”的心脏,“做暗访很少紧张,就算碰到特殊情况,也能随机应变。”

检查完整个月饼车间,已近中午,刘震华向企业负责人指出几个要立即整改的问题后,收工。才出厂门,他的手机忽然响起,又一个紧急新任务来了——突击检查一家燕窝加工企业。他向同事一挥手,“走,出发!”

猜你喜欢

突击检查馅料出厂
喝醉了
俄罗斯的饺子有哪些奇怪的馅料
海洋工程导管架陆地建造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China
好好的路
莲蓉馅料的加工操作要点
2014年9月17日氯化铵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硫酸铵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钾肥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液氨出厂参考价格